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海春
[导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数量及规模随之增加,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十分重要,这对公路的运行性能及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公路施工中,由于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质量还需要不断提高。
        身份证号码:13022319890414XXXX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数量及规模随之增加,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十分重要,这对公路的运行性能及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公路施工中,由于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质量还需要不断提高。本文就对公路工程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道路;路面;施工;质量
        1、常用公路施工技术
        公路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施工技术为路面施工技术与路基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就是施工技术的管理,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非常的重要,对于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都具有较大的影响。首先对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简单分析,这是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最为基础的施工技术,只有在保证路基施工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公路路面的施工,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施工内容有:软土地基处理、填土压实、路基防护、排水工程施工等,路基施工过程中,其稳定性与强度是衡量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要保证其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保证其压实施工及所用填料满足相关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与应用填料,对于路基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这时保证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路基防护施工,主要是针对公路所开展的不断的修整,在开展路基排水施工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不对路基防护造成损坏,也要注意周围环境的保护,不能造成周围环境的大范围破坏。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路面工程,对道路路面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施工内容进行研究,是路面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表现为:路面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各项原则;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选材标准;路面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设计方法;路面的结构设计;路面施工完成之后的竣工验收监测;路面运行过程中的维护与管理等。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公路路面建设过程中常用的两种形式,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公路路面,其主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垫层、基层、面层,对公路的种类进行划分时,通常将其面层的使用品质作为主要的划分依据,有:低级路面、中级路面、次高级路面、高级路面几种类型。混凝土的配合、混凝土的搅拌、混合料的摊铺、压实等是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应用到的几种主要的施工工艺。混凝土材料的混合比直接影响着混合料的坍度与强敌,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混合料的摊铺工作的过程中,依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对摊铺机的数量、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并对其摊铺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其摊铺工作的持续性与均匀性是非常必要的;在开展压实工作的过程中,在对压路机进行合理的选择的基础上,应该遵循慢压、紧跟、高温、低幅的基本原则,保证其压实质量。
        2、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公路路面主要是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有优点,在施工过程中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优点。沥青路面的施工特点是工期短而且比较平整;施工成本较低;较少出现施工裂缝,因为没有施工缝所以车辆行驶舒适度较高。但对施工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此种施工方法受季节性影响很大,而且容易出现运行堆挤问题。水泥路面的特点是强度高、稳定性好、养护简单,但是容易出现路面裂缝,对于施工的开展非常不利。另外在路面施工过程中路面硬化也是较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材料配比不合理,没有依照设计标准和工程需求进行合理配比。例如:在进行混凝土沥青配比时,如果沥青比例明显低于工程标准,就容易突显路面硬化问题,导致路面位移、坑洞或膨胀等问题,对施工质量与进度都有影响。


        3、提高路面质量的措施
        3.1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
        因为材料的优势和劣势在施工过程中都会被充分的体现出来,所以要对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想要建设出质量好的公路路面,需要通过选择出质量好的材料来实现,即材料质量与公路路面质量也是成正比关系的。选取材料时可以通过压碎值、视觉密度这些相关数据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定义,进而选出质量较好的材料,通过这些相关数据使被选用的材料满足我们施工的需求。为提高整个公路建设的质量,在选取材料这一环节是需要严格去把控的。此外,质量好的公路路面需要具备高标准的稳定性和抗压性,满足这两个特性是通过控制公路路面的含沙量及粒径来实现的。这两者都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部分。
        3.2对摊铺作业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摊铺作业温度的高低对路面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施工之前,要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加热,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如果沥青混凝土温度过低,则会极大的影响压实度。而温度太高,则会沥青老化,所以在施工时要对沥青混凝土温度进行严格控制,综合考虑施工中的各项因素,确保沥青混凝土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内,保证摊铺作业的顺利实施。普通沥青加热到150℃~160℃后(改性沥青165~175℃),矿料加热温度170℃~190℃(改性的高10℃),再喷入沥青与矿料进行拌合,每盘拌合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大约延长10s;混合料出厂温度155℃~165℃(改性的为175℃~185℃)。严格控制沥青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当温度发生异常时及时检查原因。观察冷、热料仓是否正常,热料仓供料是否均衡,否则应及时调整。
        3.3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要注意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从根本上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筛选,专业能力要求很高的重要岗位应尤其重视。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质量安全与施工安全的思想认知,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多个方面提高道路施工质量。
        3.4做好施工质量的检测与评定
        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路面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材料、沥青面层进行严格检测。对施工原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从根本上对道路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对沥青路面的施工应进行动态管理,要对其配料温度、沥青路面层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3.5路面排水及养护措施
        做好路面排水及养护工作,也是道路路面施工质量能够得以保障的重要措施,此期间应对公路路面存在破损、缺陷现象,进行第一时间处理;针对路面排水在道路铺设面层前先开展防水施工,配合天气信息防止降雨引发渗透现象,道路面层彻底铺设完成后对道路两边进行反复碾压,继而达到有效规避路面漏水的问题,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完全满足公路工程标准要求。
        4、结束语
        通过对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不断提高公路施工技术水平,加强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是我国公路工程能够高效、稳定、快速发展下去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吴宗林.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45):253~254.
        [2]刁宠基.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设备工程,2018(20):227~228.
        [3]李晓军,王春海.探究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8(30):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