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地基建设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地基施工质量能够很大程度上延长房屋的使用年限,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施逐渐增高、建筑负载逐渐增大,这就对地基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地基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过程较为复杂,建筑施工自身也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因此,容易滋生出许多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极易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优化地基建设技术,提升地基建设质量,对于整个建筑行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技术
引言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升高,带动了各行各业的技术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发展。房屋建筑作为与人们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产业,也随之迎来新的发展浪潮。在现阶段产业竞争中,安全性与高质量是产品受众最为看重的指标,这就要求在建筑行业中重视基础建设工作,从根本上保证其建筑产品质量。其中,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建设内容,要对其施工技术不断进行探讨与优化,从而使房屋建筑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得到保障。
1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特点分析
(1)复杂性特点。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难度,同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对地基基础质量要求较高,如果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复杂,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工期。(2)严重性特点。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一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如果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量不达标,会产生严重后果,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3)施工难度大。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属于地下施工范畴,和地上施工相比较来讲,地基基础施工难度特别大,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妥善处理地基基础施工期间遇到的难题,并提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预测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强度。
2房建工程中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于大部分房建工程地基的建设初阶段,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与理想位点、环境完全一致的建设地点,其可能在不同方面具有很多的缺陷。所以,需要通过一系列专业技术对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使其能够达到地基建设时对于土质变形性和渗透性的要求,进而对天然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进而确保地基建设时其建设对象的土壤承载能力还有其他各个参数均可达到房建工程的计划目标。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口“大爆炸式”向着城市涌进,再加上土地与人口的不成正比,导致房屋只能在高度上进行加法建设,此时,一个牢固、稳定的地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现阶段的地基施工技术特点、要点以及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为房建施工质量加上一层保障,达到人们对房建工程的期待值。
3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技术的分析
3.1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较多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将水泥混入软土地基,利用软土与水泥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能够使地基形成桩体,进而使地基的强度增加,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效果可靠的优点,对于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具有十分显著的处理效果,但是由于土壤中的碎石会对水泥搅拌造成影响,对于碎石含量大的软体地基,该技术的处理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于这种地质状况的地基,一般无法采用水泥搅拌桩技术进行施工。
3.2抛石挤淤法施工要点
此项地基基础施工工艺,主要是在淤泥当中抛出适量石头,在具体的操作施工环节,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严格控制石头直径,保证其满足规定标准要求,同时石头要具备一定的抗风化性能。若施工作业人员所采用的石头风化性能比较差,则特别容易变为土质,降低地基基础施工效果,严重的还会威胁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安全。
在抛石挤淤施工期间,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土层坡向,科学确定石头的抛掷方向,如果地基基础的土层坡度比较低,可以采取自中间向两边抛掷方法。如果地基基础的土层坡度比较高,可以采取自下向上抛掷方法,提高土质摩擦力,确保挤淤施工效果。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以及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特点,调整抛掷方法,避免淤泥出现回流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此外,为了更好的避免淤泥回流现象的发生,在地基基础四周还要设置隔膜。
3.3振冲法
通常情况下看,对上层建筑完成的地基开展再次加固时,其主要运用技术振冲法,根据开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振冲桩法和振冲密实法。其开展的条件也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地基施工环境进行抉择:如果地基处的土质黏粒量<10%,那么久需要运用振冲密实法,该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地基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对地基空隙量进行降低,进而实现土层密度上升。但是如果黏粒量>30%,则代表着此处地基的水分含量较低,此时则需要运用振冲桩法。该种方法是借助碎石填充来升高地基土质的强度,之后加入钢筋混凝土,进一步提升地基的稳固性。
3.4粉煤灰填地基处理技术
高强的透水性是粉煤灰最主要的特征,将此特征进行应用,促使粉煤灰在地基中起到填充的作用,并且加速土壤的固化,将加固的步骤进行省略,不仅能够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缩短工期。此技术实施的重点是需要将淤泥与粉煤灰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之后再进行填补工作,但是,要保证填补均匀,从而使地基的牢固性得到保障。此技术应用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将有效的土地最大程度地开发与使用。
3.5强夯法施工技术
强夯法施工技术是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有效手段,该方法适用性广,对于湿陷性粘性土、素黄土、砂土、填土、碎石土以及杂填土等土质地基都有良好的施工效果。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重物下落夯击土层,进而对土层进行加固。对于非饱和性土质的处理,通常需要采用连续夯击的施工手段。在强夯法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科学的定位与测量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夯点的确定,通常采用试夯法。此外,施工前地基的预压处理也十分重要,通过增加地面的平整性,从而便于夯击进行以及再次确认夯点位置是否正确。除此之外,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实际运用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夯击顺序要从边缘到中间、从深层到表层、在进行夯击时要确保落锤的位置的精准性等。
3.7排水固结法
针对上述中地基沉降变形的缺陷,目前已有了对应的处理技术,即利用排水固结法展开地基建设。特别在建设地属于软土地基环境,该种地基建设方法能够展现出十分优越的地基处理效果。其首先对地基建设范围内的土层进行一定的排水操作,进而可以使软土中的水分减少,之后会在一定范围内感受到地基发生了沉降,此时沉降处于正常现象,能够使地基承载作用发生强化效果,在沉降发生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进行地基建设从而可以充分避免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沉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是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之一,能够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与安全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马利娟.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讨论[J].居舍,2019(34):55.
[2]周琨,李嘉喜.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9.
[3]刘宗川.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224.
[4]戴宗政.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151-152.
[5]苑仁鹿.土建工程地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