工程测量技术要点与控制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2期   作者:米亚沙·努尔买买提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程测量作为建筑项目施工的基础环节,测量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程测量作为建筑项目施工的基础环节,测量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测量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工程测量中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成为项目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筑工程规模日益加大,作为重要的辅助性工程,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环节应不断改进完善,由于工程测量成果主要将图纸的内容反映落实到实地为主,因此要想实现工程测量质量的不断提升是有难度的。基于此背景,以发现问题、制定措施的研究思路,重点分析和阐明了工程测量常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控制方法
        引言
        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是建筑质量的重要保障。工程测量不仅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精准的数据收集,还需要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保障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得到优化的设备使得测量结果精确度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虽然新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工程测量的实际效率,工程测量也面临着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
        1工程测量技术要点
        1.1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是对精度具有较高要求的一项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图纸要求,将具体定位通过测量落实到实际空间当中。基于此种情况,工程测量必须要执行控制测量方案,从而满足精度要求。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为从整体到局部,从空间到平面,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相关内容的测设工作。在具体测量过程当中,控制测量要求对每一项都进行精细的控制,采用导线网、三角网测量网络时,需要对具体路径及面积进行精准控制,全面提升测量的精准性,确保测量精度满足实际施工需求。
        1.2参数转换
        工程测量技术中的技术要点之一是参数转化,参数转换在众多工程测量技术要点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参数转换就是指在工程技术测量初期任务完成之后进行的精细化数据的测量。通过对工程测量初期所得到的数据与后期参数匹配度的分析进行整体参数的转换。在工程测量的初期会得出很多数据,在参数转化时期也会得出一系列的精细化参数,参数转换的技术要点就在于将数据合理化,将指定的数据转换为特定的参数要求。参数转换是比例尺工程,要求中不可缺乏的步骤之一,参数的转换是为后期工程测量,甚至工程施工奠定基础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参数转化环节的技术施工,可以保证工程测量前期数据测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得所测量出的数据充分被利用。参数转换环节的技术要点是对工程测量前期工作的检测也是对后期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实施的铺垫。
        1.3曲线测量问题
        由于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在工程测量过程当中普遍存在曲线测量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直线测量,曲线测量较为复杂,同时在施工当中采用的测量方法也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实际应用当中最简单的曲线测量方法为偏角后退法,此种方法主要是沿着曲线的切点进行测设,但需要曲线缓和且整体较为完整。另外,曲线测量还可以采用前进偏角法进行,这种方法的方向正好与偏角后退法完全相反,但具体操作方法基本类似。曲线测量还可以根据实际测设需求选择其他测量方法。
        2工程测量技术的控制方法
        2.1完善测量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应不断地评估测量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对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及时补充,提高测量工程施工作业质量。首先建设单位、施工方、设计方应严格的遵守工程测量技术相关规范,并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工程测量质量管理体系,并适度的调整和分析工程工作状态,最终达到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在工程测量质量管理及控制的过程中,测量实施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应紧密结合,确保测量质量保证体系的不断完善,如工作目标、信息管理及评价标准的完善等。


        2.2高程传递及高程控制
        在承台、地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地轴线引测至承台混凝土表面,按施工图放出有关截面的尺寸线。基础柱混凝土浇捣完成拆模后,根据已有的控制点线,把轴线精确引测到柱的侧面上,待±0.00层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垫层面上弹出各轴线的位置,然后把轴线向内移(一般内移为一整数)。基坑开挖后,当基坑快要挖到设计标高时,应在基坑的四壁或者坑底边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桩,在木桩上引测同一高程的标高,以便根据标点拉线修整坑底和浇捣垫层混凝土。在基础柱、墙钢筋安装完毕后,将水准点结合每栋建筑物基础的标高引测到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根据施工图在墙、柱筋相应位置上标出承台面、地梁面等各施工面标高。
        2.3坐标放样法
        工程测量的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施工前,就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尤其要把握工程的难点和重点。道路线行控制的难点之一在于中线放样。虽然征地的地线坐标和中间桩坐标都会在施工图纸中标注出来,但对于图纸的具体坐标内容,仍应派施工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各坐标准确无误。放样作业前,有关人员应将整条线路的坐标和导线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以免在施工过程中人为失误造成作业。下一个难点是栓桩。虽然并不是每个路基都需要仪器的帮助,但在一些高填方路段,必须借助专业仪器进行中桩放样。在实际施工中,桩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心线的关键控制桩,需要合理的重复测量,并确保作业要求载重线,实际操作中使用扩展方法和并行方法,桩在光滑的推导过程,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方法,都需要画出示意图,以及附近标出的一些重要地形。桥梁桩的放样是工程的根基,墩台的定位直接影响到平面,因此,墩台的位置必须准确定位,在对台放样图纸开始前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坐标能正确输入码头后方全站仪坐标。在施工完成后,启动测试,尽可能消除误差。由于在高程控制的实际操作中,水准点的实际距离较远,且操作不方便。实际施工可以在充分考虑路基高度的基础上,结合地形类型和工程情况进行埋设,安排专人记录好埋设的水准点及位置。高程测量是在水准放样中较复杂的测量工程之一。实际施工前,水准点及工程部所需的全部设计标高计算,详细分类,然后打印详细的数据,后期放样的基础这些数据将是重要的,只要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工程竣工后,移交前必须进行验收。专业人员的检验目标包含高程、宽度、平整度等。同时,施工单位在验收前,应当对高程的整个范围及平面控制进行复测,以便及时处理和纠正施工问题,确保验收测量和工程竣工顺利完成。
        2.4提高工程测量人员的专项技能和职业素养
        首先,应建立和完善作业测量激励机制,以测量技术人员的业绩为主要评估内容,提高测量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促进各个员工的合理分工,加强对相关测量技术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责任到人,提高测量作业效率。其次,应加强对测量技术人员职业素养的培训工作,需要调查和掌握测量技术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水平,并对基本的信息进行掌握和分析,并针对分析的结果进行再教育、再培训。
        结语
        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时代的更新与变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测量技术得到了及时的技术更新。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应用过程中,工程测量以计算机、数据处理、定位系统等为基础,结合了多个领域的新兴技术。通过对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要点的准确把握和对工程测量的控制强度加强,使得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符合现代化技术要求。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肖根旺,朱顺生,王晓智.大型斜拉桥超高塔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与实践[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8,35(2):201-205.
        [2]王占生,李伟,朱宁,等.苏州地区基坑微承压水特征及其工程控制技术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3):132-135.
        [3]史更新,王晔,刘体钊,等.基于MPPT技术的电源控制器工程化研究[J].电源技术,2017,41(2):282-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