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路径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高生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实现建筑企业稳健发展,要求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成本,实施造价管理。
        新疆华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实现建筑企业稳健发展,要求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成本,实施造价管理。以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为切入点,探究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实现的具体路径,以保障建筑项目工程综合效益。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仍存在着一定缺陷,难以切实有效实现成本控制,导致项目经济性偏低。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优化控制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产业的组成力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建筑工程而言,其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不但决定着项目投资的结果,更重要的问题是当其完工后直接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和人们的财产以及安全紧密相连。而其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整个过程也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重要过程,直接决定着最终产品的实际投资。故而需要对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引起必要的重视。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梗概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概述
        根据我国目前所指定的建筑工程相关条例规定,建筑工程造价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安装、机械设备和原料工具成本和其他各项施工环节中的总花费。所谓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就是根据实时的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施工项目实际情况,做出详细的、科学合理的造价规划,使建筑工程施工在最节省成本花费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的质量水平,提升造价成本使用效率,用最少的花费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实质上是针对项目实施的决策、规划、施工、竣工等各环节进行动态化的成本管理。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大多是运用施工预算或者是竣工结算等方式,来进行成本管控,虽然这种方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全过程控制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从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工程竣工等各个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将实际施工情况和计划情况进行比较、检测、引导、改正,实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目标。
        (2)全方位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任务量大,施工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在工程造价管控的过程中,就需要坚持全方位控制原则。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不管是建材价格、人工费用等都会出现相应的波动,所以,各方主体进行监管的时候,需要建立反馈机制,某方一旦发现造价偏离不合理的情况时,需要立即向其他各个部门进行反映,建筑施工双方需要相互沟通,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能够有序进行,实现成本优化的目标。
        (3)全要素控制原则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如工程建设的周期、施工质量等。通常情况下,造价工作人员比较关注量化的造价本身,对各个环节工程建设的质量、整个施工周期等不重视。其实,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和建筑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协调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优化成本的目标。例如,可以适当的缩短建筑周期,重视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等都能够减少建筑工程造价。所以,要坚持工程造价全要素控制原则,就需要对影响整个工程造价各个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协调好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关系,做好各要素的变动管理和控制工作。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缺陷
        (一)管理意识和经验的缺失
        目前,在一些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建筑企业缺乏管理意识和管理经验的现象。一些建筑施工项目在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与动向的前提下,就盲目进行施工项目的决策、设计,从项目的招标和施工直到竣工为止都缺乏实际的调查和了解,没有将造价管理的观念融入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去,导致造价管理的失败和成本控制的无用。严重缺乏招标的规范性、成本使用的高效化、经济性与技术性的综合衡量,甚至导致部分施工环节无法进行,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效益和质量。
        (二)缺乏完善的硬性管理机制
        为了促进建筑市场需求的满足,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建筑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但事实往往适得其反,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施工中原材料、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成本等因素不断波动,建筑市场动态波动剧烈,给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控制带来很大困难。施工企业一旦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方法,就无法对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只能参与投标承包商的选择和比较,导致施工问题时有发生。
        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策略
        (一)准备阶段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体现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所开展的决策、设计和招标三个方面,其中最关键的阶段为招标,可以说招标成果的优劣能够对其所对应的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产生直接影响。招标阶段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有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由此可以看出,科学、高效的招标工作能够帮助相关企业确定最合理的方案、综合能力最高的单位和价格最合理的材料和设备,最终实现对针对建筑工程造价所开展的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的优化。想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有关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且对参与招标的施工单位进行全面评价,例如企业信誉、资质、服务、能力等,最终确定与建筑工程项目要求最相符的施工单位,这样做不仅对工程造价进行了降低,还能够从源头处对项目质量进行提升,保证成本的优化控制。
        (二)竣工阶段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在竣工阶段所开展的管理工作,主要针对的内容是工程造价结算,由于这一阶段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所开展的动态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的最终阶段,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对与施工项目工程结算相关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保证其完整性。通常来说,某工程竣工后最终的结算额是由其中标价格、签证费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费用所共同构成的,因此,想要保证结算额的准确性,需要有关人员在将其结果进行提交前,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分析,如果发现数值出入较大,那么则应当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查明,保证最终结果能够对其所对应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准确反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过程中,必须重视做好项目团队的建设,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发挥主体性管理作用,不断推进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这样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晓玲.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房地产导刊,2019,000(002):213.
        [2]娄佳.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4):707.
        [3]简恒贵,王关志.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低碳世界,2018,No.179(05):327-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