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李承泽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承泽
[导读] 摘要:能源对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源缺乏会影响国家各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电能。
        国网阳泉市荫营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能源对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源缺乏会影响国家各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电能。由于受电网建设水平以及线路老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电网线损率居高不下,造成资源浪费,也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损失。目前电力行业正在进行体制改革,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利润也越来越小,为保持企业竞争力,电力企业非常重视电网线损问题,不断在采取措施降低线损率,其已成为电力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基于上述背景,开发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可以达到降损提效的目的。
        关键词: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建设
        引言
        近年来,电力部门不断推进智能电表的应用,并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够促进营配贯通,业务集成等水平,也为我国建设一体化电量和线损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并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设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需要以业务扩张为源动力,规范业务协同,提高供电质量,促进业务整合和数据共享,破除传统限制,实现科学、高效的线损管理,并为其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基于这一背景,电力企业提出了建设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并从数据治理入手,依托建设庞大的数据中心加强数据管理,破除信息壁垒,促进电力系统的业务有机融合。
        1 线损产生的原因
        1.1 电阻作用
        电路导线、变压设备和电动机组等都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导体结构,主要以铜或铝为主要材料。当其中有电流通过时,金属导体会因为自身的电阻性质对电流产生阻抗,一般称为导体的电阻。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电流需要克服导体的电阻作用,因此会造成一定量的电能损失,这通常体现在导体发热现象中。因为这部分的电能损失由因为导体电阻导致的,所以通常属于一种电阻损耗,损耗的程度与电流大小成比例。电路中的电流变化会导致电阻损耗的相应改变,也可以称为可变损耗。变压器、电动机等损耗通俗称为铜损。
        1.2 设备与线路损耗
        线路损耗是一个常见损耗问题,也是产生线损主要一部分内容,且对于大部分电路运行及供电工作而言,线路电力损耗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大部分线路需要架设在户外,一些高压线则需要建设在山区以及无人区,这些线路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并产生损坏,尤其会出现物理性变化或化学性变化等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冬夏两季所产生影响最大,产生热胀冷缩之后就会对整体损耗产生影响。理论上来看,整体操作不会带来相对较为明显影响,但最常见一部分影响就是在于,常年累月之下,很容易导致两个高压塔之间的线路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曲下垂。一般而言输电线本身就会存在电阻,而由于线路长度有所增加之后,电力运输也会出现一定损耗,甚至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随之而来受到不同程度干扰和影响。大部分设备与线路使用年限和工作效率之间呈现反比例,伴随使用时间增长之后,日常运行也会面临很多实际性问题,产生较大损耗,进而对整体运行效率及工作效果带来一定的干扰。
        1.3 组织结构与管理系统不健全
        就当前情形来说,部分电力公司线损管理组织结构与管理系统不健全,对线损的管理还存在不到位情况,线损管理的职责未有效明确并层层落实,针对新技术也未得到科学的使用,对组织结构及管理系统的分析不全面。在具体操作中,缺少一个健全的线损管理平台或对现有的线损管理系统未很好的应用,未对客户的异常用电行为、计量采集的异常等加以监控,也未及时跟踪处理,进而造成线损管理问题的产生。


        2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集成需求
        (1)数据集成需求。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主要涵盖多方面的复杂内容,通常包括线损管理中的同期线损管理、文件管理、拓扑管理、统计线损管理、理论线损管理、指标管理、线损监测等重点内容,必须和研发、监管、营销和调控等部门做好数据和业务的集成工作,实现数据完整、精确、高效地传输密切关系到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质量。(2)平台集成需求。建设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平台需要集成多种平台为一体,包括数据中心平台、营销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电网GIS平台和统一授权平台等多平台的集成。(3)系统层面需求。对于这方面的集成内容通常需要分割为两部分内容,即平台集成和数据集成。通过对系统数据的整合传输,从而将国家电网总部与各地电力公司之间平台进行连接。其中数据集成重点涵盖发展、调控、营销等专业部门的有机集成;而平台集成包含了大数据平台、营销数据平台、电网GIS平台、IMS系统和统一授权平台等集成。
        3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部署方案
        3.1 建立健全线损管理组织体系
        为有效促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的协同推进,公司成立线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发展部、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主任担任成员,全面负责线损管理的领导工作,负责协调解决线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事项和问题。同时,公司建立日常线损分析管控机制,由公司分管领导带队,发展部、运检部、营销部分管主任及相关专责选取同期线损完成情况差的供电所进行现场办公,帮助其分析线损异常原因并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治理期限,并限期整改、闭环销号管理。在现场治理工作中,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推进同期线损管理工作。对于线损治理和整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整理,形成常见问题清单并下发各供电所,便于其他供电所及时发现并整改类似问题。
        3.2 系统部署方案
        需要配备齐全所需的全部硬件条件,并妥善完成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的部署工作,从而保障顺利地开展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方案部署工作,将系统所需的各类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等等构件完全无误地准备齐全并安装好,然后开始验证系统的部署情况,重点涵盖集成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验证测试。(1)集成测试。需要统筹协调各业务系统制造商及相关科室单位,高效地组织实施系统集成功能的集成测试工作,从而证实系统集成功能是否正确和可行。(2)功能测试。关于涵盖系统的基本功能和集成功能的内容,需要根据系统方案在良好的测试环境中开展相关配置和测试工作,从而使得系统升级和部署可以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3)性能测试。通过全面地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系统可靠性和系统运行速率等各个方面,对不同测试项目下的应用系统进行全方位检查,以保证各部门能够正常工作。(4)验证测试。根据上述集成测试等各项测试工作的实际数据情况,对于其余的各类系统,包括调控、营销系统、PMS系统、GIS等系统进行验证无误确认,这需要相关负责人在文件上签字确认,并提交详细的测试环境、测试报告和测试实例,同时需要开展用户确认测试,而且对测试的具体情况报告进行公开。
        结束语
        长期存在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就是线损问题,并且,能够使供电企业在管理线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效益,对企业来说有效的管理线损,能够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可持续的作用,使其能够科学有效地对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实现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宁.影响低压集抄自动抄表成功率的原因分析及提升方法探究[J].装备维修技术,2019(03):158.
        [2] 纪书军,李正哲,郭威,等.试析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河北电力技术,2017,35(02):26-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