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工程技术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传统机械技术日渐成熟,机械工程技术也正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控制技术是以自动化电子技术为基础,将信息化技术、测控技术等有效关联,通过开环技术合理地设置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系统处理过程中,数据不会受到外界操控的影响,通过编制各种指令,实现对机械设备运行情况的有效控制,确保机械设备按照人们的指令作出相应的动作。随着车辆工程的高速发展,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与车辆工程相融合,能够有效提升车辆工程的智能化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做具体论述。
关键词:智能控制技术;车辆工程;融合发展
引言
针对现阶段智能机械工程技术应用情况,总结了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实践特点,指明了其主要发展趋势,结合传统机械专业与智能化发展相关众多学科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学科交融发展的必要性。
1人工智能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概述
人工智能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指的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在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作为制造行业的支柱性产业,其共同存在的零部件生产商是制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众多的零售商和销售公司,共同维护汽车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和长远规划。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汽车行业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如物料、加工、物流、人力等成本的上涨,汽车行业的利润随之下降,另外,汽车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科技的不断创新,也给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因此,汽车行业需要人工智能给其发展带来的便利,来运用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和商务智能系统来预测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销售趋势,以及市场需求,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和决策依据。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数据库已经拥有很强大的知识库,来为科学技术和各类行业的发展进行诊断和经验分析,提供有科学依据的策略方向和指导意义。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其自身强大的数据库和知识库,来支撑我们在其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数据和处理方案,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参考,甚至取代智囊团成为人们最急迫需要的工具,为我们的生产、调度、制定物流计划,大大降低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有形和无形效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工业机器人的脚步,发展到现在已经颇具规模和影响力,成立了具有竞争力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并制造了包括冲压、注塑、点焊、弧焊、喷漆、搬运、装配等高性能的工业机器人。随着工业机器人制造行业的发展,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平均年需求量达3000多台,年销售额超过了30亿元人民币。大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工业机器人的占有量占全球总量的0.73%,但其中70%左右都是由美国,日本,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集中度过高,拥有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企业较少,因此需要大力扶持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且国内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主要以内耗为主,出口量较少,尤其是我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一直以手工焊和专机焊为主导,工业机器人的性价比不高,成本大、效益低,且产品的柔性较差,无法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和需求。
2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2.1自动驾驶及交通管理
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高端技术之一,受到来自各界专业人士和爱车人士的广泛关注。
其中,无人驾驶作为一种超前的人工智能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它能够在不受人为控制和操作的前提下保证车辆的安全驾驶,运用的也是人工智能在云平台和大数据处理计算的自然优势,在目前这种技术也已实现,自动驾驶将成为未来汽车领域的主流和趋势,带动一系列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方向。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够缓解司机的出行压力,减少疲劳驾驶和交通事故,传感技术系统和人工智能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驾驶,通过传感器来实现车辆的方向和刹车性能,人工智能系统进行GPS定位、导航等功能。其次,人车交互技术能够监控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在司机出现疲劳驾驶或者根据其情绪情况来提示司机休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车车交互技术能够根据监测到的周边车辆位置和车速来感知危险,提示司机避让车辆,感知道路交通状况。
2.2 单机设备调试的方法
首先,进行汽车电器操作控制系统和电器的调整和优化。设备的接线是根据电路图和接线图进行的,过程操作、信号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根据设备操作手册通过模拟操作来确定,需要在全面检查后,才能进行汽车和汽车各种系统的共同调试实验。其次,进行检查和调整汽车系统的实验,例如润滑,冷却和加热。为了调试润滑系统,必须根据润滑剂(试剂)的性质和供应方法在要润滑的零件中填充润滑剂。最后,填充液压油的液压系统的规格、类型和设计特性必须符合手册中的相关规定,液体填充导致相应的排气口反复打开,空气被完全清除。测试压力时,必须小心缓慢增加压力。为确保10分钟后压力降低,需要检查气焊,密封等处是否泄漏。阀门系统机构必须经过多次测试才能达到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必须保证数量、压力和温度。
2.3车辆机械设计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运行工况处于动态变化中,为了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在对车辆机械进行设计时,可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其中,建立模拟神经网络系统,对车辆运行中各参数进行计算优化。例如,在车辆点火提前角设计时,车辆工程机械设计人员可以设计四缸汽油改装后进气管喷射方式的火花点火氢发动机电控实验系统。对氢气瓶出口压力进行针对性的减压,点火时间通过控制系统以发动机运行情况进行控制。在具体设计环节,对于硬件模块,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传感器信号处理输入电路,将各个模块运行中的监测参数输入到微处理中。例如,冷却水温、氢气流量、节气门位置等,各种类型的运行信息在微处理器上实现有效转化,将总体数字量在中央处理器上显现出来。机械设计人员通过对总数字量进行逻辑判断,设置可扩展模块,从而深入研究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运行情况的影响。机械设计人员可根据具体的结果,科学地设计点火提前角参数。此外,在机械设计智能控制器中,主要对PI控制器、PWM控制器及神经网络等模块进行设计,可通过智能神经网络,将PI控制器与BP神经网络中各参数进行有效的整合,找出最优的PI参数。
结语
总而言之,机械工程技术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进步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其不仅能够给生产、制造、加工等产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也能显著提高社会整体的技术实力。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应以现阶段良好自动化技术水平为基础,更多的结合尖端技术,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智能化的机械工程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陶红艳,余成波.基于Matlab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在车辆制动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31(7):63-68.
[2]赵永永.基于PID智能控制算法的智能车车速控制研究[J].软件,2019,40(1):195-198.
[3]丰吉贺,孙伟,马伟标,等.联合仿真技术在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模糊控制中的应用[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