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76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经济体量的增长与人口的增多,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步骤的加快,建筑体量剧增。建筑工程由于设计、施工技术问题造成渗水、漏水问题,一直是影响建筑物使用的一大难题,对人民群众居住、工作、生活、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有违国家政策上大体量建设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初衷。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通常与当前的技术发展密切相关。新的防水防渗技术总能使防水防渗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建设项目的建筑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不同部位的渗漏风险不同,不同渗漏原因造成的渗漏也不同,这就可能导致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如果不区分和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就会发生渗漏问题。因此,防水防渗技术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有利于做好防渗防水施工质量的控制,有利于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居住的幸福感和舒适感。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导言
正确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是保证防水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随着我国建筑体量的持续增多,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的防水抗渗漏质量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屋顶、卫生间、地下室、外窗等部位已成为渗漏的主要区域。渗漏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1、防水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
建筑渗漏质量问题一旦出现发生,将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甚至产生物业与居家、办公、租赁等方经济纠纷,甚或公堂官司对峙。但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和施工工序的繁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阶段很难做到所有工序始终如一,无所纰漏,特别是对防水、防渗漏的质量控制监管稍有疏忽,就为日后使用产生渗漏问题埋下隐患。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必须做好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过程质量的监管。这样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才会大大降低,保证使用安全、舒适。由此可见,防水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建筑工程防渗漏质量和保证人们居住舒适是很重要的。
2、建筑防水防渗漏技术的重要性
防水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中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繁多、控制点多、覆盖施工全过程。如果对防水防渗漏质量控制重视不够,或者对该工序重视不够,很可能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影响建筑正常使用功能。施工是防水防渗漏技术应用的关键。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建筑物渗漏水影响正常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保证建筑物本身结构设计赋予的建造功能。防渗漏防水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保证建筑物防水功能的正常使用,而且给人们带来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舒适感。
3、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漏水渗水部位以及原因
3.1、外墙及外窗
外墙和窗台在建筑物外面。由于它们长期与空气和阳光接触,容易因高温和降水而发生渗漏。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外墙和窗台渗漏,会导致外墙和外窗出现裂缝。在外墙和窗台出现裂缝的情况下,如持续有雨水进入裂缝,裂缝会越来越大,对建筑物外墙、外窗部位的破坏也会越来越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的劣质产品违规使用也是导致产生渗漏问题的根源,所以在后期给外墙、外窗部位渗漏留下隐患。
3.2、卫生间
厕所漏水会对下一层的住户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还会影响上下住户间的和谐,在各居住小区、办公场所,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厕卫渗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厕所有各种上下水、排污、排气管道,管道多,连接方式各不相同,管道排列紧密。如果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其他管道系统或部位渗漏水。其次,卫生间管道内的异物堵塞,就会发生排水回流。管道可能由于质量问题而直接断裂。最后,卫生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多的地方,或多或少会对卫生间各系统、墙地面等产生一定的人为破坏,因此对卫生间防水防渗设计、施工就要求必须安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严格实施,才能做到功能有效,使用正常,居住、办公、经营舒适、无后顾之忧。
3.3、屋顶
楼顶具有防风、防雨、防太阳辐射等功能,是每栋建筑的遮雨伞。如果屋顶漏水,将对建筑物顶层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屋面现浇混凝土施工振捣不密实、上人过早,都会造成贯穿楼板的通体裂缝,形成雨水通道。屋面防水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屋面防水卷材变形、老化、损坏都会造成屋面渗漏水。施工过程材料、工艺、操作质量的控制,是保证屋面不渗水、漏水关键。这就要求管理工作必须严格、细致、到位。
3.4、地下室
为满足人民防空和车辆存放需要,国家规范规定凡建筑面积超过2000㎡的民用建筑、地下室深超过3米的商住楼、住宅楼必须设地下室。地下室渗漏水原因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首先必须使用防水性能好的卷材、涂料。其次加强施工过程操作人员施工质量检查,若出现裂缝,及时进行注浆对裂缝进行封闭,阻断水流通道;特别注意对管道和接缝的处理,避免渗漏问题。
4、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4.1、卫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
卫生间防水防渗处理,首先要将卫生间结构地面以上1.8米范围满刮防水涂料,严格质量、厚度检测,按规范满水闭水试验,确保下道工序施工前不渗漏水。此外,给排水管道的四周、根部保证混凝土与管道间缝隙严密,防水层增加附加层并以八字角为基层,工艺规范。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操作,做好预留洞口翻边、降板施工,确保以工艺规范有效达到防渗漏目的。
4.2、外墙、门窗施工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
窗户施工时,外窗台有一定的坡度,实际施工中一般要求外窗台内高外低不小于10mm,以方便雨水排水畅通、不积水,从而达到防水目的。随着中国近40年,大量建筑体量急剧增大,各大建筑集团如:万科、万达,在外墙外窗防水措施上给行业做出经验性的好做法,在穿墙洞、窗洞四周用防水沥青油处理,效果好,也得到行业普遍接受并普遍应用。工艺的改进、经验的总结应用,目前在外墙、外窗防渗漏施工中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4.3、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
地下室渗水和漏水,一般是混凝土有裂缝或孔洞,亦或外防水卷材施工问题造成渗漏。
因此,在处理地下室渗漏水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建筑特点、地理位置、地下水位高低,因地制宜优选用防水材料。另外,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中,施工人员需要从工艺和操作细节入手,对地下室主要部位、细部节点、特殊要求部位严格控制,从而达到防水防渗漏目的,达到正常使用,维护省力。
4.4、严格把控材料采购质量
高质量的防水防渗建筑材料是实现建筑防止渗漏的重要基础。传统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大多采用沥青作为施工材料,施工难度大,环保效果差。在材料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今天,特别是在环保方面,越来越多的健康绿色材料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应用APP改性沥青膜进行防水防渗施工,既能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又能避免环境污染,突出了当今绿色建筑工程的环保理念。再有,LEAC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为中核集团推向社会的产品,很好的解决了特别是瓦屋面破损、老旧、褪色的问题,在清理基层基础上,能使整个屋面形成一个整体的防水模块,且外露可防日晒、雨淋、积雪、紫外线照射,使用寿命可达到25至30年。所以,目前在建筑防水材料选择上,材料品种相当丰富。
4.5、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建设项目防水防渗都要具有针对性,部位不同、材料也各异。因此,在进行防水防渗施工方案设计时,不仅要针对不同部位设计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而且必须为实际施工操作考虑其可操作性和方便性。例如,在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设计方案中,除考虑雨雪天气可能引起的积水外,还应注意施工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是否会影响强日照下的防水防渗效果。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如在屋面板支撑端设置分隔缝,将防水层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应力释放至分隔缝。
4.6、加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对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培训:(1)招聘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和经验的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施工过程监督管理;(2)根据工程建设的工序特点,选派相关管理人员组成综合监督巡查组,对工程进行施工过程全过程监管;(3)聘请专业人员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培训和技能实践考核,从而达到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优化项目过程管理,及时处理各种问题,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监管的目的;(4)根据建设项目设计和项目建设内容,制定项目管理体系,并对项目管理进行管理系统实施相关管理监督,明确相关管理职责,最终达到优化项目管理效果,全面提高项目施工质量的目的。
4.7、落实节点验收
施工中,根据各阶段施工内容的不同,编制不同的施工方案,合理进行人员调配、分工,做到工序控制有效、节点监督到位、验收程序层次分明、节点验收一步完成,有力推进工序衔接,工程进展有序、顺利。也可以通过指定工段负责人统一协调,各工种结合绩效考核,落实到节点验收工作,推进工程施工质量,保证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及各项工序技术的应用效果。
4.8、在施工管理方面,优化工艺标准,防止渗水和渗漏
在整个建设项目中,管理水平是施工过程标准的第一道检测线。相关管理人员在保证施工人员使用质量和合格材料的前提下,还应对后者的施工过程进行检测。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不因材料、施工工艺等原因造成漏水、渗水等一系列情况。管理人员需要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监督和检查验收测试工作。一旦发现工艺不完善,甚至工艺不合格,必须及时提出并制定修改方案,并制定专人定时、定点、定部位、定验收时间、人员,保证工序施工的完整性。
4.9、加强管理,严格保证施工过程规范化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是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漏水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监督等相关人员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重点检查施工环节和易发生漏水的施工区域,严格保证施工效果与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的一致性。如在屋面防水层涂刷施工中,要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有关“建筑防水施工涂刷遍数和涂刷厚度标准”的要求,根据使用年限、防水等级等指标,科学控制屋面防水层涂刷厚度和遍数。
一般来说,使用年限为25年的特别重要或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屋面应满足一级防水的要求,必须设置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设防,材料宜选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防水混凝土等材料;
使用年限15年的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屋面应满足二级防水要求,必须设置二道防水设防,材料宜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细石防水混凝土、平瓦、油毡瓦等材料;
使用年限10年的建筑为III级防水,一道防水设防,材料宜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防水混凝土、平瓦、油毡瓦等材料;
使用年限为5年的非永久性建筑为IV级防水,一道防水设防,材料可选用二毡三油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材料。
结束语
建筑物的渗水和漏水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也不能体现防水功能的有效性,对人的住、使用的舒适性造成破坏。因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工管理者、操作者的基本职业规范。因此,施工人员应认真对建筑物进行防水操作、管理、监督、检查、检验,满足人们对建筑防水使用功能正常化、舒适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3]GB50693-2011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GB50207-201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5]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6]简明施工手册(第五版) 江正荣 朱国梁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