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8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包括水资源建、土地资源建设、生物资源建设等,水资源是生态资源中的关键资源。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断加大,由此引发的生态问题愈发严重。本文将对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及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大家在生产生活中能够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问题,进而作出系列改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保护利用
一、生态环境建设
1. 与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概念
要想明确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首先要明确何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实际上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生产生活的各种关系,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人也是生态环境中的一种组成成分。而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指植被建设,主要是保护林木种植资源、天然树木、草地为主的植被建设,另一方面是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主要负责蓄水储存、土地灌溉等具体内容。其中还包括人为来改善生态环境所作出的一系列行为、提出的倡议和解决方案,除了具体实际的行动外,还包括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文化建设,比如环境保护的宣传纪录片等。生态环境建设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相关的生态建设理念,设置景观,创造出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在建设同时,我们还要减少污染,使用清洁能源,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所以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综合建设工程,涉及到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
2. 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
我国面临一系列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不断衰竭、物种灭绝等。
3.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植被建设
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人类的活动对植被的影响较大,要想创造出“山青林秀”的美好景象,我们务必改善现有的植被环境。植被主要包括:森林、灌木、乔木、草地等内容。在恢复和建设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森林建设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多,建设过程最复杂。在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我们常根据地域范围采取不同的方法,大范围进行森林建设,若是小范围,则进行其他植被建设。现在我国常见的植被建设方法是退耕还林,将耕地适时停耕,按照计划与安排种植树木,以防止水土流失。
4. 生态环境建设的整合思路
此部分建议结合了多种不同地形的生态环境,根据不同环境采取不同措施。可以推动新型畜牧业经管模式,促进草场改善,产业结构改革升级,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绿色农业,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决不能付出生态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
二、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 水资源的现状
广义上的水资源指在地球上水圈的水量总和。从狭义上讲通过处理后可以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包括生活用水、地下水、湖泊等水资源。近些年来水资源的污状况染愈发严重,主要是存在病原体污染、植物富营养化造成的物质污染、石油泄露导致的污染、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等。现如今我国的沼泽面积及湖泊面积逐渐减少,然而地下水采取开发程度不断提高,造成了系列问题,地下水的资源逐渐枯竭,导致地面塌陷等情况发生。水资源水生环境日益恶化,以城市来说,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增加,但处理能力跟不上排放速度。我国人口不断上涨,人均用水量不断下降,与水资源利用有关的科学技术发展滞后,再加上人类的行为,水资源的发展处于了瓶颈期。而水资源减少是十分缓慢的过程,由其引发的自然灾害不像其他自然灾害那样易察觉,一旦爆发将导致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保护水资源并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因为相关人员自身缺乏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水土流失的情况。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优先”,对目前还保存的水资源都要采取保护措施。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监督、管理与宣传
相关监管人员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组建专业化、人性化、科学化、高效化的监督管理团队,若在基层走访调研中发现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解决方案,通过必要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对水资源使用情况作出合理、正确的判断,对存在问题的企业或基层单位进行重点治理。积极创新治理思路,可以联合科研部门,采取科技手段改善水资源环境,比如可以建立生活污水管道网,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提升建设环境的质量。为了更有效的保护水资源和利用水资源,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一切宣传技术和手段,可以通过网络宣传途径,媒体报刊,也可以实地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倡大家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为水资源的保护作出贡献。
4.采用绿色植被来保护水资源,治理水土流失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对于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在林区,枯枝落叶、土壤底层对水资源均有拦截吸收的作用,拦截吸收后的水,可以转换成地表径流,缓缓流动。其次还可以净化水质。绿色植被通过自身的生理生化代谢,将养分循环,从而可以减少水资源中有害物质的流失,达到净化水源提升水质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多植树造林,合理密植,采用绿色植被来保护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防治水土流失。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过程中,我们要防止水土流失,不断疏通河道里的泥沙,降低河道内的泥沙量。提高泄洪能力。泄洪是水土保持中的重要环节。提高泄洪能力,防止在危难时刻因河床抬高而造成的系列灾害,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提高泄洪能力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在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使用利用率。建立完善的防洪、排涝、供水与灌溉系统,使水资源的使用形成体系。以江河湖泊治理为例,可以通过增加拦截的能力使一部分水转变为地下水;以农田灌溉举例,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农田种植情况、自然地形情况,修建相关的水利工程来解决用水供水难题,集中供应,改善农耕制度,可以减少河流中的泥沙量从而可以净化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时,实现绿色环保的要求,充分利用地方生态环境的资源优势,还要加入设计性的思考,内部构造与外部建筑美观大方,保证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映,要保证修建质量,最好能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达到功千秋利万代的效果。
资金支持,全民参与。加大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寻找到平衡点,要统筹兼顾,维护水资源的生命活力。
三、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的利用保护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维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平衡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严丽,蒋碧.大型线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31(1):28-31.
[2]兰平艳.百德镇集镇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的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J].陕西水利,2019(2):119-120.
[3]张钰.生态共同体视域下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大学,2018.
[4]王若雁.北方缺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估[D].郑州:华北水利水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