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李伯贤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伯贤
[导读] 摘要:在应用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应当严格依据其应用流程,科学把控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清远市远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清远市  511500
        摘要:在应用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应当严格依据其应用流程,科学把控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这就意味着施工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每个施工环节的要点,并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应用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保证地基工程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
        1、引言
        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在建筑行业进行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一些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应用了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对于这种技术而言,根据其自身的承载力比较强及质量好和无污染等优点,在对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进行提高的基础上,对于建筑空间的扩张也是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针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在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的要点分析便显得十分重要,并且这也是解决现如今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问题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特点
        ①节能环保性强。因为管桩采用工厂化制造的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程序化的生产流程,其施工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在通过离心成型以及高温之后制成管桩,这也是其他管桩类型所不具备的特点。②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还具备施工工艺简单、质量控制容易和施工进度快的特征。在选用该施工技术时,可以结合不同的配桩控制桩进行工程施工,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基施工需求。在成桩之后不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桩基的养护工作,能够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③较之于传统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该施工方法还有着单桩承载力高、处理深度强以及施工安全性高的应用优势,对于施工后沉降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3、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3.1、施工准备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第一,清除施工现场的垃圾、腐殖土等。并依据设计要求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第二,检查预应力管桩,确认其是否存在裂缝、露筋等质量问题。若存在,则要及时更换。第三,清理桩基。主要是清理其表面附着物,并在桩侧面化标示线。第四,要对进场的打桩机进行调试,确认是否能高效打桩。
        3.2、测量放样
        首先,应当先依据施工设计图编制工程测量定位图,并充分考虑挤土、打桩振动等因素对桩的影响,合理布置轴线。其次,依据定位图,进行测量定位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天需要放样20~30个桩位。再者,在桩基移位后还应当进行二次核样。比如可极坐标法进行核样。最后,在施工前,还需在工程桩上画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从上到下详细标识出其桩长度。这样才能方便桩入土深入、成桩锤击数。
        3.3、做好试桩工作
        试桩的目的在于为大范围沉降作业提供施工参数资料,要求对打桩检查桩位的地质条件跟设计地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借此来对桩长进行控制。在试桩过程中能够对机械设备的类型、落距以及有效桩长等因素进行明确,在得到试桩结果之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试桩结果是否满足具体的施工需求,对于一些试验不达标的地方需要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4、桩基就位
        首先,应当在桩机履带板下加设2~3厘米厚的钢板。这样既能保证桩机行走的稳定性,也能减少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其次,桩机行走过程重,应当规范放置桩锤。
        3.5、管桩起吊
        首先,管桩的起吊是由吊车完成的。同时,要选择专用的吊钩构筑管桩两端内壁,直接水平起吊。

其次,平稳放置管桩之后,要在管桩端头一定距离处,选择用钢丝绳套牢管桩,并绑扎。然后将钢丝绳的一端放置在卷扬机主钩上,另一端则放置在吊车主钩上。接下来,使管桩与地面成一定的角度后吊起,将其喂入桩锚。再者,在管桩进入到桩位中心位置之后,要用桩锤使管桩被插入地下。随后稳定桩身,并调整其垂直度,使管桩中心与桩锤、桩帽中心重合。最后,要用经纬仪、焦度计进行管桩垂直度、角度的复核,从而合理控制管桩垂直度、角度误差。
        3.6、打桩
        第一,对于第一节桩,一定要将其打至不再下沉的深度为止。同时,再用仪器调整其垂直度,进行正常打桩。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则要重新调整,若有必要还可重插。第二,多是选择重锤进行打桩。第三,要充分依据桩密度、周边建筑物特征等情况,合理确定打桩顺序。
        3.7、接桩
        第一,要合理控制管桩接头数量。第二,若是采用焊接方式进行接桩,则应保证管桩入土部分的桩头高出地面一米以内。第三,为了方便接桩,可在管桩下节桩桩头处设置导向箍。同时,在接桩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管桩竖直。第四,在对接前应刷洗干净管桩的上下端面。若是不能无缝对接,还可在嵌入钢片,并进行点焊。
        3.8、送桩
        第一,应先依据设计要求、试打桩指标确认是否需要送桩。第二,送桩前,要合理控制管桩露出地面的高度。第三,应在桩顶套送桩器,而后利用仪器使送桩器、桩、桩锤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四,完成送桩后,要及时回填。
        4、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问题与对策
        4.1、对于桩顶位移的处理措施分析
        在进行沉桩施工的时候,必须要避免对其进行桩基开挖作业施工,并且也是可以在沉桩施工之后的两周左右时间之内进行,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桩顶出现位移情况,因此在对桩基进行开挖施工的时候,要对其设置相应的排水措施,同时也是需要对边坡作出合理的预留,其中目的主要是能够有效避免开挖土方堆积导致其基坑受到一些损伤。如果进行施工的基坑是相对比较浅的情况下,那么可以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处理,并且对其桩位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图纸进行,在桩位的位置上也需要科学地设置一些较为明显的标志,这样能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位移情况的出现,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避免后续出现问题导致工程建设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日后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这点内容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其施工能够得到顺利的进行,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进行发展。
        4.2、对于桩身断裂的处理措施分析
        在进行沉桩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要严格的根据其相关的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各项施工处理,比如对桩的堆放以及沉桩作业之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和起吊、运作等,在进行沉桩作业开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桩身出现不垂直等方面问题,那么必须要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倾斜情况是在桩身进入到了一定深度的情况下,要避免通过移动桩架的方法对其进行修正。在此之外,在进行接桩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两个桩能够处于在一个直线上面,在施工作业完成后则需要停留在焊接处5 min 以上,在5 min 内主要能使焊接处于自然冷却中,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后续的一些沉桩作业,这样做的目的能保证施工整体质量,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5、结束语
        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地基施工技术,具有承载力强、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将其应用在建筑地基工程施工中不仅可以加快地基工程施工进度,而且还可以减少施工质量问题发生,保证地基工程施工质量。现如今,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地基工程施工中,且发挥出了显著的应用优势。所以,施工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工程实际情况,灵活应用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孟梁.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的施工技术探究[J].中华建设,2020(04):110-111.
        [2]唐川,周沛,周颖觅,昝志国.高层建筑施工中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1):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