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端同样面对技术与模式革新带来的挑战。工业物联网、国四排放、5G商用等诸如此类的新生态、新技术正决定着中国工程机械未来数年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关键词:工业物联网;国四排放;5G商用;再制造
引言
一个时代以前,提起“Kodak Moment”(“柯达时刻”),人们想到的是值得留存与回味的记忆。如今这一词却成了企业高管的警钟:在颠覆性技术侵入市场的时候,必须要及时回应。每当颠覆性的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出现,总伴随着相关行业市场的震荡与颠覆,巨头的轰然倒塌往往就在错过最佳时机的顷刻间。
聚焦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端同样面对着技术与模式革新带来的挑战。工业物联网、国四排放、5G商用等诸如此类的新生态、新技术正决定着中国工程机械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
1、“万物互联”下,工程机械行业亟需构建产业生态
人口红利逐步退去,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优势竞争力削弱环境下,作为中国制造业重要一环的工程机械,亟需转型升级,从装备集成到核心零部件,再到高端智能化产能。
由于国内红利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的逐渐上升,由成本驱动的中国制造业需转变发展方向。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化,“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变主要方向,这其中“工业物联网”则是转变的首要条件之一。工业物联网,以网络为基础、数据为核心、IT/OT融合的智能优化闭环。通过人、机、物数据链接,在数字化时代有着快速感知、敏捷响应和全局智能化决策能力,对制造工艺、产品研发设计、产业链价值链优化、运营管理优化、生产优化、资产优化有深刻影响。
就工程机械而言,联网之后的工程机械产业链将产生大量爆发性数据,在大数据生态下,伴随信息技术的革新,客户行为判断、产品销量预测、预见性服务保障、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与分析而得出,并非基于经验与直觉。随着工业物联网在工业设计、制造、流通环节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驱动着更高维度的发展,构建着新的生态。
2、排放技术革新,工程机械全产业链的大考
在一次次由“排放标准”组织的技术大考里,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品、技术竞争力,对接全球高端市场的能力都在不断加强。以至于过去多年里,围绕各国有关发动机排放标准的新法规展开产品迭代,已成了中国乃至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一大主题。
2020年12月,非道路国四标准将正式实行。随着全国各地关于非道路移动机械限制高排放区域划定陆续完成,排放标准切换过程中制造商、代理商、用户手中国三标准设备以及大量的国三以下设备如何处置?根据生态环境部消息,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牌工作同时也将于2019年12月完成。其中要求:新购置或转入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应在购置或转入之日起30日内完成编码登记。
对混乱已久的二手机市场而言,“上牌”之后将极大的规范二手机市场。但对于存量巨大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上牌之后的年检、收费、罚款、异地施工等具体问题仍未出台相关详细政策,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新的排放标准与环保要求下,存量市场将如何适应?值得所有行业同仁深思。技术门槛的提高,政策法规的更新,国四标准升级或将带来一轮行业变革与洗牌。
3、工程机械再制造迎来新发展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稳步发展,再制造逐渐成为行业成熟的标签之一。
所谓再制造就是追求低碳、环保、绿色制造,被视为未来产业升级替代的发展方向。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比新产品的制造节能60%,平均有55%的部件都可以被再利用,制造过程中可节省80%以上的能源消耗。目前再制造已成为工程机械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环保新规逐步落地后,在二手机市场无法流通的大量设备进行再制造后可获得重新进入市场的机会,减少淘汰报废所带来的损失。
市场经济的自由运作,总也不避免趋利性与偏好性,在环保与排放的博弈发展过程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不均衡与无序无规的短期局面是必然的。针对当前环控局面,政府出手严控或造成阵痛,但对重塑行业秩序、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标国际一流的技术和发展标准,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就预示着一场重大的结构性变革会逐步发生。
随着中国工程机械环保要求的逐步升级,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会更严格,执行和处罚力度也将加大。对工程机械制造商而言,无论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看,还是从应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来讲,都应步调一致、主动向国四过渡。这不仅能降低企业在消化旧设备时的亏损,更有利于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秩序。
环保一事在乎诚,在乎长久,其影响不在一城一地,不在一时一刻。工程机械企业与行业同仁应当以高标要求自身,越能尽快认清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认清行业走势,积极寻求技术再发展、产业再升级,越是能提升自身抗风险的能力,方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4 、 5G商用开启智能工程机械的崭新时代
众所周知中国在世界上被称为“基建狂魔”,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十分迅速。因而中国成了全球最主要的工程机械市场,也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如今中国正进一步推动产业变革与升级,不断迈向制造强国、创新强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为了助力工程机械产业补短板、增品质,中国不仅要精准把握行业新态势,迈过效率、节能等门槛,更要把握时代契机,紧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联系市场实际,推动工程机械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牢牢抓住国际竞争关键优势。现如今,无人驾驶、智能、远程控制、车联网、5G等越来越多的“新鲜”词汇开始与工程机械组合在一起。就拿近两年来飞速窜起的5G网络来说,在商用进程提速的大好背景下,5G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等新产品登上了历史舞台。
5G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首先具备了无人驾驶能力,实现了自动装卸、自主驾驶、自动规划行驶路径、智能避障等功能,极大提升了装载卸货效率和整体工作效率,同时还避免了人员危险。要知道很多矿场工作环境恶劣,道路崎岖、漫天灰尘,人类司机很容易受到影响,而无人驾驶矿车则可无视一些阻碍。于此同时,再加上5G网络的应用,无人驾驶矿用车自然是如虎添翼。5G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可使工作人员能在后方轻松掌握车辆实际情况,并进行远程控制,重要的是网络信号传输有保障,速度快、低时延,不仅降低了安全风险,还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5G网络加快走向商用,5G基地部署力度持续加大,5G必然成为工程机械产业发展之路上的一大助力,为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化变革提供关键支撑,开启智能工程机械的崭新时代。当然,除了5G外,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也与工程机械实现了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智能工程机械得以诞生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政策与市场的变动则为智能工程机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目前,工程机械领域盛行再制造风潮,追求低碳、环保、绿色制造,这被视为未来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而之所以再制造被行业所重视,当然与环保政策趋严和排放问题突出密切相关。据悉,国内存量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普遍较长,且许多都是国二标准产品,排放超标问题突出,同时也到了淘汰更新的年限。此外,基建工程开工回暖,也带动了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提升。
业内专家表示,眼下中国在工程机械领域保持一定优势,但是在信息化等关键方面还有所欠缺。5G、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将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促使我们可以加快补齐短板,推动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从而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要在智能工程机械领域获得先机,庞大的全球市场必然向国内企业进一步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