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国内外发生了一些地铁突发事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人、车、信号、供电和社会灾害等原因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政策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重要的意见。
关键词:地铁;事故;影响因素;安全对策
1地铁运营事故分析
地铁运营中会出现事故,一些是地铁系统的问题造成的,包含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的出现故障[1]。根据近几年地铁轨道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主要事故原因有轨道、车辆、信号、供电、社会灾害等。
1.1人员因素
地铁每天的客流量都很多,乘客在乘车中没有注意乘车安全导致危险产生,还有一些危险性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职责疏忽造成的,原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拥挤,客流高峰时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拥挤导致了一些乘客被挤到站台下面,有的会产生踩踏事件,后果非常严重[2]。其次是人员故意或者不慎落入轨道中是地铁延误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影响一分钟,有的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列出收到影响将会影响列车整体全局的运行,不得不做出及时调整,轨道交通线路上的乘客也会被耽误宝贵的时间。
1.2车辆因素
地铁列车事故中主要因素是列车出轨。2003年1月英国伦敦的一个列车头进站时撞向隧道的墙面上,还有三个车厢撞到站台上,有很多乘客受伤。上海地铁2号线因机械故障导致车门无法正常打开,导致列车停运半个小时。
1.3轨道因素
台北地铁因为附近轨道发生了裂缝现象,造成地铁减速,由自动变成手动驾驶,10万个旅客的出行受到了阻碍。
1.4供电因素
上海地铁1号线列车突然停电,造成停运60分钟,经查实是地铁牵引电站的直流电开关跳闸,蓄电池内放电速度快导致列车无法正常运行。伦敦周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停电,导致伦敦近三分之二的地铁停止运行,当时有近30万人被困于地铁之中。
1.5信号系统因素
上海地铁一号线信号控制系统突发故障,停止运行8分钟,上海二号线中央控制室的自动信号系统也出现问题,停运了30分钟,这些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仔细检查信号系统,防止出现故障。
1.6社会灾害
地铁车站的人员密集,客流量非常大,如果出现毒气、爆炸、火灾等突发状况,将会对周边乘客造成非常严重额影响,进而对社会和谐和稳定也非常不利。东京地铁曾经发生释放毒气事故,造成10余人死亡,5000余人受伤,震惊世界。韩国大邱市地铁曾经发生纵火事件,导致100多人死亡150多人受伤,300余人失踪,这些事件令我们深思,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最大限度防止意外发生。
2地铁运营事故对策分析
2.1事故发生前对策分析
(1)提高对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
乘客的素质关系到地铁的安全运行,需要加强广大市民高度重视地铁安全乘客意识,避免由于乘客失误而产生的地铁运行故障。必要是可以出台有关地铁运营的管理办法,明确运营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履行安全监督和管理职责,通过多种媒体方式向大众宣传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措施和办法。
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导致的地铁事件时有发生。提高对地铁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和专业技术的教育工作,还有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人员始终将安全第一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在岗期间,时刻保持警惕,不能麻痹大意。如果平时的训练都为了应付检查,那么当事故真的发生很难第一时间妥当处理。
(2)运行先进的设备和检测系统
地铁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工作人员。线路问题、车辆因素信号标志等多项设备与列车的安全运行关系非常密切。当车况不好,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报告问题,不能使用具有安全隐患的列车参与输送旅客的任务。上海地铁有两套独立的自动防火系统,使用两级自动监控,一级在车站,一级在中央控制室中。自动灭火喷淋系统包含气体喷和水喷两种形式,根据不同成因的火灾采取不同的喷淋方式。地铁隧道中有专门的排烟装置,如果出现火灾,隧道中的风机系统立即启动,将会以速度将毒气排出,防止乘客和工作人员窒息。
(3)制定应急方案,进行应急演练
事故和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需要有关人员足够重视起来,制定详细可行的应急响应预案。地铁安全采用预防为主的经营模式。不同的事故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事先制定应急多套突发事件的应急相应预案,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将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降到最小。
2.2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对策
(1)乘客疏散问题
根据以往重大的地铁事故分析,乘客没有第一时间准确、快速、安全的疏散到安全区是人员伤亡惨重的直接原因。乘客的疏散方案需要详细和具体,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如果一、二个小时不能恢复交通,地铁工作人员需要尽快与公交系统联系,在地铁口增加专车,提高乘客的疏散程度,地铁出现事故后,第一时间告知广大市民,市民有知情权,只有客观陈述乘客的恐惧心理才会容易消失。
(2)建立事故处理专家系统
地铁事故的处理和分析问题是一项非常系统、复杂的技术工作,地铁事故的原因很多,需要地铁事故专家第一时间准确识别事故原因,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地铁的正常运行。近些年计算机技术和安全管理、风险评价预测、安全评价等先进技术在地铁事故调查中运用的比较多,对安全科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地铁普遍安装了计算机监控体系,但是对目前的监测工作没有完全发挥好,要及时产后护理分析系统和故障处理系统对监控信号及时处理,增加监控系统的使用率。
3结论
地铁是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安全性与乘客的生命安全关系密切。安全运营是地铁运营的基本原则和第一目标。地铁是系统性的工程,地铁事故处理专家促进事故处理的科学、快速,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事故发生次数,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和敬涵,孟鑫,宋晓明,李长城,王小君.基于时域微分的地铁直流牵引系统故障定位[J].电工技术学报,2016,31(03):164-170.
[2]敖建民.地铁屏蔽门构造及故障处理浅析[J].科技风,2012(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