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S系统之轧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肖育全
[导读] 摘要:基于柳钢MES系统项目,棒线型厂PES系统于2016年12月成功上线,为此,棒线型材厂着手开发轧辊管理系统,对轧辊管理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
        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棒线厂  538002
        摘要:基于柳钢MES系统项目,棒线型厂PES系统于2016年12月成功上线,为此,棒线型材厂着手开发轧辊管理系统,对轧辊管理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
        关键词:MES系统;轧辊管理;
        1 前言
        柳钢棒线型材厂共计9条生产线,其中6条棒材线、2条高速线材及1条型钢生产线。面对9条生产线生产压力,棒线型材厂轧辊的管理及使用面临巨大考验。原使用的轧辊卡片、库存电子台账及共享文件夹等手段由于信息收集慢,时间存在落差,已不能满足现有9条线生产的周转要求。为此,基于MES系统项目,棒线型材厂对轧辊的入库、加工、配对及使用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流程,实现轧辊进入生产厂开始到报废为止的整个使用生命周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随时可查询每一轧辊的当前工作状态及使用情况,时刻了解各规格轧辊库存、对应辊径,从而指导车间车辊及备辊工作,提高轧辊的利用率,降低损耗,实现轧辊的合理分配,及最大周转速度,满足生产线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棒线型材轧辊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开发前后效果对比。
        2轧辊管理现状
        2.1原用电子表格记录轧辊,管理不规范,数据不清晰。
        无法查询库存轧辊、现场备辊数量、辊径、各规格轧辊使用情况,无法查询轧辊是否有烧过轴承情况、待配辊数量、每付轧辊的平均剩余可轧产量、最适合备辊量、各线轧辊配置是否合理等情况。
        2.2目标不明确。
        对轧辊的使用方向没有目的性,轧辊的流转没有指引性,轧辊的使用没有排序计划,何时应该追补轧辊目标不清晰,靠的是感觉,不清楚后面有多少轧辊面临下线,不能合理安排轧辊使用,轧辊加工永远是“见子打子”,没有预期。
        2.3数据收集与反馈滞后。
        数据收集非常缓慢,通常需要一周且还不真实,异常轧辊往往要等轧辊下线后才会发现,不能第一时间获得数据,对承包厂家的轧辊质量无法有效连续追踪,导致异常轧辊长期积压库存。
        2.4轧辊卡片填写混乱且实物与帐物经常不相符,现场经常找不到卡片或遗失卡片。
        对于贯标文件中的重要记录出现这样的问题非常严重,检查随时会开出不合格报告。
        3建立逻辑及解决方案
        3.1建立机组孔型数据配置表,建立各孔型材质、各辊径轧制定量、孔槽数及下线加油量等基础数据。通过建立基础数据形式,利用一、二级信号传递信息,赋予每个轧辊实绩过钢量,实现数据动态查询。
        3.2建立轧辊加工配对管理画面,实现轧辊信息录入、孔槽加工履历、轴承使用履历、轧辊配对情况等功能。


        3.3建立轧辊库存预警、轧制量预警、定量下线加油预警,实现轧辊及时加工检测,轧辊定量换孔提示,轧辊下线加油提示,减少轧辊加工不及、超定量引起烧轴承断辊。
        3.4建立轧辊排序使用,有效提高孔型使用率及降低轧辊库存,把部份不良轧辊消化处理,增加良性库存,同时促使轧辊厂家提供足量备辊。
        3.5建立轧辊系列报表,实现个规格轧辊吨钢消耗成本实时查询,实现轴承使用跟踪查询,各标段轧辊吨钢数据查询等。
        4使用效果
        4.1轧辊数据清晰、明确。
        随时随地都能查到库存,具体到厂家、材质、钢印号、进厂时间、领用时间、配对轧辊、轧辊状态、轧辊编号、轧制吨数等等。
        4.2目标清晰。
        有效的解决轧辊库存库存难题,消化异常轧辊及如何控制轧辊有序使用,合理安排轧辊加工周期与先后。
        4.3理顺工作思路。
        解决机架备辊的合理、有效性,用最少的轧辊能让生产周转起来;并与此为契机,在下一年度的轧辊招标中提出过钢量及轧辊总轧制量的结算要求;根据系统数据反馈及时向厂家提出整改意见,及缺货数量。
        4.4数据收集快速、有效。
        能够当天出具报表,且数据真实,实现轧辊过钢量实时追踪,动态显示。
        4.5提高对职工换孔、换辊的指引性。
        能够提前对轧辊到量、下线加油等进行预警和提示,帮助生产车间提前准备好生产所需。
        4.6实现电子卡片,不存在乱填、乱涂现象,且生产信息电子化,可视化一目了然。
        通过系统清楚了解今天需要下线哪些轧辊、哪些辊要轧制到定量,轻轻松松一键解决。
        4.7提高准备车间工作质量。
        准备车间每天可以通过状态查询,了解今天的工作量,查询有多少轧辊已下线需要修磨加工,预算第二天需要下线轧辊信息,实现信息良心循环。
        4.8厂部可通过推送信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了解生产中出现的异常轧辊及现象,可以每天形成日报,了解所需信息,或者对每副轧辊进行对比,对比厂家的差异。
        5系统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期间,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大量信息与实物信息不符的情况,对系统的运行带来了一定困难。为解决信息与实物不符情况,建立了轧辊实绩修改画面,通过授权,对班组发现实物与信息不符的轧辊进行手动修改。经过一个周期的运行,目前轧辊系统运行稳定,对棒线型材厂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肖育全,本科学历,机械助理工程师,从事轧钢加工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