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33
摘要:混凝土材料抗压性强、抗震性能好、经济性高,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复杂,原材料质量及配比、施工方法、养护方式等均可能成为引发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为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应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对有关质量控制经验进行总结。基于此,本文章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以供相关工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引言
如建筑施工存在荷载分布不科学、温度控制不当、钢筋腐蚀等问题,混凝土施工质量将受到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较好服务于建筑工程建设,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是一种人工石头,通常被称为混凝土,普遍原料是水泥、黏土等混合而成。经常别应用到土建工程施工中,将混凝土与钢筋胶合后制成钢筋混凝土,是高层建筑工程中受力支撑框架的常用材料。与其他材质如木质与砖石结构相比,混凝土在抗压、耐用、防冻等反面占据明显优势,将混凝土应用到土建工程中,可以提升土建工程的抗压性能。混凝土的配置决定了其具有加强的流动性,可以根据施工技术需要,与其他材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结构施工,填补缝隙方面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性能,提升工程的防水性能。在抗冻能力与抗压性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保证土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混凝土技术能够应用到土建工程中的每一个施工过程中,不论是最基础的地基,还是具有称重作用的承重墙,或是墙体粉刷都能会应用到混凝土。其操作方式简单,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程施工,混凝土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2.1控制原材料
控制原材料是对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技术质量主要的控制方式。水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加固的质量,因此,在水泥的选择上需要对水泥有足够的了解对水泥的性能能够进行有效的区分,同时能够根据具体施工需求对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水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泥在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潮措施。骨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在对骨料进行选择时,需要注意度骨料的力学指标、杂质的含量以及储存的环境进行研究,以保证各种指标都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另外,在骨料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抽样检验,在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水量[3]。对混凝土使用的搅拌用水也需要进行控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一些其他杂质含量比少的水或者是使用自来进行搅拌,尽量不要使用洗车后循环水,洗车后的循环水可能会含有机油等其他杂质,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的混凝土的质量。
2.2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
作为混凝土最为主要的配置材料,水泥遇水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的性能很容易受到水泥水化热的影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可以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施工企业注意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配置混凝土,比如硅酸盐水泥遇水后产生的水化热较低,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的性能受到影响。另外还要注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应用性能,避免产生变形问题。严格按混凝土的配置流程配置混凝土,同时重视混凝土性能指标的试验,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相应的施工要求后,方可投入项目施工中。为了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的影响,需要应用专业的运输车辆运输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分层离析、水泥浆流失的问题产生。另外,采取必要的隔热保温措施,避免夏季混凝土升温过快以及冬季混凝土受冻。
2.3保证施工浇筑质量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该环节需严格遵循施工流程,避免新浇筑混凝土冷缝等问题出现。具体施工过程中,还要关注浇筑层的间隔时间控制,避免混凝土弹性模量急速变化情况出现,否则混凝土裂缝将出现于新老混凝土结合面。
考虑到混凝土浇筑后的散热需求,如施工在夏季等高温天气下开展,混凝土表面覆膜需在其温度下降至一定水平后进行,混凝土模板拆除后的养护则需要严格结合试块抗压强度报告指导开展。此外,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施工顺序模板拆除顺序也需要严格遵循,同时需避免混凝土棱角、表面受到损伤的问题出现。
2.4加大对混凝土建筑工艺的监督
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此,这就需要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来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此,这也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能够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标准执行规范化的施工工艺,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要分多次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要分多次进行浇筑,且浇筑过程后需要进行二次模压处理,这样才能够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弹性表面能力。
2.5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
确保主要在两个温度控制中的混凝土施工和实时控制的目前常温。覆盖的混凝土,水的表面和喷射混凝土表面上形成保护膜,具体温度可以提高到一定程度。冷却,降低表面温度,以防止破裂。该方法是喷洒冷水。结合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可以防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混凝土的总体质量的影响。
2.6混凝土振捣的质控措施
插入式振捣棒每次移动的间距应当控制在自身作用半径的1.5倍以内,不得超出,为防止振捣过程中碰到侧模,振捣棒应当与侧模之间保持10cm左右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应当控制在50-100mm左右,振捣棒的插入要尽可能快,拔出的速度应当缓慢,振捣过程中,要防止碰到钢筋及各类预埋件,尤其是不能碰撞模板,以免造成移位,影响施工质量。振捣过程中,要做到不过振、不漏振,每个点位都要达到规定的振捣时间,从而使该点位处的混凝土达到密实,当混凝土表面不再继续下沉,且无气泡产生和泛浆时,便可停止振捣。
2.7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时代总是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使许多新的技术被开发出来应用于各行业中。新的技术的出现能够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应用新的技术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在建筑工程行业来说,新的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的浪费,解决人力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并且将此创新理念应用到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中来,将新型的技术融入到混凝土的养护中,通过将技术与实际的数据统计结合,全力推动新的养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发展,合理的利用新技术来加快我们工程的质量,从根本上改善了我们工程技术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中,土木工程选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够借助该技术的灵活特征,提升建筑行业土木工程施工水平,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为保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质量,施工人员还需重视混凝土构件分段、吊装、外围集成等环节的施工效果。同时利用新时期信息技术,促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进而在建筑行业内部建设中,发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实践优势,推进高层建筑工程的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马震.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要点及质量管理初探[J].地产,2019(11): 85-86.
[2]陈飞红.研究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 2019(09):40-41.
[3]张俊友.关于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90.
[4]刘洋.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究[J].江西建材,2017(16): 80+83.
[5]魏文磊.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 (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