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华规划建筑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4
摘要:新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智能化的全面发展。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心骨,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电气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建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展开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智能建筑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影响;发展
引言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行业智能化发展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智能化建筑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并且指出了建筑电气智能化化设计对于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影响,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期。
1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内容
1.1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对于智能楼宇而言,安全防范系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相比于普通楼宇,智能楼宇的安全防范系统更加综合化、多元化、网络化、电控化,更是现今时代楼宇安全的新模式。智能楼宇的安防监控系统结构主要利用门禁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保障楼内住户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其中,视频监控系统是整个安全防范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而视频监控的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即摄像头安装方式的选择,通常情况下,会根据安装方式、安装地点、环境光线、图像清晰度以及产品的性能指标,选择最佳的摄像头安装方式。
1.2火灾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随着智能化火灾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块化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日渐成熟。火灾消防联动控制内容主要包括灭火设备、排放烟设备、防火卷帘门、电梯以及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系统。火灾消防联动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一,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关闭防火阀,接受其反馈信息,同时迅速启动相关位置的排烟阀以及排、防烟风机,接受其反馈信息。第二,明确火灾情况后,利用广播指导火区人员安全疏散,同时关闭火区防火门与防火卷帘,接受其反馈信息。第三,利用主控制系统强制电梯全部停在首层,接受其反馈信息。第四,启动应急照明灯与应急疏散等,切断火区的非消防电源。第五,通过消防栓安全控制消防泵的启动、停止,同时反馈设备状态信息至消防控制中心。
2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发展的现况
在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对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可以说是不得具备了适宜的外部环境,同时还拥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在智能化建筑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智能化建筑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简而言之,只要是依照现代管理方式运转的行业,使用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现阶段运行的智能建筑中尚且存在不足之处。
(1)智能建筑运用情况不理想。
①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技术手段对物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比例较低,建筑智能化作业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一部分物业对智能建筑的管理仅适用了一部分的智能化系统,使智能建筑还停留于前一个阶段。
②众多的智能建筑在落成使用2到3年之后,因为管理维护没有及时的跟进,技术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导致先进的设备无法实现设计,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化系统能力的发挥。
(2)非智能建筑的改造问题。对于智能化建筑来说,非智能建筑的数字无疑是巨大的,在智能建筑投入到使用中的阶段,建筑行业势必将对非智能建筑进行相应的改造。这样就存在着设计、施工等问题,这样的问题相对于新建智能建筑更为困难。
3电气智能化的设计对智能建筑造成的影响分析
3.1智能电气技术
根据国家电气设计标准、相关法律政策进行智能电气设计,加强服务思想的提升,供以良好的前提条件,结合实际工程,将短期与长期规划进行综合性考虑,以此同时,还需结合“节能环保”的原则,将给排水、建筑、暖通、结构等方面的设计与电气设计共同进行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智能建筑电气的应用起到最佳效果,促使智能建筑更为成熟的发展。
3.2影响分析
科技不断的发展,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深入,作为智能建筑的产物——智能电气,其必定是未来建筑电气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的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监控和管理信息资源,达到共享的目的,“4C+A”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智能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智能电气保护着智能建筑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实现智能建筑顺利施工、高效完工、安全运行的关键核心,从而表明,在整个智能建筑中,建筑电气设计的作用是无需质疑的。
4促进智能建筑发展的几点意见
4.1加强设计管理控制
智能建筑设计期间,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应对各项环节进行认真审核,避免子系统运行出现问题继而对后续环节产生影响。在重点设计环节与技术方面还应认真考虑。例如,智能电源质量方面,防止其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与安全。电源质量控制期间,可以使用隔离变压器,便于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减少设备间电磁干扰。智能建筑防雷设计期间,应合理选择防雷设备,减少电流强度与电磁辐射。
4.2做好设计审评
为了让业主满意,智能建筑设计应发挥最佳效果,除了要满足业主需求外,还应做好相关设计审评工作。具体而言,可以组建智能建筑评审队伍,科学审核实际设计方案,便于确保智能建筑设计质量。合理化应用设计评审,还能帮助解决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具体设计期间,应将当地政府指导意见作为主要参照,同时将各项技术标准综合起来,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开展智能建筑设计。
4.3积极联合各大专业
因智能建筑设计较为复杂,设计工作对设计者的专业与技术性要求较高。传统建筑设计人员难以完成这一任务,自然不能达到智能建筑设计要求,更别提充分发挥智能建筑设计功能。所以,开展智能建筑设计期间,应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联合各大专业人员共同开展设计工作。具体设计期间,应第一时间找到设计设计问题,同时让专业技术顾问给予适当指导,便于智能建筑设计工作良性开展,便于全面掌握智能建筑设计进度,有效解决专业人员技术问题。
5智能建筑发展前景
当前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智能大厦”已经成功完成建设任务,这标志着我国建筑领域中智能建筑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并且拥有自主研发专利。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在智能建筑发展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提升智能建筑中各相关系统的功能。在目前已有的自动化系统基础上,不断添加全新的功能,逐步将建筑结构中的所有元素全部纳入到智能化管理系统中。随着智能建筑的广泛使用,相关的其他产业也必定会迎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不仅对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智能化建筑的出现有效带动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市场经济增添全新的活力。
结语
智能建筑全面推广、使用的全盛时期还没有到来,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智能建筑发展来说无疑是艰巨的,同时也预示着智能建筑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整个建筑行业而言未尝不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智能建筑的作用不可小觑,需要对设计、维护等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总结,以迎来一个崭新的建筑更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陈崇光.浅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0,(06)
[2]胡雪松.智能建筑设计及智能建筑发展前景[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1):32-33.
[3]林毅宏.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