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内基础交通建设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桥梁道路的建设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建设的质量要求也在相应提高。为了能够做好这个部分的质量管理,下文将分别从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等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收获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需要有关管理工作者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以及成本的控制分析。下文将会分别从成本控制,安全管理,质量分析三个方面入手,分别论述这几个方面在施工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道路桥梁施工内容管理
(一)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施工内容,需要有关操作人员合理控制这个部分的施工进度,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有效完成施工任务。管理工作者在现场进行施工调度管理的同时,首先需要对于接手承包工程的内在需求进行充分分析,有效把握各个阶段的管理任务。其次按照施工计划方案绘制施工曲线分配建设任务,施工总监理需要对于各个阶段的施工管理任务了如指掌,按照月季度,年季度进行分步管理。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发展,图纸绘制工作者应该合理利用一些基础的绘图软件,结合工程提供的建设资源对于后续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各个阶段的施工能够有效衔接。为了能够在固定的工程建设工作中获得尽量多的经济效益,施工进度管理不仅要求将施工重点控制在时间规划方面,同时还应该重点把握各个施工单位中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通过明确的团队分工,强化交流合作[1]。
(二)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就是通过具体的规划方案,规范后续施工中的各种技术操作行为,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最为有效的案例就是合理优化工艺能够直接提高混凝土模板的建设强度,保证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例如在混凝土制作的步骤中,管理人员根据之前规定的各种施工工艺流程,控制各个部分的配料比例,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选择优质的建设材料,形成强度等级较好的混凝土类型。同时在混凝土的振捣施工中,需要仔细遵守每一个工序操作技术,选择合适的混合比例,将材料形成过程中的缝隙几率降低到最小,这样最后的成品才不会容易出现裂缝[2]。
(三)安全管理
在任何建设性的工程体系中,质量安全意识都是最应该关注的主体问题。在工程建设工作中应该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施工建设原则,完善现场的安全防控管理力度,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基本安全工作意识。在平常的业余时间中通过引入外部人员培训或者定期进行知识考核的方式检测整体的表现情况。管理人员需要将这种安全工作意识渗透到未来的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对于重要部分的技术工作坚持持证上岗,同时对于高空作业以及爆破等高危险的工作人员,应该首先做好安全保证工作之后才能够允许上岗,并且还应该充分做好这些技术人员的心理工作,避免出现其他的意外情况。
(四)质量管理
道路桥梁负责连接两个地方的交通运行,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所以质量检测和管理工作也就非常必要。质量检测工作首先应该根据当地交通部门颁发的相关质量文件实施,检测自身的技术体系是否存在缺陷,是否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改进。同时随着承接工程量的不断增加,一些管理者可以将之前的建设经验以及案例进行融合总结,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技术方法等。
因为一些道路桥梁的建设周期较长,所以可以分成不同的工作责任小组进行检测,每一个小组负责不同部分的质量检测,这种方法能够促进检测工作的规范化以及精确化实施,而小组内的工作质检人员需要掌握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危险情况,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准备,认真对待自己岗位的工作,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3]。
二、道路和桥梁施工成本控制
(一)基础材料的控制
机械工程,建筑结构等部分所应用到材料成本,将会占据整体工程成本的很大部分,因此在前期的筹备阶段有效控制好这两个部分的成本管理,对于提高施工工程效益具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在准备阶段,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选择有效的机器运行设备以及建设材料,保证迎合施工进度的顺利发展推进,将所有的机械设备以及建设材料看作为一个运行整体,通过科学合理的选调以及分配实现高效率的施工。机械设备因为每天需要负责高负荷的运行,因此需要定期做好保养和维护的工作,保证在规定的寿命期间中能够正常使用,防止机器出现突发故障影响进度的推进。保养管理是一种周期性要求较强的工作任务,所以应该有始有终,坚持规定的时间点进行维护管理。定期投入一定的时间以及成本用户基础材料设备的维护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维护建筑体系的常态化运行。
(二)施工结构成本控制
桥梁道路工程在建设的同时,需要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构成基础的结构,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施工成本非常必要。首先在施工阶段,建设成本的节约首先应该从材料的使用数量入手,建设材料从采购到运输,然后到入库保管都会花费一定的管理成本以及产生一些自然损耗,因此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监督每一个部分的花费以及做好内部相互监督工作。在减少材料自然损耗的前提下努力控制好材料的运输管理,存储使用的费用。因为工程建设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建设中,所以可以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对于材料调度进行有效的改变,从而尽量节约更多的建设费用。管理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市场的调研,对于一些波动较大的材料类型进行标记,并且及时做好应对的策略[4]。
(三)人工管理成本控制
人工费用贯穿到施工建设的任何一个组织以及环节,无论是设计部门还是施工建设部门,无论是材料的运输还是工程的建设都需要由人力完成,因此该部分的支出也是占据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而衡量人工费用效率高低的标准在于建设参与者是否能够在一定报酬下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为了保证这个部分的成本支出处于可控范围,一些建设管理人员将成本控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通过实际情况以及进度的推进合理组织规划。例如在施工之前对于下一个阶段的基础人工成本以及技术劳动者的费用进行限制,并且设置合理的上下浮动范围,在桥梁建设部分因为现场环境的需要还可以另外增加一些建设预算。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主要围绕质量和安全以及成本三个部分逐个展开,很显然安全问题最为重要,质量工作其次,最后需要施工建设部门收获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管理者需要分别围绕这三个方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彦峰. 浅析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J]. 建材与装饰, 2015, 000(049):271-272.
[2]蒋振辉. 浅析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成本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4):145.
[3]刘春芳, 董辉. 分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19):1230-1230.
[4]范玲玲. 桥梁施工中的成本分析及优化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000(035):3109-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