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效益的关键因素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闫洋杰
[导读] 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各种类型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断
        摘要: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各种类型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断增多,但由于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不仅降低了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缩短其寿命,也延长了建设工期,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为此,有必要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文章将重点分析改善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效益的主要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效益

        机械设备管理对建筑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性能的发挥,以及存在的风险因素,都可对建筑工程带来较大影响,关乎最终工程建设价值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改善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则需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要素实行分析探讨,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以维护工程最终的经济效益。
        1机械设备管理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为各领域建设和创新带来机遇和空间,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现今发展的主要产业,发展水平对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而机械设备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好管理工作,可保证机械设备的高效使用,增大建筑安全系数,为行业发展、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应加大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力度,因地制宜,规划和开展管理作业,以增强建筑企业整体实力。
        不过,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较多因素影响管理效果,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此,企业需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队伍,从采购环节开始,加大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力度,优化设备性能,按照规定要求对不同类型设备实行定期管理和养护,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巩固企业的竞争实力。
        2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随着设备种类的增多而不断出现,针对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制定科学处理措施,以加强建筑工程效果。根据建筑工程实况,将机械设备管理问题概括以下几点:
        2.1配置不科学
        在机械设备配置上,不少建筑企业都认为,设备性能越高、越先进、功能越齐全,工程质量越有所保障,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会越来越高。这一错误认知使得很多企业花高价进购新型机械设备,但在实际作业中,却无法充分发挥设备性能,难以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要求,造成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损耗,出现严重浪费问题。此外,一些企业为节约经济成本,使用老旧设备,这也是不可取的,老旧设备的技术过于落后,与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存在矛盾,不仅无法提升设备运行效率,还会对人员带来安全威胁。
        2.2安装与使用不规范
        机械设备安装不规范,如零部件处理不到位、安装流程不科学等,会直接使设备在后续应用中出现各种故障问题,进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抑制其性能的发挥。严重时还会导致现场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而设备使用的不规范,同样也会引发问题,因操作失误、检查和维修作业不及时,设备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下,零部件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进而威胁设备使用安全,造成资源、资金的过度浪费。


        2.3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
        机械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落实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关键,但目前很多企业对这一环节的重视度不高,认为其又耗时、又耗力,只要在故障发生时予以及时解决,一样可以降低风险隐患,减少成本支出。这使得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老化、损坏问题得不到及时控制和处理,零部件及结构问题日益严重,产生更大的问题。且如果故障出现后未及时处理,会直接降低设备稳定性和安全性,最终设备不可使用。如果有备用设备,则不会耽误工程建设,如果缺少备用设备,则在新设备进场前只能停止施工,工程进度落后,造成大量资金损耗。对于起吊等大型设备,发生故障也会对现场安全构成威胁。
        3增大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效益的措施和手段
        3.1科学选购机械设备
        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其中一步就是做好机械设备的科学选择。在工程项目建设作业开展前,首先要准确了解建筑工程实际要求及现场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和土质,确定机械设备种类、规格和数量,按照要求科学选购机械设备,以促进工程建设作业的顺利进行。机械设备的选用需做到全面细致、综合分析,以加强设备选用合理性、可靠性。
        3.2科学安装,谨慎使用
        机械设备安装作业开展中,要聘请专业人员参与安装作业。聘请的专业团队应经过严格审查,使企业及内部人员均获得国家承认,尤其是安装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资格证书,以保证安装作业的有效性。如果是企业自身的安装人员,同样也要对其能力和资质实行审核,避免安装的随意性、混乱性,降低最终安装质量。在设备使用前,企业需对员工予以专业培训和考核,确定其明确了解设备操作要点,改善员工素质能力,减少危险的发生。对于设备安装,做到万无一失;对于设备使用,做到定期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且做好安装和使用工作,设备的故障率会大大降低,工程进度也会随之加快,企业效益也将增长。
        3.3完善日常维护管理体系,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维修养护的目的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维护运行安全性。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很多都是需要长时间高效运转的,对设备性能、安全要求较高,而完善日常维护管理体系,做好日常维修和养护工作,能够保障机械设备在高负荷运转下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日常维修养护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性能及运行状态,及时判断故障问题,并加以解决,控制事故影响范围,减少经济损失。新购入的或者被重新大修整的机械设备,应经由全方位检测后才能投入使用,将维修记录妥善保存,对机械设备运行动态予以实时掌控,提前做好防范,以减少事故的产生。再者,将保养维修人员的薪资待遇与机械设备升级养护联系起来,深化人员责任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确保日常维修养护的有效落实,从而改进机械设备运转效率。
        4结语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针对这些问题,应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完善管理机制,高度落实管理内容,以降低故障、事故发生率,提高机械设备运转效率,推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最终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前行。
        参考文献:
[1]马文杰.谈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
[2]张为冬.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思考[J].居舍.20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