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任晓明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任晓明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换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推广。
        身份证号:23080419850327XXXX  天津  30011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换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推广。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智能性、便捷性、抗干扰性等明显的优点,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到电气工程中,不断促进当前电气工程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能源设备的损耗,推动电气工程领域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涉及的领域广,包括综合数据处理技术、安全监控技术等。随着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电力需求和能源系统的供电和性能也随之提高,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和企业对能源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大力推广不仅能显著提高效率,更对城市能源网络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电力公司项目具有持续改进的潜力,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管理效率的核心问题上,很多企业开始研究如何加快和降低成本也能满足用户一定的改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自动化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而能源供应需求的增加对产能质量提出了挑战。能源系统一旦自动启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高要求,达到侦察供电的最终目的。自动化的准确性开始给各方提供能源系统运行的保障,缩短供电时间。一旦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很好的实现,可以给科学家带来更多的舒适感。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气工程是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电气装备的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偏差,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安全稳定,这样才能够保障日常供电。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工作人员要随时注意电力系统是否有故障发生,一旦发生故障就要第一时间进行抢修。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工作中仍然会出现一些误差和漏洞。电气自动化的研究能够有效杜绝人为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能够有效地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额特点是自动化以及智能化。通过自动智能化的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管理规划,能够有效地做到实时监控,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自动检修。较为困难的问题也会先给予简单处理,进而提醒工作人员进行修理。在维修的过程中也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有效地节约了检测和维修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日常供电。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2.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系统中的安排第一步是反映在电能调度领域,系统身为生产运输、配置电能的一个综合体,其对电能的供需主要是通过电能调度来掌控,调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等有关参数占比。系统利用有关装置实现量测资讯的收集,包括采样值、计量电能等,人机接口性能,记载事件的顺序,事故定位等达成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数据化与智能化。如果没有电网自动化的维护,电力系统将极易出现短路或安全事故,电网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反应与处理,这也许会对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设立自动化技术的调度性能系统,也被叫做是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在该电能生产消费系统内发挥着巨大的效果,若在电网运行环节中调度存在问题,那么系统也许会出现崩溃风险,所以,其自动化安全运行极为关键。
        2.2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其他电力有关的突发事件也同样会引发警报。警报发出之后,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切段线路,保障故障线路不会影响到其他设备。在线路正常工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随时起到监控的作用,并对线路采取高效保护的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加强力度后能够加快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速度,对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延迟反映有极大限度地改善。同时也能够检测到特殊线路和设备中的不良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刻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保障设备和电路能够正常运行。继电保护装置会有两种常见的问题,即误动和拒动。误动通常指电气系统正常运行并没有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擅自切断电源发出警报的情况。拒动则是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发出警报的情况。
        2.3PLC技术的应用
        所谓PLC技术,则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主要是采用了一种可用于编程的存储器来完成相关的逻辑运算、定时、计算、计数及顺序控制等相关的PLC运行指令。为PLC控制技术的基本结构,参与PLC控制的主要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源及外部设备、拓展、存储器、输入/输出的相关结构。现代计算机应用功能技术及继电器控制技术组合行程了技术化程度很新、很高的PLC技术。PLC技术依靠其非常低的资源消耗量及很强的适应性能使得其应用功能相对比较稳定,在电气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电气过程的应用功能过程中,采用PLC技术不断地对应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在综合处理的基础上,从而不断提升PLC技术,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电气工程中,从而促进电气工程稳定和不断发展。
        2.4系统集中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系统集中化设计就是可以将电气工程中任务功能较为相似的部门或是生产环节以及比较重要的操作部门集中到一起,进行资源的供给和系统的建设,不断提升电气工程的运行效率与操作质量。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具体应用之前,电子工程中各个生产环节与部门分布的较为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与集中效应,在信息的交互与生产环节的配合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无法使各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整合,还容易引发各种生产故障与设备问题。例如,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没有应用之前的建设模式下,每增加一个生产部门,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电力系统、操作系统以及能源供给系统方面的建设,相应的也就需要对这些进行充分的保养与维护。而分散的生产环节也会为日常的维修与保障带来困难,不利于充分的检修,很容易产生生产故障与设备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电气工程生产环节的发展。例外,进行系统集中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把各个生产部门集中到一起,有利于具体生产数据信息的分享与操作指令的综合评价,非常有利于保证操作指令与生产命令的智能性与准确性,不断提升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生产设备之间的配合与应用,不断在电气工程中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深入推进电子工程生产环节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2.5现场总线监控
        如今,在电气工程中,现场总线监控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属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借助现场总线监控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电气工程运行效率,而且还可以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进而提高电气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对现场总线监控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对不同工作类型的有效控制,以确保电气工程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在现场总线监控模式下,还能够降低电气工程的端子柜数量,进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结语
        电气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电气工程中进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江.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40-42.
        [2]何琳立.当议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2):202-204.
        [3]成华.试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5(12):478-4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