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 王会松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会松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造价动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天津滨海旺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8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造价动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造价动态管理中也逐渐应用多样化的技术,这与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也相适应。另外,还要保证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可以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与合理化。对工程的整个建设周期采取合理的造价动态管理措施能够大大地降低施工的成本、控制工程的质量、提高管理的水平,对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动态控制
        引言
        现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已经逐渐成为其发展的基本依据,而且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同时还会对我国社会的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相关的建筑企业一定要提升工程造价工作的质量,同时还要有效使用动态管理控制机制。动态管理控制机制的存在可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基本经济收入,同时还可以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1 动态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施工效益,会在施工各个阶段节约成本,采用一些落后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法,这会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起到制约性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不能够一味地守旧,还需要结合现代发展不断地转变和创新管理方法,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这其中就需要对工程的造价实施动态管理的措施,通过对整个建设周期各个阶段的严格控制,保证资金、设备、人员与技术的合理使用。在工程设计阶段,工程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与自身的经验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法,保证成本与技术的巧妙结合。另外,还要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造价动态管理,这样可以保证资金的使用满足预期的要求,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准。
        2 存在的问题
        2.1 未重视建筑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动态管理的主要对象。然而在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都没有重视建筑成本管理,尤其是在早期设计阶段,对建筑实际的预估存在不足,进而影响后续施工管理。而且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项高成本产业,要想获得较好的收益效果,就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提高成本与营业额之间的差距,所以工程造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在当前的大部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对成本管理的力度存在严重不足,建设企业多数都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程单价只能够,过于片面的追求建筑效益而忽视成本的影响。
        2.2 工程造价设计不合理
        现在还会存在一些企业中的设计人员,在对工程造价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先对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就无法得到保障。如果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得不到保障,那么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造价动态管理就根本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本也会因此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有所下降。


        3 动态管理的策略
        3.1 优化造价动态管理体系
        有效动态化的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首先就要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即使要造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与政府部门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脉络和规律,对工程造价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律进行完善,并且还要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市场对价格的作用,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动态性提供依据。其次要控制好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控制,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造成资金浪费、成本增加等现象,有利于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激发工程资金的活跃度,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收益。比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开展工艺,防止出现质量缺陷,造成返工作业;监督管理人员要做好检查、汇报工作,发挥监督职能,正确的反应工程施工的真实情况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奠定基础,实现造价动态管理体系的优化。
        3.2 建筑工程设计决策阶段
        其实建筑工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如果建筑企业想要对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工程设计以及相关的决策工作。企业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工程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保证整个方案的可操作性,同时方案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需要与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要求相符合。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工程方案来说,其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就是美观实用性以及经济性。对于美观实用性原则来说,其就是设计人员在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对整个建筑的造型以及风格等进行考虑,然后再以此为基础保证整个建筑的实用性,避免设计过多不需要的施工部分。
        3.3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第一,施工单位应该做好建筑设备与材料的管理工作。进行设备与建筑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明确物资管理和采购人员的职责,要根据供应商的市场资质、材料使用效果以及库存等数据进行仔细的记录。如果材料库存数量比较多,成本管理经理则应该对剩余材料进行清点,在清点结束之后进行针对性的保存与管理。同时,施工单位也应该开展施工设备的技术维护和管理,这样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第二,重视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建设规划对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员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施工建设,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的协调管理。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也应该开展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强化工作人员参与施工建设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操作能力,避免出现危险施工的行为。通过建设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能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
        3.4 完善监督机制和竣工阶段的成本核算制度
        监督机制是工程能科学公正完成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就要完善监督机制。良性的监督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设建材的浪费,同时可以监督工作人员和管理层科学透明地进行资金的支出,为竣工阶段的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保障。竣工阶段是一个工程的最终阶段,需要对之前每一个阶段和环节进行检验核查。因此要提高竣工阶段的成本优化意识,完善竣工阶段的成本核算制度。通过对工程全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准确清晰地发现每个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根据资金支出的明细进行追责,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可以有效地降低再次出现类似问题的概率。同时可以对本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成果进行评价,提出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并进行记录,形成经验。
        结束语
        现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大,如果相关企业想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度,那么所要做的不仅是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水平,保证建筑的质量,同时企业还需要在建筑工程造价中使用动态管理控制机制,造价人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此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企业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霞.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6):200-201.
        [2] 谢颖.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20-22.
        [3] 曹伶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及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17(2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