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20619920707XXXX;2.身份证号码:13020619940321XXXX;3.身份证号码:13022119901105XXXX;4.身份证号码:13020419840806XXXX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也逐渐深入,在地质环境的治理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内容。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就是分析灾害区可能受到的破坏程度以及危害程度,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来实现定量的分析,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规划以及具体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和依据。
关键词: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复杂,这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地质灾害情况严重,并且灾害种类较多。根据我国出台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为了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降低灾害的破坏程度,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那些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工程,在建设之前要首先完成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电力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电力项目遍布全国各地,然后很多工程中都存在着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因此要给予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充分的重视,不断强化灾害的防治能力和水平,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进行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电力行业是关乎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行业,电力工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电力已经基本实现全行业应用,可以说在当前,电力网络是国家能够健康、平稳、顺利运营的支柱之一。一旦电力工程出现问题,往往影响的不只是某一地区某一行业,而是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经济财产安全,也给电力工程建设带来了威胁。因此,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必须要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等级,做出准确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灾害性评估。
1.2有利于降低地质灾害的威胁
在电力工程开始选址建设之前,必须对选址地点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要形成专业的技术报告。评估手段必须符合电力工程行业建设的相关标准,不得违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相关执行准则、规范或要求。危险性评估的结果是衡量该地是否适合建设电力工程的重要依据。评估结果不符合建设标准的,则坚决不允许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符合建设标准,地质条件允许进行施工的,也要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做好防灾、抗灾准备工作预案,在建筑施工和后续运营时,保持警惕,绝不放松,积极应对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性或偶然性的地质灾害,不仅是为电力工程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之前,做好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有利于避免或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提升防灾、抗灾的水平。
2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状与前景
在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多年实践中,遇到过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地壳活动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地下工程灾害等众多类型灾害。在电力工程中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可以通过测绘、钻探、化探、物探、探坑以及土水试验等手段来记性勘测,获取较为科学准确的现场资料,再对其进行严谨的计算和处理分析,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防治,实现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在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问题,避免后期受到更大的影响。在电力行业中常常会涉及到很多国家级或者是省级的建设项目,例如高压输电工程、大容量、大机组火电厂工程、核电厂工程等等,要严格的遵循有关法律中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建设,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电力工程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相关文件和政策的要求,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暂由具有相关勘查资质的甲级单位来开展,提交相应的评估报告,并且对其结论负责。因此对于电力行业来说,要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勘查甲级证书的申请,获取相应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许可,进而方面评估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3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分析
3.1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仅次于地震。全国范围除山东没发现危害较严重的崩、滑、流灾害点外,其余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并造成一定的危害,其中四川、云南、陕西、宁夏、甘肃、贵州、湖北、辽宁、北京、河北、江西和福建等地的危害都相当严重。镇江五峰山500kV和220kV输变电线路长江大跨越,它利用五峰山高耸的自然地形和长江在这一区段江面较窄的有利条件,多回联系长江南北的线路集中在这里通过,成为华东电网的重要枢纽工程。五峰山山坡和山顶主要由粘土覆盖,在风化岩中还分布较多的膨润土矿,被当地乡镇企业到处开采,造成山区内滑坡现象频繁发生。1991年夏季,江苏、安徽地区发生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暴雨,五峰山地区受此灾害的影响,危及输电线路大跨越塔基的安全。经调查塔基附近和上山公路两侧共有滑坡体20余处,山体面目全非。为了开展滑坡治理工作,对五峰山所有输电线路塔基周围的山坡,以及沿上山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山坡稳定性、岩层分布、不良地质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测绘调查,为全面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在勘查掌握了形成滑坡的基本因素后,作出整治规划,治根和治表结合,应用预应力锚杆锚固技术,结合混凝土挡土墙与混凝土梁连成整体,钢丝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土体,防止雨水下渗降低土体强度。在综合治理中重视合理排水,以防止水体对土体的侵害,排水系统形成网络。塔基周围设置截水墙和截水沟,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相通。在混凝土挡土墙和喷凝土中每隔2.5m设置一排水孔,喷凝土中排水孔采用梅花型布置,排水孔与土体接触一端放置土工布起反滤作用。塔西侧山坡较缓,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地表水引排、植树、种草绿化和禁止有害的采矿活动等。经整治后近十年来,不仅未再发生山体崩塌、滑坡现象,而且成为环境参观景点。
3.2地壳活动灾害
在核电厂工程建设中,关于地质分析的工作核心之一就是断层的活动性分析。目前的很多核电厂采用的侦察手段有:土壤中的汞含量测量、地质测绘、地震勘探以及海上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勘探等,通过对断层的构造进行勘探,从而对断层的活动性做出准确的评估。以华能福州电厂为例,其一期工程中的厂房建设都位于海拔22m的公猫山上,在开展建设工程时,将整个山丘全部进行了挖除,厂房和设备基础采用了岩石地基。在基坑的开挖工作中,对一条贯穿汽机房断层采用了片石垫层的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将断层挖出,将其较为软弱的部分都进行清处,再用片石整齐排列在基坑中,直至基坑填满,最后,为了使片石更加牢固,其缝隙部分用水冲中粗砂填满,以此来减少断层活动时对地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这种方法不仅原理简单,而且实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结束语
①电力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和电力勘测设计密切相关的,电力行业一直重视地质灾害防治的勘查、设计、监理和施工工作,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装备完成电力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②电力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应该引起电力建设单位、勘测设计单位以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在电力行业,核电厂、大机组、大容量火电厂、高压输电工程、大型变电所、跨越塔等大、中型建设项目应该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迎,左丽敏.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J].低碳世界,2017(7).
[2]吴义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矿山排土场(废石场)评估界限探讨[J].科技资讯,2017(11).
[3]谢辉,蒋绍明.论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J].智能城市,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