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始终贯穿于建筑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工程规划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测图控制网和进行地形图测绘,所获取的测量成果是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放样、设备安装测量和竣工测量;工程运营管理阶段主要任务建立变形监测网和变形监测。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引言
自我国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各大社会阶层、经济阶级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巨大影响,而建筑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项目之一,自然在发展的大浪潮当中所备受影响,但是,其很多建筑工程承包商在进行实际的建筑项目环节时,常常会对一些重要的标准施工项目进行简略工作,从而来有效提高其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成本,测量数据准确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测量特点
建筑工程测量是至关重要的,会直接地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施工方式和进度水平,所以就要严格要求建筑工程测量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因为这会对后续的施工工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我们也可以知晓建筑工程测量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要求开展测量的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只有确保测量人员能够进行规范的操作,才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出现误差,让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高。在实际开展测量的工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位置会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这也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测量的难度系数。综合来看,建筑工程测量具有对测量结果要求严格、对测量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实际测量难度系数大等特点。
2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2.1在测量定位的应用
在测量定位的应用,是数字测量技术的基础组成部分,而且在具体的技术功能上表现的较为显著。首先,GPS技术的操作,是数字测量技术的代表部分,该项技术在庞大的系统支持下,能够对具体的工程位置信息,以及周边的环境情况,包括定位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因素等,都可以开展正确的判断,在专业的测试报告生成过程中,可以由此来得到更加正确的结果,避免产生测量偏差的现象。其次,测量定位的进行过程中,还可以深入观察定位以后,工程建设是否会遭遇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数字测量技术的进行,不仅仅是为了给出理论的数据,还要在实践的指导力度上更好的提升。
2.2在测绘中的应用
新时代来临以后,数字测量技术的落实,与工程测绘存在密切的关系。任何工程的建设、施工,都必须在测绘的体系上,保持足够的精度,越是详细的测绘,越是能够在工程的建设、发展上,给出更多的保障,而且很多不足的弥补和综合目标的实现,都可以由此来得到更好的发展成绩。首先,数字测量技术的初期应用,针对测绘工作的开展,可以按部就班的操作,并没有表现出冒进的现象。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区域开发力度不断提升,工程测绘所需要更新的数据和信息非常的庞大,传统的人工技术执行,并不能得到理想的成果,还会由此表现出较大的偏差和漏洞。但是在数字测量技术的指导下,对于相关的测绘信息革新,能够实现阶段性的转变,在自动纠正过程中,按照最新的规范和标准来完成,减少了人工技术执行所造成的疏漏现象,同时在整体上的发展空间,表现的较为显著。其次,测绘的运用过程中,在于结合数字测量技术的功能,针对各类工程建设的阻碍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减少强大的破坏性操作。
2.3在建筑监测中的应用
受到内部、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在建筑建设完成以后可能会出现形变的情况,如歪斜、升降、裂痕等等,对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为此,就需要引入专业的测量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建筑的全面、多层次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保证施工质量以及工程项目的稳定性。目前,在监测方面应用到的主要技术手段,就是数字测量技术,针对建筑工程的细节、主体、结构等进行数据监测,为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提供充足保障。另外,由于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普遍没有充分意识到建筑监测的重要性,在技术、设备引入,人员培训方面都存在些许不足,应在今后加以有效培养。一方面,要加大设备技术的引入力度,增加在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而企业领导也需要及时转变观念,意识到先进设备对于建筑监测、测量等的积极作用,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充足保障;另一方面,应该注重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这素质与个人能力,不管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方面,都需要开展必要的课程,使得技术人员的个人综合水平能够逐步提升,保证建筑监测的精准性。
2.4在位移变形中的应用
变形监测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监测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周期或连续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物理解释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对建筑工程而言,变形体一般包括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其他与建设有关的人工或自然对象,如高层建筑、隧道、桥梁、大坝、边坡、基坑等。在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阶段通过对建筑物、边坡、基坑等变形体进行变形监测,了解掌握变形体以及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变形,经过回归分析、因素作用分析、相关分析、时序分析和统计检验等确定变形过程和趋势。然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作图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确定变形显性、规律和成因等,对变形体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避免发生建筑安全事故或人员伤亡事故。变形监测可分为动态与静态变形测量,利用实时动态GPS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连续性观测进行动态变形监测,利用专用传感器应力应变测量、GPS测量、常规大地测量的周期性观测进行静态变形监测。根据监测方案与监测目的的不同要求,监测时所采用的测量仪器与设备、测量方式及测量技术也不尽相同。周期性测量是在监测方案所确定的时间间隔对变形体进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可加密测量,将原始观测数据经数据处理后按时间顺序绘制成变形过程线,可以反映变形体的累计变形量和两相邻观测周期的相对变形量,而连续性测量是在监测方案所确定的时间内对变形体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监测,将原始观测数据经数据处理后绘制成一条连续型的曲线。如在沉降测量中,在变形体上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变形观测点,既可采用连续性的测量方式,也可采用周期性的测量方式,但具体采用何种测量方式是由监测方案和监测目的所决定的。对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变形的周期性、相关性,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向有关单位提交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排除,防止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测量工作是我国建筑工程相关施工项目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些工作之一,为了更好的加强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效,就需要针对其实际的测量工作进行仔细分析,并相应的运用一些测绘新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缪健军.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4):221-222.
[2]张斌海.建筑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新探[J].中国房地产业,2016(5):152.
[3]方秋平.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5):25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