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修动车组塞拉门气缸的检修工艺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春军 段晓霞 殷忠晴
[导读] 摘要:结合气动技术控制原理,分析动车组塞拉门气缸失效故障,根据失效故障分析,总结一套塞拉门气缸运行预防措施和检修方案,优化高级修检修要求,以达到减少塞拉门运行故障。
        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3035
        摘要:结合气动技术控制原理,分析动车组塞拉门气缸失效故障,根据失效故障分析,总结一套塞拉门气缸运行预防措施和检修方案,优化高级修检修要求,以达到减少塞拉门运行故障。
        关键词:气动技术、气缸、检修方案、运行故障
        0 引言
        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作为介质,以空气压缩机作为动力源,来实现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与控制的工程技术,是实现各种生产控制、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加上压缩空气能源无污染的优良特性,气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在高速列车技术应用领域中,气动技术凭借其高速高效、清洁安全、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中塞拉门系统的辅助锁气缸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以空气压缩机作为动力源,来实现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与控制,是实现辅助锁开启与锁闭的关键部件之一。随着气缸动作次数的增加,气缸可动部件上的润滑脂的润滑状态逐渐减弱,造成泄漏量及摩擦力增大,从而导致气缸卡滞现象,造成列车运行中外门锁闭故障产生。结合塞拉门辅助锁气缸运营故障分析数据,将类似故障气缸进行拆卸检查与试验测试,对比多个批次新气缸的运营及测试数据,总结气缸卡滞故障产生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检修措施。
        1 气缸故障原因分析
        密封失效是引起气压系统故障的重要原因,从现代气缸控制技术对密封的要求着手,分析了密封失效的原因,总结了密封失效的评定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密封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1)O型圈密封渗漏的主要原因:一是橡胶圈硬化失去弹性,接触压力减弱;二是橡胶圈截面尺寸过小或沟槽深度过大,预压紧力不够。
        1)O型橡胶圈的磨损
        O型圈压缩率过大:过早磨损;O型圈压缩率过小:密封件被挤入间隙;O型圈厚度远小于密封槽:摩擦力大,易发热、损坏,爬行;O型圈厚度远大于密封槽射流磨损;缸体或沟槽表面粗糙:密封件磨损剧烈。
        2)O型橡胶圈的材料问题
        橡胶圈硬度过大,弹性不足,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老化变性;橡胶圈与介质不相溶:密封件过度膨胀或收缩;橡胶圈与使用环境温度不符:密封件容易老化;橡胶圈与或密封型式不合适:爬行、噪声大;橡胶圈太软挤入间隙、塑性变形。
        3)正确的安装方法
        安装工具不合适:损坏密封件以至过早发生故障;
        无引入倒角:密封件被微切;
        安装不当:O形圈扭转或由于螺旋断裂而泄漏;
        系统无法泄露:狄塞尔效应、密封件烧焦;
        密封边扭曲:起动时泄漏。
        2 检修预防措施
        配件质量检查:检查沟槽位置和气缸内部橡胶圈接触面无划伤和破损,避免橡胶圈过度磨损。
        选用橡胶圈的材料,既要能抵抗介质侵蚀、又能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耐温性,也要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尤其是良好的耐磨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硬度。安装前,检查橡胶圈弹性良好,无褶皱、无开裂。
        涂抹润滑油:选用专用润滑油,保证气缸套和活塞组之间的润滑,在金属表面形成油膜。
        安装过程要求:选用合适的引导工具,避免刮伤密封圈,要求安装橡胶圈完全进入活塞唇边槽内,无褶皱、无卷边。
        3 检修工艺案例
        型号PSP/S:Py02054的派克气缸为例,简述气缸检修的工艺流程:气缸拆解,清洁气缸零部件,检修气缸零部件,润滑气缸零部件,装配气缸,气缸功能测试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1、气缸拆解:1)记录气缸产品序列号2)使用卡簧钳拆卸卡簧圈3)用手拆除活塞组件与端盖,并放入指定位置。注意:卡簧钳不能划伤缸体。
        2、清洁气缸零部件:
        1)使用气枪吹拭气缸内管路及消音器4-6s,吹去气缸内管路及消音器中杂物。要求消音器无堵塞、通气顺畅。
        2)使用沾有酒精或乐泰7063的无纺布擦拭缸筒内壁及衬套,待清洁后,使用气枪吹干部件。注意:擦除工件表面油脂后,表面无多余杂质残留。
        3)使用干无纺布擦拭密封圈及唇边内侧
        注意:含有酒精或乐泰7063等溶液的无纺布不能接触密封圈。
        4)清洁后使用气枪吹净,并使用无纺布擦拭活塞端面多余油脂。
        注意:擦除工件表面油脂后,表面无多余杂质残留。
        3、检修气缸零部件:
        a.橡胶圈和卡箍:1)更换内部橡胶圈与外部卡簧圈。2)目视检查橡胶圈无褶皱、无开裂;3)要求安装橡胶圈完全进入活塞唇边槽内,无褶皱、无卷边;
        b.活塞杆和活塞:1)目视检查活塞杆无划伤、变形;2)目视检查活塞表面无划伤;3)检查活塞杆与活塞柄连接牢固,无松动。若存在松脱现象,将活塞杆与活塞柄拆卸,连接处清洁干净,检查连接螺纹无损伤后,螺纹处涂抹乐泰243,再使用夹管钳和台虎钳重新拧紧活塞杆与活塞柄。
        c.缸体和缸盖:1)检查缸体内壁无划伤;2)检查缸盖内侧无划伤。3)检查气缸风管接头安装牢固、无松动。
        4、润滑气缸零部件
        1)用毛刷(无掉毛)将适量油脂均匀涂抹至活塞密封圈,且无明显堆积。注意:活塞表面无杂质残留。
        2)用毛刷(无掉毛)将适量油脂均匀涂抹至缸体内部,且无明显堆积。油脂位置不超过下图上标记位置。注意:缸筒表面无杂质残留。
        3)用无纺布擦除活塞端面多余油脂。
        5、装配气缸组成
        1)将已装好的活塞及活塞杆组件装入缸体内,活塞组件水平倾斜45°放入气缸缸体,然后放平。避免活塞碰到缸筒内壁,将内壁刮伤。
        2)将端盖装入缸体内,并用卡簧固定住。端盖组件有台阶的一侧向上,卡簧进入卡簧槽内。安装完毕,检查外观无毛刺等,成品无外露油脂。如图1所示
 
        图1 气缸装配完成
        6、气缸功能试验
        保压测试试验:根据需要的测试压力,使用气缸试验工装见图2,逐渐旋转上侧高压调压旋钮至需要的测试压力0.8±0.005Mpa(该压力值可以通过高压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进行精确确定),然后锁紧上侧高压调压旋钮上的锁紧螺母,然后将该压力稳定30~60s,再将左侧高压阀旋转到高压保位置即可对气缸进行保压测试10s,确认气缸前后压差<0.003Mpa(在范围内即为合格件)完成后,关闭高压开关,打开排气开关,排出余气后,方可拆除测试气缸。
        低压测试试验:低压气体开始对待测试的气缸进行充气,根据需要的测试压力0.05±0.005Mpa。待充气完成至气缸压力稳定时,旋钮打到低压排气位置,将活塞杆推到底后关闭旋钮打到低压进气位置,重复操作5次,观察气缸活塞杆在顶出过程无爬行缓滞现象(即在0.05bar下,活塞杆可顺畅顶出为合格件,出现顶出过程卡滞,停顿现象为不合格件)。
 
        图2 气缸试验工装
        4 总结
        气缸的密封系统出现故障时,要在较短时间内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更为重要的事,能够早期预防维修故障的发生,提高检修频次和检修工艺,对气缸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气缸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纪军.气缸O型圈密封及摩擦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2]关文锦.气动电磁阀密封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3:15-30.
        [3]刘欣岩.气缸低速爬行时建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16-26.
        [4]崔宗伟.气缸低速摩擦力特性的研究及其建模与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32-35.
        [5]陈庆,陈利强,康博.往复运动橡胶 O 形密封圈密封机制及其特性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1,36(6):76-78.
        [6]孙旭光,王益群.气缸密封技术特点及其发展动向[J].液压与气动,2003(7):35-37.
        [7]刘兵.某型飞机作动器密封件密封性能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25-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