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现在为止,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混凝土依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整個施工过程,混凝土的质量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所以要对其进行很好的把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好的混凝土不但能够使整个建筑质量得到提高,还能够很好的将整个建筑的美观性提高。可是要使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最高标准,工作人员就要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降低外部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从而禁止使混凝土裂缝的情况发生。本文就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原因并做出对应的治理办法进行简单论述
和研究。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措施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建筑工程质量已经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事情,建筑工程质量决定着房屋搭建的质量,我们知道,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混凝土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被广泛的使用,但是就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状来看,混凝土在原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应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混凝土的施工与管理尤为重要,首先我们要找到导致问题的原因,什么原因导致混凝土的裂缝,进而才能根据这些形成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
1 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假如混凝土出现裂缝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第一,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如果混凝土出现了裂缝就会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强度,严重的还会使建筑所用的钢筋出现外露的情况,如此以来就会导致其出现氧化侵蚀的情况,从而导致钢筋出现锈蚀的情况,混凝土的质量也会有所改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导致施工完成部分的强度不够,在影响施工进程的同时,还会对建筑的寿命和质量造成相应的影响。假如在出现裂缝的时候施工单位所采取的措施不够及时的话,就会加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减少建筑的使用寿命,对人们的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
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建筑工程建筑施工通常都在户外进行,因此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将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使得其内部和表面产生一定的温差,并随之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当温差增大之后,温度应力也会随之增大,在超出其本身承受范围之后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当外部的环境气温出现较大的变化时,必然会对混凝土的表面温度造成影响,进而引起温度应力发生变化,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
2.2混凝土自缩因素引起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之中,混凝土通常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缩现象,如果控制不当就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其自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水泥引起自缩,水泥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原料,其在浇筑的过程中会发生硬化的现象,同时造成大量水分的散失,通常散失水分量达到80%以上,这也是混凝土出现自缩的主要原因之一。(2)减水剂等外加剂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通常都会添加一些高效的减水剂,这些减水剂能够对混凝土的自缩值产生较大的影响。(3)添加矿物质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通常会加入一些矿物质。如硅灰、煤灰等,这些物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混凝土的自缩现象。
2.3水泥的水化热因素引起
水泥在遇水之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但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表面只占据整体很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中,内部结构所占比例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较容易使得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失,使得混凝土结构内部和外部的温差增大,增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 建筑工程施工中防范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为了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就需要从根本上去切实有效的加强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控制。首先应该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环节开始着手,设计人员可以在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效果的前提下对中低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应用,以此来代替掉那些比较容易发生裂缝问题的高强度混凝土。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加大钢筋材料在承台表面的使用量,最大程度上减小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因为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可能是由温度的变化造成的,所以建筑施工人员可以将混凝土的使用方式改为永久伸缩的形式。但是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对当地的施工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然后以此为根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
3.2 加强对混凝土配置材料的控制
从混凝土材料的配置环节着手也可以加强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控制,我们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可以得知,如果混凝土材料的配置选择的是吸收率比较高和含泥量比较大的骨料,就会提高混凝土的干缩性,这样将会加大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的可能性。因此为了有效减少和规范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就要选择更加合适的材料,除此之外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要适当加入一定的减水剂,防止混凝土出现渗水的问题。在施工任务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到施工现场对施工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种使用的工艺进行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最终设计出来符合施工的需求并且不容易出现裂缝问题的施工材料。
3.3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只有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管理才能将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提高,从而避免低质量混凝土产生。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除了要着重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水泥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外,还要对施工过程所需的其它辅助材料进行详细的检测,因为各种辅助材料也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如果只注重水泥质量,对砂石的选用不加以重视,也会对最终搅拌好的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最终在建筑施工中出现裂缝情况。
3.4 对成型混凝土加以有效的养护
对成型混凝土加以有效的养护可以大幅度上降低混凝土裂成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施工单位都会选择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来提升混凝土的约束应力。这项任务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对混凝土完成浇筑以后,需要对混凝土的表面采取一些保温措施。除此之外混凝土内外温差的降低可以实现混凝土的强度增加,让混凝土的应力松驰星的作用更加明显,当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恶劣的天气比如说雨雪天气,施工人员就可以及时利用防雨设备来对混凝土进行遮挡,大力开展排水工作,这是因为雨水如果堆积过多很有可能产生裂缝。
结语
总之,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当今的建筑质量问题也是人们关心和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建筑的质量决定人们居住的房屋的质量,其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建筑施工中出现的较为频繁和广泛的问题,建筑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分析原因,找到科学的应对办法,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松.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农家参谋,2018(24):213.
[2]王秋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261+65.
[3]张可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