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马春鹤田雪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马春鹤田雪
[导读]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作为授课的背景。从教者应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应用于教学,在任何时刻,均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育人理念,将培养孩子们的个人综合素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师要把握住机遇,切实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之中。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作为授课的背景。从教者应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应用于教学,在任何时刻,均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育人理念,将培养孩子们的个人综合素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师要把握住机遇,切实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之中。 关键词:立德树人; 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HJ1mm〗〖FL(〗学生学好小学阶段的数学将为他逻辑思维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影响着孩子个人的道德品质。在立德树人的时代教育背景之下,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的任务,也是所有任课老师的任务,大家在此问题上有着共同的责任。 一、“立德树人”应充分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从我国目前小学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各小学在一年级时就开设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这是一门专门为“德育”教学所开设的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但是只从专门的德语课程教学来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落实到各科教学中,例如数学教学。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通过对老师所讲授的课程知识中所穿插的有关“德育”的内容基本上都理解,也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问其具体的内容,学生也能反向地阐述清楚。但大多数学生由于接触德育都只是出于初步阶段,并且年龄太小使得理解能力被限制等因素的阻挠,他们对德育的认知都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浅层次认知层面,缺乏深入的理解,更不用说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了。所以,将德育理念渗透到数学实际问题中,起到联合渗透的作用,将会增强德育的培育效果,也能更好地落实“以德树人”教育理念。在这种渗透中,教师应该尤其重视能够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与人文素养的数学实践课。实际操作的实践课程之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学生近距离切身体会数学奥秘的一大途径,还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与自然,成为优秀的、有道德的人才的一大培养过程。 二、“立德树人”重在任课教师的辅助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学老师可以借助“加减法”等数学运算规律,向学生讲授“爱”“德”增减的道理;也可以借助数学图形的变化来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知;或者在真实的数学情景体验中让学生体会真实的人际交往礼仪??将德育渗透进数学学科的各个层面之中,从教学实践来看是非常有成效的,它不仅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德”的理念,还拓展了学生“爱”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此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奠定人生方向的作用。 当然,任课教师也应该基本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相处也要报之以亲和的态度,在课下与学生成为朋友、亲人,与学生有心与心的交流,贴近学生的心灵。另外要想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老师,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首先要尊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越来越优越,其“个性”也就越来越强,随之自尊心也就会越来越脆弱。

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交流中,应该与其处于同一高度,放下老师的架子,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以成绩优劣论英雄,不搞富贵贫贱的等级分化,从而做到真正的尊重。 所以,数学教师不仅应该从现实教学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德育”的理念,更要从自身的品行去影响学生的成长,万不可低估心里还不成熟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 三、进行小组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 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方式,它可以让大家接受德育知识的能力变强,在思考各类问题时能够客观的看待,理性的进行辨证分析。在授课过程中,应让大家体验到收获成功的感受,并锻炼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培养每个人的道德意识。从教者要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各项数学竞赛活动,对该门学科保持强烈的热情,激发大家在主观上的求知欲望,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老师将班级整体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大家探讨“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长方体与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该怎样计算?”。通过合作调动大家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和他人针对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从教者可以最终让每个组进行讨论结果比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小组探究学习将有效提高每个人对德育教育的接受能力,学会冷静的看待问题,为同学未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 四、总结 德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关键实施点。德育与专门的课程教育不同的一个关键点,是其他课程教育是直接呈现给学生看的,而德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是长效教育,是需要学校和教师慢慢引导,从基础抓起的教育。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德育的最佳起点,尤其是德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的相互渗透,教师应该多多研究和发掘教学与德育的结合途径,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德育理念,所以小学课程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值得教育各界认真考量。 〖HTK〗参考文献: [1]熊朝煦.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87. [2]杨扬.论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J].黑河教育,2018(12):10-11. [3]陈志金.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5-96. [4]刘芳.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37. [5]邹霞.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99.〖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