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验检测与施工质量控制 赵静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赵静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逐渐扩大施工范围。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逐渐扩大施工范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不合格,那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会出现更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工程建设中水泥材料的检测方式进行了阐述,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试验检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取得了不错成效,在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求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为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使用混凝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建筑施工需求和设计图纸中的要求,来进行科学的混凝土配比,在经过混凝土试验检测后,才能将其投入到施工过程中,以此来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1混凝土检测的意义
        从工程质量水平鉴定、项目造价控制与工程安全性保障等角度,阐述分析混凝土检测的相关意义。第一,对混凝土进行检测,可对混凝土质量水平进行全方位的检测,系统化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评定以及量化分析,在建设工程中使用、保管混凝土等相关环节具备合理性,从而确保建筑环节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符合建筑的标准需求;第二,对混凝土进行检测,可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工程项目造价,例如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检测,可将其调配比例进行调整、优化,起到节约施工成本的作用;第三,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是对积极预防安全事故以及综合评定工程质量的根本保障。工程进行到竣工阶段,主要通过对混凝土以及其他工程进行检测来完成工程的质量验收环节,对工程质量等级的整体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混凝土材料检测方法
        2.1抗压强度
        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上,通常选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表面强度,回弹数值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在使用回弹仪前需将其置于钢钻上,将率定值调整为77-83,在-4℃-40℃的温度条件下开展检测试验。待检测完成后,需将检测结果进行收集汇总,为混凝土质量评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2密实性
        混凝土材料的承重性能依赖于其密实性。如果混凝土承载力达不到规定要求,将会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混凝土材料检测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检测其密实性。现阶段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弹性波检测法。当声波与存在缺陷的材料相遇时,声波会产生变化。弹性波检测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检测混凝土材料内容的。如果混凝土材料内部存在孔洞、裂缝等现象,密实度不足,声波在强度、方向及速度上就会产生变化,在分析声波变化的基础上即可对混凝土材料密实性加以了解。第二,热图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电子和机械等,属于一门新型检测技术。顾名思义,热图无损检测技术不会对混凝土部件造成破坏,由于其灵敏度较高,该技术的检测精度也比较高。第三,电磁波检测法。通过电磁波检测混凝土材料内部情况,这就是电磁波检测法。如果电磁波与混凝土缺陷部位相遇,电磁波就会有变速、反射等现象出现,针对存在严重缺陷的混凝土材料,一般采取电磁波检测法进行检测。
        2.3碳化深度
        通常选用化学试剂进行混凝土材料碳化深度的检测,将酚酞滴入被测混凝土试件边缘处,观察颜色变化、测量深度并求取平均值,即可获取到碳化深度的检测值。将检测结果进行整合、求取平均值,即可生成对于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检验结果。


        3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探讨
        3.1控制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控。所有的原材料在购买的过程中,就应当先进行一次质量检验,选择信誉高、价格合适、质量过硬的材料商合作,以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在原材料进场之前,不仅要携带合格证书,还应当由专人来进行质量验收。若是发现了质量有问题的原材料,那么一定要进行重新检验,生产日期比较久远的原材料同样要进行重新检验,以确保原材料质量完全符合施工要求。运输原材料水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存工作,需要根据水泥种类来进行分开保管,不能将不同的水泥堆放至一起,也不能掺入其他杂质。砂和骨料同样要进行质检,可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钢筋入场的时候,除了要有合格证书之外,还需要针对同一批次的钢筋进行取样抽查,搅拌混凝土的时候,不仅配合比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设计,还需要控制好搅拌时间。
        3.2混凝土的泵送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利用泵送技术来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在泵送开始阶段,泵处于低速运转,当大部分工作都进入正常运行之后,再提升泵的转速。泵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及时供应和连续性,一旦泵送发生中断将可能引发输送管的堵塞。同时,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受料斗内填满混凝土,避免吸入空气,保证水箱内装满洗涤水,并及时进行更换和补充。在泵送结束之后,需对输送管内混凝土的量进行估算。
        3.3控制混凝土的变形
        混凝土如果满足了泵送的要求,就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程度,避免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变形。可以在水泥当中加入高效的减水剂,避免水泥的水化热过高。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可以使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减少水泥的用量。其次,还需要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随着各项数据合格,再根据这个基础确定混凝土的配方。在混凝土加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混凝土施工管理,保证混凝土受到了充分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为了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利用表面蓄水法来养护混凝土的基础底板,避免剪力墙板拆模过短导致混凝土的不稳定。在浇筑工作完成之后,还要继续进行二次振捣工作,去除混凝土的孔隙,并且让钢筋对混凝土具备更强的握裹力,保证混凝土的抗压性和抗裂性。之后,还要保护好混凝土的表面,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通过洒水来做好表面处理。如果是泵送的混凝土,板顶可能还会有水泥浆,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刮平,避免出现裂痕。
        3.4对水化热温差加以控制
        一方面,在混凝土里面需要加入一些减水剂和粉煤灰,而这些物质的加入主要是为了把混凝土的使用率降低,也可以选择一些水化热低的水泥,并经过对施工方案的不断研究,提前计算水热化。对混凝土中心、表面和平均温度的温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环节中应该及时检测混凝土模具入口温度和表面温度等,并且,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保温方案。另一方面,对边界实行优化。混凝土的基础底部理应当设置一层防水系统,假设需要在基础顶部设置防水层,就必须垫层中添加沥青毡层,以防止对混凝土基础收缩约束过多,从而降低温度应力,解决了应力集中的状况。在混凝土构件的转角和空洞周围设置斜向刚劲,以此来规避截面突然变化,处理应力集中的现象,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的频率,并进行合理的加固。并选择钢筋直径和间距较小的充当混凝土基础底板和壁板之间的配筋,并对全截面中的含筋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并使用对称方式来实行布置,而配筋之间的距离应该控制在10-15cm之间,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构件中出现的裂缝问题。
        结语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提升混凝土的质量,首先要加强对混凝土的试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都满足标准要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子儒,刘虎,黎吉军.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及外加剂的发展方向[J].江西建材,2019,(9):4-5.
        [2]俞菊兰.水工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及中间产品检测及质量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0):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