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立体城市的城市设计探索 ——以惠州高铁南站新城规划设计研究为例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秦雨
[导读] 南站新城是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的三个起步区之一,
        摘要:南站新城是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的三个起步区之一,是珠江口东岸的专门化新兴服务业中心,是服务惠阳、大亚湾区和深圳东部地区的惠阳新中心区,是一个基于高铁站点TOD的新城片区开发,更是一个以土地整理为核心的更新改造。要满足片区作为惠州高铁新城和环大亚湾新区启动区的角色,配置相关的职能、产业和服务。本文针对南站新城的规划背景、规划原则以及设计策略等对其规划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南站新城;规划原则;规划策略;分区规划设计
1项目规划背景
        淡水南站新城(以下简称“南站新城”)位于惠州市惠阳区东部。惠阳紧邻深圳,属“深莞惠”都市圈,是惠州与深圳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热点地区。伴随区域高速轨道交通网络的完善,深圳轨道14号线及惠州轨道1号线经过南站新城并设置相应站点,南站新城成为向北辐射惠城区、南部联通大亚湾的核心节点片区。由此依托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珠三角的核心腹地将沿轨道交通线轴向拓展,依托厦深铁路高铁站形成的南站新城将进一步融入与深圳、厦门等城市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南站新城是省和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项目,是环大亚湾新区的起步区,将打造成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及环大亚湾新区其它产业的区域级服务中心。南站新城对加快惠州跻身珠三角发展“第二梯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粤东和粤北地区具有重大意义(如图一)。

2南站新城的规划原则
2.1区域统筹原则
        以区域统筹发展理念,注重南站新城片区与深圳、环大亚湾新区其他组团、惠阳中心城区等片区的协调发展,重点统筹功能定位、布局结构、综合交通体系等多个方面。以区域统筹发展为目标,优化各类用地、设施,协调对内对外交通联系、合理分配开发建设时序和规模,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
2.2生态可持续原则
        片区与深圳、环大亚湾新区其他组团、惠阳中心城区等片区的协调发展,重点统筹功能定位、布局结构、综合交通体系等多个方面。以区域统筹发展为目标,优化各类用地、设施,协调对内对外交通联系、合理分配开发建设时序和规模,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在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寻找平衡,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片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寻求科学的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空间,使规划区的开发建设成为惠阳社会与文化协调共进的全新示范。
2.3弹性开发原则
        在落实上位规划要求以及法定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的同时,为地区发展留有足够的弹性,在路网系统、土地用途及开发强度控制等方面要考虑到开发建设的需求,保留弹性调整的可能性。在进行合理控制的同时,留有适度的弹性空间,以灵活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2.4人本性原则
        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共享开放和安全可识别性的城市生活空间,体现人性化的关注。强调市民在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公共参与性,以城市市民角度构想城市形象,设计真正宜居、和谐的现代新城
3南站新城的规划设计策略
3.1生态立体城市
        生态立体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梳理城市山水空间的格局,优化空间结构。在区域和规划区两个层面形成完善的相互连通的开放空间体系,遵从片区生态本底,与周边大山水关系协调;将片区生态绿化与开放空间要素通过网络串连为整体,形成一体化的结构;通过形态、规模、功能等方面确定不同等级类型的开放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类型,例如:
(1)开放空间系统
        规划区层面,在梳理片区山水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次城市设计以打铁岭城市体育 公园、滨水文化公园为核心,提出“两心、三谷、多园”的开放空间结构。
(2)高线公园绿道系统
        高线公园设计应在地面开放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在二层串联各开放空间节点,在垂直方 向上进一步强化开放空间节点的连通,增加开放空间面积,增强公共活力。
(3)立体分层开发
        地面层: 1-2层的停车库及商业附属设施;公共绿化平台层:贡献开放空间+跨街连廊链接各地块公共绿化平台;平台层:结合高线公园布局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功能;塔楼层:复合集聚商务办公、产业研发、酒店、公寓等功能;
3.2复合城市
        规划以控规为指导,以多重功能的复合分布为原则,在控规确定的商业、商务、公共服务、居住四大功能体系的基础上,按照立体生态城市的目标,深化完善不同功能,实现多重功能共融共生的整体格局。紧密结合控规确定的商业、商务、公共服务、居住四大功能体系,规划区的功能复合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商业服务复合、科技办公复合、文化服务复合、酒店公寓复合
3.3魅力城市
        根据对南站新城山、水、绿格局空间现状的研究,确立城市设计目的在于打造现代化立体生态城市,针对南站新城山水特色,形成山、水、绿、城之间的和谐统一,强化南站新城空间形象特色。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富有秩序的高度分区控制,通过对城市高层建筑与三维竖向空间形态的合理化组织和安排,形成理性有序的城市空间形态。亮点凸显的地标视廊体系,设计目标突出城市特色,构筑山、水、城相呼应的眺望景观系统,塑造多元的城市形象,突出城市特色与个性。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结构整体建筑风貌强调与自然环境、现代风格的结合,并融入对惠阳山水文化以及客家传统文化的运用与创新,体现各具特色的建筑风貌分区(如图二)。
3.4效率城市
        通过对9个模块:道路交通系统、交通节点管控、节点优化设计、公共交通系统、高线公园绿道慢行系统、公共绿化平台竖向转换设计、中轴商务及商业地块、商业地块与居住地块、站前东侧科创区的规划,形成了高效,人性化的规划,更方便出行。

4南站新城的分区规划设计
4.1中轴商务区
        切合深圳转移人口在地化需求,与惠阳老城互补,发展高品质的文体活动、商业零售、美食餐饮、酒店住宿、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功能。依托高铁和地铁轨道站点,服务周边产业片区,发展交通、信息、金融、商务、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和生活功能融合发展
4.2古屋河滨水休闲活力区
        依托优美山水生态资源,重点引入商业休闲娱乐型项目、休闲度假项目,打造休闲运动娱乐功能。主要包含体育运动、商业购物、商务办公、酒店、商业综合体等功能。
4.3打铁岭文体休闲区
        依托打铁岭城市体育公园及体育馆,结合打铁岭本地条件,布局水上运动区、体育训练区、亲子游乐区、拓展运动区与山地运动区五大特色运动功能区。
4.4花园住区
        依托立体城市特色空间模式,打造人车分流、慢行便捷的特色花园式城市住区。花园住区板块复合居住、商业等多种功能,是城市生活开展的重要地段。区域内以通过高线公园无缝串联商业服务、公共服务等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打造品质优良、配套完善的5分钟社区生活圈。
4.5高线公园详细设计
        结合高线公园不同区段特征,打造五个特色鲜明的区段,营造主题多元的高线公园绿道系统。高线公园与滨水商业娱乐街区融合,形成若干尺度、功能、景观各不相同的观景平台,串联休闲娱乐功能,打造滨水活力休闲带。:结合建筑围合打造尺度宜人的公共休闲空间。并 设计通高庭院,景观花园、休闲场地等设施。沿高线公园二级通道方向布局,向两侧延伸支线串联 周边用地功能。规划形成公共服务、标识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 形成完善的立体公服设施体系与清晰的标志导向体系。通过建筑围合,形成一连串尺度宜人的中庭休闲空间,为创 新人士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景观小品的设计上,注入现代科技元 素,体现科技创新的空间魅力。高线公园沿小区边缘布局,形成线性公共活动空间。沿高线公园主路径两侧布置球场、草坪、小轮车场等功能,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运动建设、交流的场所。
5结语
        新城新区建设是解决城市病和探索城市发展模式的有效手段和措施,规划建设新城新区能够疏解大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都市圈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布局转变,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南站新城片区的发展目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服务平台(RSP)。规划区作为南站新城的产业及空间核心区、启动区,未来将承接南站新城商务总部、软件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功能,其建设发展将进一步带动南站新城片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脚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