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颜广东
[导读] 摘要:近年来,较为粗放型的开发与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加之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
        身份证号码:23018219901108xxxx
        摘要:近年来,较为粗放型的开发与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加之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基于此,针对土地资源进行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提高土地资源抵御地质灾害能力,逐渐恢复农田生产力等是缓解城乡用地矛盾的主要措施,也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基础。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土地规划;管理领域
        引言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各个建设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成果较为明显,尤其是土地规划管理领域方面。对于我国土地规划管理而言,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始终是制约我国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主导因素。而通过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基本上可以为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利于管理人员明确土地资源空间信息与分布情况,以此制定高效、科学的土地规划管理方案。
        1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分析
        1.1土地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土地规划就是在相应的区域当中,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土地开发以及应用和治理等问题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布局,保证城乡规划工作能够和社会发展要求相联系,以此实现城乡发展合理布局,对土地资源实现高效以及合理应用。
        1.2土地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在土地管理当中,其所涉及的内容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规划以及土地保护和建设等内容为主,在实际的管理当中,需要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结合起来,对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和管理,保证管理过程能够将相辅相成的特点可以体现出来,从而为后续的相关土地使用工作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通常,土地资源管理主要依赖于产权等级的确定以及指标规划和实现合理开发等工作顺利实施。
        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中的实践应用
        2.1遥感技术的实践应用
        遥感技术在远离目标、与目标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完成对待测目标的判定与测量分析工作,一般多具备探测范围大、成图速度快等应用特点。一般来说,利用真实性、实时性的高精度遥感图像往往可以为土地规划工作获得良好的数据获取途径。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采取提供航片、卫片等手段,结合数据处理技术确定4D产品的应用性能,确保底图与专题图件制作过程的合理性与高效性。
        2.2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输入、存贮、查询、运算以及分析等空间信息表达优势,针对土地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以确保各项数据分析内容的准确性与高效性。通过将GIS空间分析功能与土地规划模型进行有机结合,往往可以为观测人员提供直观图像分析与专业数据分析,基本上可以为后续规划工作提供决策性数据,利于提升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3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实践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通过利用实时性、精准性以及可靠性特征往往可以获取高效空间信息数据。一方面,通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可以针对规划测图要求进行精准控制测量,更好地确保测图过程的精度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结合RTK测量技术针对像控点进行定位测量,便于规划地形图测绘工作的合理性,防止出现数据错误问题。
        2.43S技术的集成应用
        3S技术一般多用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规划设计以及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当中。其中,对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而言,利用不动产测绘技术可以高效开展土地两权测绘工作,如结合航测技术获取数据底图、确保精准调查的合理性。对于土地规划设计而言,综合应用遥感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可以减少外业踏勘工作量,确保测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3.1外业数据采集
        在外业数据采集之前,对研究区内的地形地貌等进行初步的踏勘工作,为划分无人机飞行区块、制定飞行航线等参数奠定基础。根据飞行任务计划等确定无人机起飞机场、飞行高度、旁向和航向重叠度等参数。根据研究区地形地貌变化特征共划分为2个飞行区块,其中1区块的飞行高度为450m,2区块的飞行高度为500m;2个飞行区块的旁向重叠度为60%,航向重叠度为70%。在飞行之前按照相关行业规范设置地面像控点,由于1区块地形地貌变化较大,为了提高测绘精度,故像控点密度适当增大,设置为3.5点/km2;2区块地形较为平坦,适当放稀像控点密度,设置为2.5点/km2。
        3.2内业数据处理
        (1)对航拍影像资料进行重叠度、弯曲度、清晰度等检查,进行预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影像数据与POS数据等导入相应的软件系统中,进行不同影像数据的自动对齐。(3)进行空中三角加密处理等,提取研究区纹理信息等,生成DOM产品等,进而获得研究区地形图、土地资源权属归属等信息,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合和修复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4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4.1科学有序规划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人地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在对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当中,对其如何合理的处理,相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并且始终处于动态化,若是采用传统的测绘方法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地理信息测绘技术的应用对其有着很好的改进。比如,在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当中,对于GPS、GIS、RS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着很好的应用性,可以使得相关部门在土地调查和规划以及勘察等方面提供便利。
        4.2持续合理投入
        现阶段,相对于地理信息测绘技术的重视程度,每一个地方不同,投入也不一样,使得一些区域发展比较慢,对于其实际的应用推广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需要加强重视,加强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对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扶持。第二,需要强化产学研的有效合作,使得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合理应用,不能只是让成果集中在一些专著和论文当中,需要对其实现市场化,确保可以在实践当中有效应用。第三,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确保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完善。在产业的发展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是实现技术转发的主要动力,因此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以及教育和培养,对其内在的动力进行激发,从而将其基础进行夯实。
        4.3科学进行管理,实现具体规划操作
        相对于土地资源管理来讲,前期的规划工作很重要,对计划实现科学管理,对后期的测量相关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也是整体技术的主要要点。因此,在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既有土地模式对其实现合理规划,以此确保可以对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满足,按照现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测绘通常所涉及的数据信息比较多,这样就需要确保工作细致认真,对其做好合理的归纳和有效整理。在工作开展前,需要对土地管理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并且对其整理归类,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对其实现深化分析,从而将数据的性能可以提升。
        4.4实时监测动态变化
        在土地规划当中对RS技术的应用,可以掌握土体所产生的变化,在对土地信息数据获取中,通过对其合理分析,以此来对土地的动态信息进行明确,并且在这当中,对GIS技术合理规划,确保其有着一定的数字化特点,从而可以实现对土地规划数据库的更新,对土地规划的目标实际信息进行合理掌握,根据实际要求,绘制相应的数据图,采用GPS技术,在土地动态因素当中,对构筑物进行定位,测绘人员需要根据相应的比例尺,对土地信息进行缩小,从而绘制出相应的图纸。
        结语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动态GPS实时定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测绘技术精度的提高,为其他应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测绘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双剑.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7(09):121-122.
        [2]荆杨阳.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83.
        [3]杨双剑.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7(9):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