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屋面防水技术水平与建成的房屋质量休戚相关。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深入分析其技术的问题成因,探索解决方法,以拓宽质量提升渠道。
关键词:土木工程;屋面防水;技术
1 屋顶渗水原因分析
据有关调查显示,被抽取调查房屋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其中建造时间较为久远的房屋是高发地段,相较更晚建造的房屋发生屋顶渗水的现象更为严重,分析为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低劣等诸多因素导致的,下面具体展开论述。
1.1 屋面建筑层设计不合理
传统的旧式房屋通常采用传统屋面隔热保温构造作为结构层,因为是塑料材质所以抗压性就会有所欠缺,由于其负载力较小,当上部受到冲击时很容易出现弯曲的情况,下雨时房屋会在雨水的冲击下变形,雨水便会通过由此产生的缝隙堆积在一起,甚至进入屋内,造成渗水现象。
1.2 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根据目前遵行的相应规定,结构找坡理论上同时兼备缩短施工时长和缩减成本的优点,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往往因为实践难度大而难以保证图纸每一个细节的具体实施,这会导致施工顺序混乱等问题,又由于施工各个环节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所以这些都会对最后的排水坡度造成较大影响,积水无法及时排出,最终导致积水过多发生渗水现象,排水系统建设不合理就会很容易导致雨水堆积,在雨季更是如此。并且由于之前的排水系统并不完善,所以旧房屋排水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
1.3 材料选择不合理
建筑房屋经常使用的材料为聚氨酯防水材料,但受环境因素影响太大,在不同的施工配比下会有不同的效果,为满足房屋使用要求聚氨酯材料至少应当涂抹两层,厚度至少达到2mm,并且只有等待外层彻底干燥才能继续进行下一层的涂抹工作,使用这种材料施工不仅繁琐而且如此反复必定造成施工时长的大大延迟,施工进度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难以形成防水层膜,在雨季施工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2 防水技术要点
2.1 设置找平层
找平层是指在结构上或保温层上起到找平作用的基层。防水层依附于找平层上,因此,找平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此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排水坡度。目前找平层有沥青及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几种做法。细石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应用较多,沥青砂浆因造价高、工艺繁,较少采用。为了防止找平层开裂,找平层宜留设分格缝,缝中嵌密封材料,缝宽5-20毫米。此外还可以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中掺减水剂、微膨胀剂、抗裂纤维来增强找平层抗开裂性。找平层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防水层质量,因此施工中必须做到:配合比正确;坡度准确,排水通畅;表面平整、坚固、不开裂。
2.2 设置分格缝
在屋面防水中,通常会在屋面的转折位置、平面与立面交界处、屋面板的支撑端设置分格缝。留设分格缝是为了因混凝土干缩、振动、温差、结构下沉等变形造成防水层开裂。在屋面防水设计中,做好分格缝距离的控制十分重要,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宽度宜为5mm~30mm,分格缝处应铺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空铺附加层,宽度为20cm~30cm,分格缝内清理干净后嵌填密封材料。
2.3 设置隔离层
结构层与刚性防水层之间应脱离,刚性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应增加一层卷材、薄膜、低强度砂浆等材料起隔离作用,使上下两层变形彼此不受影响,减少防水层开裂,因隔离层强度低,在隔离层上施工时,要对隔离层采取保护措施,浇筑混凝土时不能振碎隔离层,在上面绑扎钢筋时,不得刺破表面。
2.4 刚性防水技术
在房屋防水技术应用中,施工材料在具体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屋面防水性能。在选择材料时,混凝土是有效的防水材料类型,包括补偿收缩混凝土、细石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在应用当中具有操作简便、施工成本低的优势,但该材料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材料抗拉强度低,结构产生变形时易产生裂缝,即在干燥后很容易受到来自环境方面的影响,如气候变化以及温度的变化,如果环境温度上升较快、气候干燥,则混凝土表面收缩而产生裂缝,对防水效果产生影响。对此,在实际防水工作开展中,在对刚性防水技术使用时,即需要能够做好防水技术的应用,避免因受到气候及温度变化影响破坏刚性材料,进而对防水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2.5 涂膜防水技术
在该施工方式中,即是防水涂料在建筑表面上涂刷,在形成防水隔膜的情况下,对雨水的渗透作用进行阻挡,以此实现屋面防水性能的提升。在该技术应用中,需要保证以规范的方式进行操作,保证防水层在厚度方面能够满足要求,同时要抹平表面,避免因厚度过薄、过厚而影响到防水层性能,或者受到施工方式影响使质量发生缺陷。同时,需要能够对排水坡、排水口等细部节点设计引起重视,在具体施工中,防水层需要高于排水口,有效的排出积存的水。在施工中,也需要做好基层的清理、修理工作,使基层表面保持清洁。在调配防水涂料时,也需要做好科学调配方式的应用,根据防水要求、说明进行调配,以逐层的方式进行涂刷,先涂的涂层干燥后再涂后一层,檐沟、泛水等细部和立面防水层的收头,应多遍涂刷或有密封材料封严,保证屋面防水效果。
2.6 卷材防水技术
该材料是现今防水层施工当中应用的主要材料,对于防水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施工前期阶段,需要做好完备施工方案的制定,保证施工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优化施工规划,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交底工作。在施工中,要对防水层基层表面的牢固性、清洁性以及均匀度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则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在工作完成后才能够施工。在具体进行卷材施工时,要做好以下流程的控制:保证基层清洁度,在做好清理后才能够施工,要对找平层进行准确的设置,保证卷材能够在平整环境下使用,保证基层处理剂具有均衡分布特点,同时对容易渗漏的薄弱及特殊部位做附加增强处理,之后再进行卷材铺贴以及保护层施工,在工作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与密封处理。
为了保证防水施工质量,所用的基层处理剂等配套材料应于卷材性能相容,施工前,合理划分流水段,并放线及做好标志,铺贴前,基层及卷材应保持干燥,然后在基层上浇或刷沥青玛蹄酯,随浇或刷随铺卷材。铺贴时,卷材应赶平压实,使上下层紧密粘结。对容易渗漏的部位,用附加卷材做增强处理或密封材料封严。防水层上翻还应做收头处理。
卷材的铺贴方向根据屋面是否受震动和屋面坡度来决定。当屋面坡度大于1:4时,一般不宜使用卷材铺贴,若必须选用,则需要采取固定措施;当屋面受振动或坡度大于3:20或小于1:4时,合成高分子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既可垂直又可平行于屋脊铺贴,沥青油毡应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当屋面坡度在3:100~3:20之间时,卷材既可垂直也可平行于屋脊铺贴,优先采用平行方向铺贴;当屋面坡度小于3:100时,宜平行于屋脊铺贴。当采取二层及以上同类卷材防水时,不允许相互垂直铺贴,搭接缝应错开,在天沟与屋面的交界处,应采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不宜留在沟底,留在沟侧面或屋面。铺贴檐沟、天沟时,宜顺檐、天沟方向。
卷材铺贴采取搭接法,垂直于屋脊的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平行于屋脊的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屋面防水施工时,应做好节点及容易渗漏部位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
结语
屋面防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深刻意识到屋面防水的重要性,总结问题的經验与教训,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屋面防水效果,增加建筑使用满意度,从而促使整个土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佟振杨.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3):225.
[2] 曾勇.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