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黄恒辉
[导读] 建筑工程是多发安全事故的重点工程,
       摘要:建筑工程是多发安全事故的重点工程,其相关企业对于安全要全面提升意识,实时掌握了解工作现场的安管情况,面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具有切实有效的应对方式,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工作更加安全经济。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 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1.1 复杂与风险性
        一项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需要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部门,还需要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协商来调整因为天气因素、季节因素、环境因素、现场条件而带来的各个不良影响。在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发生因为人为不可控制的因素而给工程施工带来混乱的现象,增添了不可控制的风险。对此,施工人员可以提前根据安全标准管理措施做出对应的应急对策,方便施工人员能够有效针对突发的各种情况并及时处理,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1.2 规范与标准性
        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在国家颁布的安全条例办法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与办法,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具體要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细化到人员安排、设备使用、资金投入等等,将全面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要保证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具都达到标准。
        2 建筑工程施工現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在人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会听说一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其实,导致这些事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关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先关工作人员没有起到很好的安全管理示范作用,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建筑工人没有在施工时戴安全帽的意识,一旦发生险情,就措手不及,那时悔之晚矣,这也是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体现。同时,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味赶进度,而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因素,这也是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突出表现。
        2.2 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安全展开的重要保障,它是建筑工程施工团队的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凭据,因此,建筑企业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流程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但事实是,由于国家对此没有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很多的企业就没有把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放在重要位置,建筑工程没有了可以具体参照的安全体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3 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低下
        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低下是现在很多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的重要原因,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却只是作为摆设,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并没有能够发挥出来,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离地低下。同时,部分安全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对于职务之内的工作敷衍了事,没有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并且对于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出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实地觉察出来,放任事故的发生。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3.1 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多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比较大,因此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减少事故,促进生产,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管理上的,有技术上的;有间接原因,有直接原因;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人的不安全状态;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而且,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紧密相连,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操作规程是法令、工作指令、规章制度对人的约束;社会实践的体现是安全技术水平;周围因素对人的作用是环境干扰,而心理行为是来自人自身的影响。


        3.2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实现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能不能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关键在于现场的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素质、管理才能等等,企业应该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例如,可以定期地对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能力。
        3.3 建立起完善的安全责任体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设立“安全负责第一人”的角色定位,要让该项目经理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各自承担起这个“安全负责人”的角色,要熟悉的认知安全生产的法律规条,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管理,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也要负责把不同的工作安全责任分派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个人身上,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4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考核工作
        安全生产的实践表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和要求。但是在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重生产,轻安全”的观念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责任考核工作不落实。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在工程建设初就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做到层层有责任,有任务,有考核。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很明确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考核制度相辅相成,要充分利用考核能动机制,调动全员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
        3.5 强化安全设备设施检查,切实落实设备设施的验收
        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临时用电、基坑防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拆除与爆破工程及“五临边”等设备设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机械设备。重视安全机械设备送检工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部分工程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施工现场各种设备设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检测验收,加强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检查验收和日常保养维修工作,特别是班前检查,对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3.6 细化工作内容,强化隐患整改
        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施工现场能否积极主动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关系到安全生产目标能否实现。推进隐患排查制度建设,强化隐患整改監督,细化隐患排查工作内容,着实解决安全生产隐患是隐患排查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安全隐患应重视对其分析归类,找出存在问题的因素,制定包括技术、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整改措施,强化对现场施工安全生产隐患的检查、整改,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3.7 加强应急演练,确保演练取得实效
        施工现场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演练人员应在不知情的情况投入活动,从而检验项目部应对险情的能力。应急救援演练应坚持“学习――演练――总结提高”闭环管理,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应急救援技能,管理人员救援指挥能力、作业人员应急救援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结语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该项工作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全面落实好相应的安全责任;构建一套完善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一套健全的施工技术体系,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几个方面入手,解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存在的各项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陶然.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J].民营科技,2018,(11):148,219.
        [2]宁欣.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7):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