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自然资源局
摘要:随着社会全面发展,国家深入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创建不动产统一登记体制,目前最关键、最根本的使命便是加速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将来不动产统一备案登记工作的要点与问题点,所以必须深入研究,解决存在的困境,科学施策。
关键词: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困境;对策
0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城市不动产登记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各个环节比较完善。相对来说,我国农村不动产登记开展的比较晚,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了农村很多有关于不动产问题矛盾的产生。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与城市在某些硬件方面的差距急剧缩小,但在软件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包括福利待遇、法律法规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正在采取许多有力措施弥补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就是其中之一。
1、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背景
不动产登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确立的一项物权制度,在保护居民个人产权以及反腐倡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11月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动产登记在2015年以后加强了监督与普及实行的力度,在经过几年的尝试实施之后,不动产登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5年3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2016年1月,我国国土资源部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等进行了细致的规定。2017年4月,我国国土部办公厅印发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间实施方案,进一步简化登记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到2018年3月,我国正式开展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发证试点工作,不动产统一登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做好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意义
2.1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农村群众个人产权,树立农村不动产公信力
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仍然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各地区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其中有许多建筑施工或者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占用基层群众的宅基地或者田地等,再加上乡村改造、拆迁等工程项目,都牵涉到农村群众个人产权的问题。做好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有利于保护农村群众的个人产权,明确农村不动产权利的内容及归属,树立农村不动产公信力。
2.2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前,农村的土地利用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统一登记之后,农村不动产产权明晰,有效解决了侵占集体土地、宅基地超标以及私自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的问题,杜绝了土地资源浪费情况,促进了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有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在过去的不动产登记中,各地方有自己的办事流程,不动产的查询等操作十分繁琐。部分村官就钻法律的空子,侵占集体土地占为己有,牟取私利。在过去信息交流不便的情况下,反腐工作效率很低,查处一个村官的财产需要跑很多单位进行审批。每个单位办事流程都不同,不动产的登记也很混乱,部分不动产都不是登记在村官自己身上,这就造成了许多反腐工作陷入停滞,小官巨贪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如今的不动产登记已经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系统,全国各地都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到特定人物的不动产信息,没有遗漏,这就给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大大提高了反腐效率,促进了廉政建设。
3、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农村群众对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认识不足
自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行实施以来,在农村实施不动产登记最大的阻碍就是农村群众对不动产登记的认识不足。部分农村群众主体意识不强,不愿意参与不动产登记工作,有抵抗情绪,不动产登记工作难以普及推行。部分农村群众对不动产登记的理解停留在房产证办理上,不了解现如今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知道当前不动产登记涉及到树木森林所有权、耕地林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等权益。除此以外,部分乡镇国土单位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自身对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了解有限,仅限于组织学习的口号上,不能够对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产生贡献。
3.2乡镇不动产登记机构比较薄弱,登记工作压力大
当前我国负责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的主要是乡镇基层机构,相比于全镇居民户口数量来说,基层机构的办事人员数量太少,远不能满足基层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需要。除此以外,当前乡镇基层办事人员相当一部分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对不动产登记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甚少,面对最直接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工作压力很大。
3.3信息化管理难以落实
相对于城市不动产分布比较密集,登记工作展开方便的条件,农村以村落分布,互相之间距离较远,地理条件差异较大,而且农村不动产情况远比城市复杂,导致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执行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农村群众对不动产登记不了解,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再加上部分办事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不足,导致信息登记工作难以进行,信息化管理不能落实。
3.4不动产数据难以整合完整,权籍滞后
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过去进行不动产登记的部门比较分散,一般由乡镇各单位分别进行相关权籍的登记,这就造成了部分历史遗留下来的权籍问题,有的农村群众有房证无地证,有的有地证无房证,有的房地权利人不一致等。再加上现有的乡镇权籍测绘人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造成了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普及推广缓慢的情况。
4、做好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村镇宣传渠道和新媒体宣传渠道等,加大对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宣传工作,扫除农村群众对不动产登记的疑惑与不满情绪,使他们正确认识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制观念。发挥农村党组织、村委会等带头作用,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带头参与不动产登记,激发农村群众的参与热情。
4.2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相关培训教育
乡镇基层机构的办事人员是进行不动产登记的主力,必须重视基层办事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操作经验和服务意识,能够承担起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基层人才队伍,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实施。
4.3加大部门沟通,提高办事效率
针对乡镇办事机构布局分散的问题,镇政府应该加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将有关不动产登记的部门安排到一起,方便农村群众办事,减少“跑断腿”的情况。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权籍不明晰的疑难问题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4.4全力推进数字化办公工作,提高办事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网络科技在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生活工作等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其中办公自动化技术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数字化办公系统将档案资料上传到网络,保存和查询等工作变得十分便利,行政审批等工作可以即时在网络上远距离完成,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与质量。
4.5推动改革持续深化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从提出以来就是为方便群众进行登记、保护群众个人产权不受损害的。虽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碍国家推行这一政策的决心,而是不断进行调整,使之更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与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不断深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越来越周到和便捷的服务。政府和基层办事人员应该创新工作流程和方法,继续推动改革深化发展。
结束语
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个人产权的重要工作,党和政府在实施过程中一直予以高度专注,不断深化和推进改革方案的实施,使这一制度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当前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虽然仍面临很多困难,但在基层办事人员的努力和创新尝试下必然创造更好的局面,切实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勇,王洪.农村土地、房屋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法治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2):78-79.
[2]陈金波.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制度的反思与重构——以不动产统一登记为背景[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5):134+136.
[3]汤智雁.试析不动产统一登记视野下的农村房屋登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