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黄建团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是其中关键性应用材料,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是其中关键性应用材料,因此混凝土浇筑工艺相当重要,对工程整体质量有很大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问题,以及需要重点控制的因素,探讨了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为实际浇筑作业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存在问题;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在城市建设推进中,其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工艺现代化、科技化水平提高,在此背景下混凝土浇筑工艺获得发展,更有效提升建筑建设品质。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工艺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因此,研究混凝土浇筑工艺的合理运用有着积极意义,需要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浇筑方案,使混凝土作业高质量完成。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常见质量问题
1.1混凝土分层离析
        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在不采取措施下继续使用,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运输中道路不平,存在比较严重的颠簸,而导致混凝土分层离析,在浇筑前未进行二次搅拌,会导致浇筑不均匀、浇筑质量不达标。
1.2混凝土出搅拌机到浇筑完毕时间间隔不合理
        在施工中,如果现场搅拌机械的布置不合理,会延长混凝土运输、浇筑间距离。且实际运输道路复杂的情况下,会延长运输时间,而导致混凝土从搅拌出料到完成浇筑间,所用时间超过规定。这一问题会导致混凝土初凝,完成浇筑后产生施工缝等,降低混凝土强度、性能[1]。
1.3不设串筒、溜管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旦竖向浇筑自由高度达到2m以上,需要设置好串筒或者溜管。否则,在混凝土自由下落2m以上时,由于混凝土不均质性,会导致其中的石子、砂浆分离。最终混凝土不均匀,导致振捣不密实,而产生蜂窝和孔洞等缺陷,难以保证其强度。
1.4混凝土下料不均匀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如果对下料控制不严,或者没有按照对称要求下料,同一部位下料过多等,引发下料不均匀问题。同一部位混凝土下料过多,会导致其浇筑层厚度过大,使用的振捣器长度和半径不足。同时容易发生漏振情况,导致振捣不密实而使其强度降低。不对称下料的情况下,混凝土侧压力不均,容易导致内模被挤压而偏移。
1.5未按顺序振捣、振捣不密实
        出现此类型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施工中没有指定混凝土振捣施工方案,或者虽然有方案但施工中没有按照方案执行,导致实际振捣方法不合理,振捣点比较随意。另一方面则是振捣器的使用不当,施工中随意就确定振捣点,出现漏振等问题,导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此外就是振捣操作人员未经过培训,对振捣操作要求、方法掌握不足。振捣不密实,容易引发孔洞等缺陷,不利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材料控制要点
        (1)水。在混凝土拌制、养护中,需使用洁净水,不可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沼泽水等。同时,在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工程中,也不可使用海水施工。
        (2)水泥。在当前建材市场中,有多种类型的水泥,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的水泥品种和规格等。一般根据水泥的用处、性能,可以将其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通用水泥主要应用于土建工程,需选择好品种和强度,明确水泥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在实际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水泥完成浇筑作业,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具体在施工中应注意,一是优先使用散装水泥,水泥进场应将其运输到仓库存储,标明品种等信息。二是在实际运输和存储水泥中,要做好防水防潮工作,处理已结块水泥,经检验水泥合格之后才可在施工中应用。水泥库房需设置好排水设施、通风措施,使其环境保持干燥。
        (3)骨料。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中,应优先选择使用优质中粗江砂、河砂,泵送混凝土选择中砂,砂率保持在39%~43%。
        (4)掺合料。

粉煤灰掺合料不应超过25%,且在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更应严格加以限制。混凝土中可以添加适量减水剂、增塑剂以及缓凝剂,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保水性,使其水化热有效降低,延迟热峰的出现。
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
3.1混凝土浇筑工艺选择
        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中,需要依据结构物类型选择合适的浇筑工艺。首先是在多高层建筑中,一般采取竖向浇筑方式,先浇筑柱子,然后是板和梁。施工时间方面应尽量统一,避免分层浇筑与振捣间间隔较长时间。其次是大体积建筑混凝土浇筑,此类型工程中对浇筑工艺要求比较高,且会受到温度、水分影响,导致每层混凝土凝结时间存在差异,结构物内部有拉应力产生而开裂。因此需采取分层浇筑、二次振捣施工方法,确保建筑物强度良好。再次是桩基混凝土浇筑,按照从四角向中间浇筑的顺序操作,以确保结构基础足够牢固。实行一次性浇筑防止缝隙的产生,浇筑墙脚时上部结构需可以坐在底部基础,提升整体结构承载力。 最后是剪力墙的浇筑工艺,一般会选择采用长条流水进行作业,先对整个墙体分段,分开浇筑各段,要保证其均匀性。浇筑中控制好浇筑层范围,合理设置施工缝。同时依据剪力墙设计做好振捣操作,将混凝土中气泡充分排出,混凝土可以与钢筋良好融合[2]。
3.2做好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按时按质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第一,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现场清理工作,确保现场施工地面干净,可以达到验仓合格水平,之后开展浇筑作业。第二,在浇筑作业中,需严格控制各项材料,保证其用量充足、质量达标。第三,在浇筑施工中一般采用台阶式、平铺式,需要依据设计方案科学制定,不可混用多种浇筑方式,或者施工中随意更换浇筑方式。第四,在制作混凝土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资料规定,按照顺序和剂量标准进行,混凝土搅拌需保证均匀性,需要添加其他外加剂的情况下应控制好用量,否则会导致不均匀现象,影响到整体施工效果。第五是在材料运输中,需保证其按时进场,避免影响到施工进度。
3.3混凝土搅拌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混凝土搅拌工序相当重要,施工单位需合理配置混凝土,确保原材料配比合理,拌合水误差控制在1%以内。同时将混凝土中粗、 细骨料误差、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误差控制分别控制在2%和在1%以内。按照科学顺序搅拌,控制好搅拌时间,原材料需保证均匀拌和,具体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搅拌时间。按照细骨料、水泥、水、粗骨料 、外加剂的顺序添加原材料,每次完成添加后续均匀搅拌。该过程中,仔细验证和控制好坍落度、温度、含水量等指标,如果存在搅拌不均匀问题需及时处理。
3.4混凝土浇筑
        建筑工程混凝土作业中,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浇筑作业,严格控制其浇筑质量。施工单位成立专业队伍,施工人员掌握技术流程,由专人负责监督管理。施工部门需做好交接工作,确保浇筑作业顺畅衔接进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完善应急方案。浇筑中合理控制浇筑机械口高度,高度较高的情况下设置溜槽、导管。分层施工需将最大分层控制在50cm内。操作中实施连续浇筑,间歇时间要控制在前工序混凝土凝结前[3]。
3.5混凝土振捣
        通过混凝土振捣,可以是混凝土表面保持足够平坦,建筑构造的外形构造准确。在完成浇筑后开展振捣作业,可以采取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振捣要均匀、密实,同一位置振捣20s左右,直到混凝土气泡被完全排出
3.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需及时进行养护工作,一般在12h后对其表面洒水养护,部分类型混凝土完成浇筑后,需及时喷雾养护,注意养护连续性,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一般养护时间要至少达到两周。养护工作交由专业人员进行,控制好混凝土温湿度,其表面可覆盖麻片、草帘。
结束语:
        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工艺得到良好应用,这一环节作用重大,也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对此,应选择合适的浇筑工艺、严格把握技术要点、规范施工工艺,实现有效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赵子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38-39.
[2]龚挥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大科技,2019,(32):284.
[3]赵洋.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6):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