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网运检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 汪冠达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汪冠达 刘海楠 毛正阳
[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由于高科技设备的普及,我国社会电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国网鞍山供电公司  辽宁鞍山  114100
        摘要: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由于高科技设备的普及,我国社会电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当今社会,由于高科技设备已经运用到千家万户,高质量电能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农村配网;运检管理;现状;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农村配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运检分开”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配网运检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实施运检一体化正成为农村配网运检管理工作的必然。
        1农村配网运检工作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气设备的使用频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用电需求的增加,对农村配网系统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部分电力企业内部设施较为陈旧,在运作效率上无法达到要求,容易出现电压问题,继而对电网的运行质量造成影响。此外,从电网系统的结构组成来看,大多是由输电线路、设备构成,并且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受到恶劣天气、风尘等因素的影响,设备绝缘层部位往往会出现积污现象。若得不到及时地处理,在积污与水的相互结合下,导电性增强,设备绝缘体的使用性能降低,便无法实现对设备或者线路的保护功能,而且很容易出现闪络的问题。
        2农村配网运检管理的策略
        2.1建立运检管理系统
        电力企业需依据计算机技术建立运检管理系统,以提高运检管理工作智能化水平。在建立运检管理系统时,需依据运检管理工作主要目标科学确定其职能,并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相关工作人员需详细分析配电线路运行状态、线路检修方案,并依据农村配电线路运行状态合理调整检修方案,并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分析配电线路故障位置及故障种类,合理制定运检管理制度。企业需将配电线路故障分为多种种类,并依据故障种类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进行检修,以提高农村配电线路检修效率,尽快使配电线路恢复正常运行。企业需依据配电线路实际运行情况、管理情况、运检管理工作需求等科学建立运检管理系统。
        2.2一体化的管理
        过去的模式产生诸多问题,这种滞后的模式现代明显已不适用,应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其中需明确月度及年度检修计划,配电线路的运行态势,并跟随管理状况和运行需求对管理模式实时更新调整,像是对线路里经常出现的线路短路、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的数据进行记录,实时整理分类,依靠管理系统积极做出对应的方案,尽量做到线路运作中安全故障实时解决,以求降低滞后管理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概率。判定农村配电线路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离不开多方数据的整合和更新,借助更新的管理系统给出相应的措施,消除配电线路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为电力系统的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注重10KV及以下配网电线杆位置的科学管理
        10KV及以下配网的基本组成是由电线形成,然而电线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又是借助电线杆的,所以做好电线杆的管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显示意义。落实到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在电线杆的位置处,两处电线杆的距离要处于一个较为合适的状态,不能过于长也不能过于短,一定要寻找到适当的距离,因为这样既可以更加合理的展开电能的传输,同时也能确保10KV及以下配网线路的安全性。对于电线杆的掩埋问题来讲,所选择的位置不应在潮湿松软的泥土当中,而应当在下面浇筑混凝土,提升电线杆掩埋的稳固性。除此之外,电网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注重电线杆的高度,目前所内市场上的电线杆规则并不具有统一性,因此在选择电线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来,要确保所架立的电线杆不会对交通运行造成影响,尤其要主要电信杆的经济评估工作,这不仅是出于成本考虑,更是出于对线路安全性的考虑。


        2.4农村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配网信息管理
        配网运维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便于对该系统更好地管理,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不过,配网系统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较多的供电线路与设备。为了确保配网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正确地使用配网自动化技术,能够降低配网运维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在配网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上,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在农村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能够获取更多的配网运行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到农村配网的运行情况,为后期配网运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有利于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通过对机器进行控制来完成各项运维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为操作上存在的失误,提高农村配网运维工作的质量,降低系统故障的发生概率。
        2.5市县配合,提高配网管理本质提升
        在电力配网运维管理中,为了提高电力配网的安全性和持续性。需要市县两级的工作人员互帮互助。市级单位要加大对县级供电单位的物资,有效提升设备健康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同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不定期对县级公司进行现场技术培训或联系厂家进行现场交流培训,以此提高县级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市县二级的配合,直接的提高了电力配网的技术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助推县级公司配网管理本质提升。
        2.6实现配网运维、检修集约化管理
        在当的农村配电网络的管理中,一般按照台区进行作业,对于同一台区的多个抢修任务,优先完成其中一个任务的作业,这样的抢修方式会导致电路修复效率低下,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而集约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将区域进行更加严密的划分,让抢修任务进一步细化,将负责区域具体到每个抢修小组,这样一来,在故障发生时,就能更加高效地进行人员调度和任务分配,从而大大减少处理问题耗费的时间,优化用户的用电体验,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7重点关注高故障率线路
        农村各区域电力系统的运维检修工作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突出重点,着重做好高故障率线路的检修维护工作,这样既能有效减少线路故障问题的发生,又能提升运维工作的工作效率。一般来说,农村地区线路故障高发的区域都有特定的导致故障的原因,如雷击破坏、外力作用、设备失修、线路老化、树木影响、动物活动等,针对不同的故障起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症下药,才能标本兼治。在实际的集约管理过程中,科学的处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根据情况,电力企业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针对性改造,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对线路进行差异化绝缘处理,减少线路漏电现象的发生;合理安装避雷器,以防止雷电对线路造成损伤等。这些措施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减少各种因素对电力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语
        随着我国农村配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配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实施运检一体化管理是农村配网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运检一体化,不但能有效降低运检管理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运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农村配网运检工作的效率,同时智能化、信息化设备设施大量运行也提高了农村配网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从而为农村配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鹏,李洋.首都电网运检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探索[J].企业管理,2017(S2):191-192.
        [2]朱强.基于终端数据加密的电网运检智能管理系统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2):78-80,99.
        [3]沈有文.电网企业运检管控体系建设与实践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82-83.
        [4]杨桢棋,宋瑾,王春慧.电力通信运营工程维修管理风险评估研究[J].四川水泥,2017(4):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