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城市建设规划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等复杂工程的数量逐年上涨,工艺技术要求也逐步提升。现阶段,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具有结构稳定、承重能力高、抗剪性能强、经济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方面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为确保高层建筑项目中混凝土施工环节质量与效率,承建单位应做好工程监理工作,逐步完善监管体系,组建高素质的管理、技术团队,全面提升施工质量。
关键词: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技术规范
现代建筑中的高层建筑施工难度较大、建筑规模高、结构稳定性要求高、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为确保工程整体质量与后期使用安全,建筑队伍应严把质量关,加强混凝土施工阶段的监管,从设计规划阶段出发,规范混凝土配比、拌合、运输、浇筑与振捣等阶段的工艺流程,贯彻安全施工理念。
一、高层建设项目中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影响问题
1、质量管控观念相对滞后
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广泛应用,转变了原有混凝土项目质量监管的形式,推动了质量监管体系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革,然而,从实践调查来看,部分建筑单位为了提升工程效益,更注重建筑进度的管理与成本控制,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对信息平台的利用方式不合理。与此同时,混凝土施工中材料、设备与人员的管理作为质量管控的关键内容,如果工程队伍质量管理出现漏洞,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隐患问题。
2、施工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混凝土施工环节,需要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安排。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使用标准、工艺技术应用流程等经过专业化的规划设计,在设计交底阶段,技术、管理人员应全面、深入了解各项数据,保证实践工程安排的可靠性与有序性,对工程队伍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从实践管理工作中来看,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没有依照施工规范进行作业,增加了工程隐患。此外,相关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范畴划分不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质量管理目标的落实。
3、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管控问题
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规模较大,建设环境相对复杂,在实际施工阶段,质量监管难度较大。建筑结构、使用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工程队伍需要采用不同级配的混凝土,对材料质量、配比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浇筑阶段,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材料收缩率、应力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别,常常会引发质量问题。且随着混凝土浇筑高度的不断增加,混凝土管送的压力也会降低,对正常浇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旦处理方式不规范,容易出现裂缝、变形、不均匀沉降等质量问题。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同工程使用浇筑技术也有所区别,如,在浇筑立柱的过程中,由于材料流动性不强且坍落度小,如果质量管理不严格,容易产生孔隙、蜂窝等情况。
二、混凝土技术应用流程的规范性管理
1、施工准备
首先,水泥质量管理。水泥的强度应依照设计规划确定,高层建筑的结构、使用性能要求较高,应在材料选择前进行相应的强度测试,符合要求后,允许进场使用;其次,骨料选择管理。骨料的品质、规格与混凝土的使用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骨料选择方面,应加强规格、质量的管理;第三,水的选择要求。混凝土工程中,建筑用水的选择相较于生活用水更广泛,品质要求不高,但在混凝土拌合阶段,需要相对清洁的水,应尽可能保证水质干净,如无法提供可饮用水,需要事先对供水进行化验,确保水体内腐蚀性物质比例在可使用标准范围内,尽量避免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2、混凝土配比与拌合
在依照使用要求与设计标准确定材料配比方案后,应先进行采样、实验,确保方案配比合理后,开展实际拌合工程,避免材料出现使用问题,影响工程整体质量,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国家规定施工标准。
经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展批量拌合工作,监理人员应强化过程监管,保证材料投放数量、比例符合规定,通过对技术参数的动态监测,降低质量风险。除此之外,在进行材料运输阶段,由于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应尽量选择距离较短的路线。
3、现场浇筑
在浇筑工程开展前,需要对钢筋结构、位置、模板搭设情况、混凝土材料质量等进行检测,依照设计方案确定浇筑模式,安排工序。在实际浇筑阶段,由于高层混凝土规模较大,应控制混凝土落差不能超过3m。如果选择分层浇筑的形式,应依照钢筋整体构造、模板搭设形式等,确定具体的浇筑高度。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浇筑工程的连续性、均匀性,尽量避免出现间隔。如果需要暂停作业,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后续浇筑作业。
4、混凝土振捣
在混凝土浇筑工程完成后,等待工程凝结程度达到指定要求后,进行振捣作业。混凝土浇筑阶段,由于钢筋、模板的结构特征,使得部分角落无法填充,需要振捣作业,保证混凝土浇筑均匀。现阶段,振捣工程分为人工与机械振捣两种,工程规模较小,可以选择人工振捣方式。但由于高层工程规模较大,因此,一般选择绩效振捣的方式。振捣棒应到达混凝土下层,进行深度振捣,避免出现裂缝、下沉、气泡、泛浆等问题。
三、提升工程质量管理实效性的改进对策
1、明确工程质量管控的整体目标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建设要求、施工周期、建设环境等方面不同,实际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工序安排等也存在差异。因此,工程单位应事先明确质量管理整体目标,对阶段性质量检测任务进行量化,对混凝土实际工程的质量管控工作提供明确的导向、专业性的指导,有效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合理规避建设风险,为质量监管目标的有效落实夯实基础。
2、构建标准化的施工质量管控机制
在开展工程实际作业时,应以技术应用标准为主要依据,同时,按照不同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督与检测标准,进行质量评估。为保证质量检测流程的规范性与标准化,工程队伍应依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面掌握各环节材料、人员、设备与施工程序等,合理划分工程监理责任,确保技术人员施工作业规范。同时,还应加强现场管控,依照质量监管体系设置专门的管理小组,保证各施工环节质量检测工作衔接顺畅,制定安全防护对策,全面提升施工安全与质量的管理水平。
3、强化对工艺流程的监督与控制
对混凝土配比、拌合、运输与浇筑、振捣等施工环节进行规范性管理,依照设计方案安排工序,既是保证工程有序推进的管理要点,同时,也是确保阶段性施工质量与工程整体验收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工程队伍应从设计交底阶段出发,依照设计方案配比、拌合混凝土材料,在规定时间内运输到指定施工位置,均匀进行混凝土浇筑,避免温度应力影响浇筑质量。同时,还应加强混凝土项目的后期养护工作,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的规模较大,因此,在开展下一阶段施工时,应保证浇筑工程的凝结情况符合质量要求。
结语:建筑技术的不断革新,推进了建筑产业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与规模逐步扩大,对城市规划、产业优化、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层项目混凝土施工环节,加强施工质量整体管控,不仅是保证高层建筑使用安全、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项目建设综合效益,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林,白轩,杨少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居舍,2019(03):180;
[2]李国哲.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控方式解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15):48;
[3]刘英哲,秦广全,李健.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与质控方案[J].居舍,2019(30);
[4]黄江博.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浇筑中的施工要点与多发问题[J].房地产导刊,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