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市 100070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的趋势日渐明显,然而目前图书馆管理工在图书管理服务模式、图书管理制度和图书管理人员电子化、自动化知识不足和配套硬件设施不齐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时代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图书馆管理;创新
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为图书馆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技术保证。新时期,为了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网络实践与创新,以此才能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促使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以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科学的服务。
一、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此增强精神文化建设十分有必要。同时,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知识改变命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唯有知识才可以促进我国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为科学技术属于第一生产力。就科技创新而言,其属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提升全民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属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图书馆管理优化属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
(二)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现阶段,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在社会发展方面的一条必经之路。经济发展和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有通过对知识的积累、消化以及转化,才能够实现创新,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而对全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不断完善自我。对此,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均需要将知识作为基础,图书馆管理优化属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二、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
(一)图书管理服务模式落后
图书管理服务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封闭性特征。图书馆仍然以提供借阅图书、报刊、文献等为主,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仍然是停留在传统原始服务的阶段。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没有实现交流互动,没有“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形式,整个服务模式单一且固化。在这种模式下图书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了解读者需求去采购实际所需的书籍,信息交流单向化甚至被无形切断,图书管理难以做好,文化氛围打造也就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二)图书管理人员电子化、自动化知识不足、配套设施不齐全
图书管理人员可以说是整个图书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但是目前图书管理人员电子化、自动化知识不足。一方面,不重视当前新时代所带来的变化,图书管理人员不注重学习新时代知识、配套设施引进也不足、资源利用率差;另一方面,图书管理员,新时代意识不强。供读者图书检索的设备、进行移动阅读的移动设备数量少甚至部分地区没有,自动借、还书的设备普及率不高等硬件设施问题,不方便化以及不人性化严重影响读者到馆阅读的频率。
三、新时代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创新管理制度
图书管理是一项具有重要性的意义的工作,需要针对时代发展的需求科学的改革与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和整体管理效果。从学校管理与建设的层面综合性的分析,图书馆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构建优质化,进而能够改进图书资料在日常管理中所存在的弊端。第一,管理者应当定期按照专业性的方式与原则进行图书的整理与排列,及时地进行防潮处理,对于破损的书籍必须做好相应的登记。
第二,图书选购时应当以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为核心,采取科学的方式综合性地分析与计算后再采购书籍,将新买的图书及时在数据库系统中进行数据信息的录入,对于实时性较强的报纸类资源应及时的更新,为师生提供更具有价值性的信息。第三,图书借阅工作要严格地按照专业性的方式全面监督管理,制定健全可行的借阅手续,图书归还时也应仔细地对图书的完整性。
(二)优化管理工作理念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予以优化,首先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对此需运用以下方式:其一,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图书馆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读者需求,确保每个读者的需求均能够得到满足。采取增强内部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的方式,使读者能够体验到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图书馆稳定、迅速地发展。其二,树立系统性管理思想。就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其并非独立进行的,与内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应对整体适应性进行提升。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予以优化的过程中,需对系统性管理思想进行转变,应立足于全局角度落实好管理工作,作出整体性考虑。如此一来便能够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协调,促进整体效益的提升。其三,对可行性管理思想进行转变。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在管理方式以及馆内环境方面均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其四,秉承实效性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对此应对实效性思想进行转变,促进效益的提升,进而实现对管理的优化。
(三)引进管理人才,完善配套设施
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归根到底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各馆在挑选管理人才的时候可以采用聘请制、兼职制等多种方式,引进不同年龄阶段、工作能力的素质化人才。另外,图书馆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教育,其将图书管理工作看成是一种服务大众的光荣使命.另外,由于读者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各不相同,这就达到更深层次地提供最新知识的目标。给读者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就必须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读者内心想法和需求。图书馆建立一个读者和图书管理员的交流平台,及时了解读者的反馈信息。只有做到及时了解读者需求才能为他们提供更为主动、更具有意义的信息服务。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具有个性化、更广泛的服务。
(四)构建完善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图书馆信息系统具体可以分为软硬件系统这两个部分,其中的硬件系统主要就是指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装置,具体有转换器、电源、控制器等。同时,硬件系统又能细分为管理设施系统、卫生间、图书大楼以及管理设备系统等。而软件系统又被人们称之为程序系统,具体包括操作系统、程序库以及编译程序等。用于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其也属于一个子系统,可以分为数据库、编码系统以及检索系统和联网系统等。而在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要想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必须得加强重视信息系统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能打破时空限制,使得遥远地方的人都能借助于网络获得图书馆服务,切实强化图书馆管理水平,为图书馆持续稳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图书馆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了显著发展,因为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馆藏资源单一、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较低、管理理念陈旧等问题,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积极创新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应对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管理,促进图书馆管理加强,从而实现图书馆资源使用率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继明.新时期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分析[J].才智,2019(36):248-249.
[2]郭艳.浅议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及措施[J].传播力研究,2019,3(34):297.
[3]葛翔.新形势下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途径研究[J].兰台内外,2019(26):39-40.
[4]郎丰华.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6):247.
[5]段小锋.浅析在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如何运用创新思维[J].内江科技,2018,39(1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