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监理与管控期间,仍然存在施工安全问题、环境问题、人为问题,其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很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为了能够从根源处做好监理工作,在不断创新工程项目监理模式,对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技术、施工行为进行严格监管,进而构建科学化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本文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入手,针对如何对其进行实践创新进行全面探讨。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监理模式优化;实践创新;分析
1影响当前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不良因素
1.1监理管理市场较为混乱
经相关监理管理工作的市场调查研究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监理管理市场较为混乱,尚未形成专门的管理体系。主要表现为:各建设工程项目在进行监理工作时,普遍较为形式化。大部分建筑单位在实际建设中,只是为了应对相关检查而开展其监理工作。这种挂靠式的实施方案,并不能将其监理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对其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控制工作毫无作用。另外,受相关管理人员不重视其监理工作的态度影响,其监理团队较为松散,甚至很多监理团队是为应对相关检查而临时组建而成。笔者认为,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其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对其工作的有效开展极为不利。
1.2 缺少优质的监理人才
从上文介绍可知,当前监理工作较为形式化,且队伍较为松散。这就导致建筑项目的监理工作人员普遍缺少专业化素质,不能胜任其监督管控工作。主要表现在:大部分监理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制度并不了解,缺少应有的管控手段。这一现状,直接导致监理人员在对其建筑项目进行监督管控时,并不能将其有效地与市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就导致其做出的对策与实际经济情况不符,其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也常因此受到不良影响。比如,某建设工程在进行监理工作时,只是对其质量安全方面进行监察。对于其市场实际经济情况与合同上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法律规定内容等方面,却较为忽视。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出现频率较高,对其监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极为不利。
1.3 监理工作的市场定价不合理
经相关市场调查可以发现,当前监理工作的市场定价并不合理。很多监理单位在进行监理投标时,普遍将其价格压在标准线之下。例如,某建筑单位需要一家监理企业对其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监督管控,并为此向各企业进行招标。在对各监理企业进行筛选时,建筑单位通常会选择价格更低的监理企业,却忽视其工作的有效性。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其后期工作的开展,很多监理工作措施也因此无法得以实现。同时,受资金原因影响,其监理队伍的工作待遇自然也会受到不良影响。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相关专业的优质人才放弃该行业的发展,其监理队伍素质水平逐年下滑。在这种不良循环下,各监理企业收益十分低下,并不足以支撑其长久发展。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监理模式优化内容及创新策略
2.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监理模式优化内容
2.1.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现阶段,我国各大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单位,在实际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期间,主要是以运用合同管理模式、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其中合同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是指在项目运行期间,需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工程施工设计、施工建设准备等各项工作;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指业主对承包人的实际委托按照签订合同进行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承包。具体方式如计价方式、承包范围、不同种类的合同关系等都是其多种不同方式的体现。
2.1.2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监理模式优化分析
在我国建设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工程项目招标以及项目监理方面进行全新变革,通过多次实践在监理模式优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在对监理模式进行优化期间,结合我国建设工程发展需求,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优化经验,在保证施工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善的建设工程监理机制。其不仅代表着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在向新方向发展,同时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运用市场手段中的招标等方式合理选择相应的项目监理单位,并要与监理单位签订相应的项目管理服务委托监理合同。在代建制逐步兴起的作用下,我国建设工程监理机制不断完善和优化,为全面提高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监理效率创造条件。
2.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监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其他国家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差异,监理模式要与社会整体发展结构相适应,在保证监理工作有效性的基础上,为创新下监理模式拓宽渠道。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体系缺乏完善性,市场资源配置以及基础性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功能作用,无形中对监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模式要不断进行创新,在政府进行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民主性与科学性,同时还要对建设工程项目监理思想和流程进行创新。(1)完善工程建设法规。从我国建设工程行业现阶段所具备的政策法规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一些不足急需进行完善和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就要开展深入调差研究活动,充分运用以往的经验教训,将其与适合我国建筑监理行业发展需求的先进监理方式进行融合,对政策法规中缺乏完善性的内容进行完善和调整。在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变革的背景下,积极寻求新思路和新方式。(2)积极构建建筑行业利益主体大信用体系。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数据,为信用体系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法律法规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满足监理模式实践创新需求的基础上,保证新型的监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3 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线动态监理平台
在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线动态监理平台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原有监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原有监理模式主要就是运用单位与单位点对点的监理模式,但是因为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较多的节点,并且施工建设工序也都比较复杂,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工程监理需求。工程项目监理人员在实际监理期间,运用点对点的监理模式进行监理,会浪费相应的时间与精力,为了能够对其进行创新,积极构建了在线动态监理平台,以项目管理监管平台为核心,对业主、设计、施工、监测、监理等各项内容进行监理。在线动态监理平台充分发挥功能作用,能够对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状况、环境状况进行通报和管控,在发现相应问题之后,能够使监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解决策略。在线动态监理平台成员主要是由建设工程监理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组建而成,定期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该平台信息处于公开共享的状态,最大限度满足信息化社会监理需求。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的监理工作对建设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控制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为保障相关参建单位的整体利益,监理企业应该对自身的监理手段等进行优化、改良。当前监理企业在进行监理工作时,普遍遇见实施不到位等现实问题。为将其所遇见的问题有效解决,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分析这些影响其监理工作进行的不良因素。同时,根据这些问题去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使其监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笔者认为,相关监理企业解决自身在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对其实施策略进行优化,有助于其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政民.研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管理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50):152-153.
[2]巨银倩.建设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创新浅析[J].化工管理,2018(35):76-77.
[3]刘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261-262.
[4]闫增强.建设工程监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165.
身份证:42090219790607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