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涛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属于不容忽视的环节。
        陕西标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属于不容忽视的环节。一般来说,建筑结构设计不但决定建筑的整体预算水平,同时还与人们的财产安全密切相关。针对建筑物实施施工设计时,为了满足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需要做好各方面的信息汇总,同时参考科学设计的案例做好优化改善工作。为了进一步探讨建筑结构安全的优化策略,现就建筑结构安全的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对策
        1建筑结构安全概述
        建筑结构安全主要包括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一般来说,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外力作用下,建筑物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外部破坏与倾倒,这种抵抗破坏与倾倒的能力就是结构安全性。大多数建筑物经过设计者的科学设计后,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性能,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条件下的外部环境考验,以此来满足居住者、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整个建筑结构安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作为决定安全结构的主体,其设计的整体水平也决定了后期施工的实际效果。当然,施工团队的施工能力、施工材料的选择科学性往往也与建筑结构安全息息相关。针对建筑物采取科学的安全结构设计与综合分析本地的水文地质结构、气候条件等因素,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整体水平,才能够为实现经济效益、安全效益与社会效益综合发展创造条件。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
        2.1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有待提升
        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相关工程单位需要通过施工方案作为引导,并且严格遵守工程的设计规章制度来加以开展。但是存在很多工程施工单位,过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刻意缩短工程施工周期以及节省必要的工程投入资金,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通过恶意调整建筑原本的设计方式,造成了建筑工程结构和原本的设计形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后续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了整个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安全居住条件。
        2.2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工程规定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针对建筑工程所选用的工程材料质量不符合工程的整体性要求,相关工程单位需要从建筑体的实际建设状况来进行出发,在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尽可能选择材料质量过关,并且性价比更高的建筑工程材料来加以使用,不能过分的节约经济成本,而使用一些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工程材料、但是由于部分建筑工程单位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在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造成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存在工程材料不符合工程建设规定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意识较弱
        建筑结构作为建筑体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保障,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建筑体的使用安全,这也是人们关注建筑工程质量的重点内容。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包含了建筑体的基础稳定性、建筑结构的使用耐久性以及建筑最大承载力等。针对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来进行分析,其中很多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仍然存在诸多漏洞和缺陷问题,造成了建筑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安全性问题。比如,建筑墙体出现开裂以及渗水和漏水等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因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存在问题所造成。
        3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提升的实践措施
        3.1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科学管理
        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建筑安全质量性,要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要求,规范引进使用对应的建筑施工材料。

建筑施工企业单位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在实践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偷工减料,采用一些劣质的建筑市场材料,这样会导致后续施工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致使建筑结构设计留下安全隐患。在建筑物地基结构设计施工中,相关作业人员要始终牢记深埋不浅埋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基槽回填与夯实作业,并主动强化地下根基与地上建筑物结构整体性。当施工现场的地基是处于软土环境中,设计人员要督促施工人员严格采取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利用高质量材料与设备加强地基基础的稳固性。
        3.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性
        建筑企业单位要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组建起高能力、高素质的专业设计人才队伍,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教育工作,促使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在建筑设计中规范自身操作,始终遵守相关建筑方面要求和国家技术标准,提高建筑结构安全质量设计水平。比如,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深入勘探现场地质环境,并对该建筑项目内容进行科学有效分析,确保合理采用建筑设计施工材料。针对不同地质环境情况,建筑设计人员要采用符合其性质特点的结构设计体系。比如,当建筑设计人员在面对较为潮湿塌陷的施工场地时,设计人员要认真做好对地基处理方式和埋置深度的合理设计工作,确保能够促使该建筑在施工完成后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不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应用侧重点也会所不同,比如,当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抗震耗能设计时,要重视结构损伤性能控制;当设计人员基于损伤的结构抗震设计时,其特点是可以定量描述结构在地震发生的破坏情况,明确衡量具体损伤,设计人员要合理制定各项损伤指标。
        3.3创新完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单位要注重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实践创新工作水平,高层领导要主动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科学指导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引导设计人员完善自身设计方法,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将数字化技术实践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比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创新采用BIM技术,辅助建筑结构设计活动的科学高效开展,其能够在建筑整体安全性设计上起到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帮助施工企业有效提升结构设计质量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建筑设计企业单位还需通过创新运用数字化电子信息技术提高建筑整体安全可靠性。
        3.4不断提升结构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现阶段的结构设计无法适应实际操作的需求,而人员的素质达不到软硬件的操作要求也是影响建筑结构安全设计的重要因素。一些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内容复杂、功能繁多,所以安全设计的实际效果也不太理想。通过引入一些专业的第三方软件,针对性的进行建筑结构安全设计与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人员操作困难的问题。从人员素质的方面来看,通过提升人员素质的整体水平,优化结构设计的内容,引导人员外出学习等方式可以提升队伍建设的实际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结构安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水平,同时守护好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现阶段建筑行业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要想提升建筑结构安全的设计水平,除了做好建筑结构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结构构件的承载水平,并针对一些特殊结构做好特殊设计,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水平,为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书源.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6(28):110-111.
        [2]李达新.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44.
        [3]曾凡林.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6(08):71-72.
        [4]高嵩.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科技与企业,2014(03):61.
        [5]陈肇元.要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J].建筑结构,1999(0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