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秀川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21
摘要:目前,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步骤,其质量与后期工程的顺利实施联系密切,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论文主要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并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地质勘察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离不开先进技术,这是确保地质勘察高效、结果准确的基础。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人们要大力应用坝基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岩体弹塑性理论、地质力学模型等,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物探技术,提高地质勘察效率,缩短勘察周期。
1地质勘察概述
地质勘察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必要工作,地质勘察工作要对施工地点的土质、水文地质、人文因素以及天气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判断工程是否可以在此处进行施工,以及在此施工需要选择哪种施工方式,提前对施工地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如:地面坍塌、地质滑坡等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做出相应的对策,保证工程平稳进行,切实保障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根据不同的勘察对象、勘察条件选择不同的地质勘察技术与勘察方式。山地勘察方式,通过简单机械或人工挖掘深井或深槽实现对不同的地质层的勘察。这种勘察方法可以有效的采取水利工程施工地点的地质样本,使研究人员更直观的观察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更好的研究地址土壤;工程勘察,工程勘察又叫工程物探,工程勘察主要通过使用专业的观测仪器和方法,对地质的内容和变化进行分析,快速高效的完成地质勘察;钻挖勘探的地质勘察方法,钻探是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很强的技术性。钻挖勘探通过钻机从地表向下钻出一个圆柱形的钻孔,通过钻孔的土壤样本进行鉴别和划分地层,判断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指标。
2影响地质勘察工作的因素
(1)制度因素。我国的水利工程虽然在不断地发展,水利工程在不断地建设,但关于地质勘察的相应政策却一直没有出台,使得勘察体系存在漏洞及缺陷。水利工程的招标过程通常是价低者中标,不考虑所进行的勘察是否符合规定,甚至为了节省成本而省略这关键的一步,这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2)人为因素。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而且非常复杂,对勘察者的技术要求更是严格。勘察工作者不仅要进行野外勘察,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理论知识,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分析,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责任之重使得符合的少之又少。(3)设备因素。我国目前进行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设备,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相当匮乏。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想要质量不断地加强,精度不断提高,对高科技的设备需求也会不断的增大。一直使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势必达不到高超的精度范围,勘察质量提高不上去,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就很难提高。只有设备不断更新,不断加强,勘察质量才能更加细致,水利工程质量才能不断加强。
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的建议
3.1科学评价地下水危害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施工的同时会受到地下水带来的一些影响,因此在此时需要科学的选择地质勘察工作,合理的去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将其地下水的具体情况作出深入的分析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例如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对水文资料和地质资料作出科学的勘察,合理的去评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对地下水的腐蚀情况作出科学的预算,同时对安全系数作出合理的设置。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持续的进行发展,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所得出的数据较多,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工程的沉降和塌陷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预防,例如常见的一些预防措施主要是包括了以下方面内容:一是需要采取型号以及质量满足要求的水泥材料,保证工程结构的腐蚀性可以得到提高,最大程度上对水灰比进行相设置,让建筑物的强度得到全面的提升。二是需要对地下水的处理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地下水而言,出现腐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存在污染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地下水的防污工作,通过降低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降低地下水的腐蚀性。
3.2合理安排勘察周期
丰富的基础资料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的前提,人们需要采用必要的勘察手段,合理安排时间来搜集基础资料。人们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制定基本勘察周期,再根据工程复杂度,规划和调节时间段。工程立项时,要合理规划时间,按计划安排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进度,避免盲目压缩勘察周期。
3.3做好水文地质试验及地下水检测工作
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试验是其中的关键,其主要内容包括抽水、注水、压水和水位恢复等试验。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差异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试验仪器,确保试验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并抽取不同深度的地下水进行试验,确定地下水的成分,为工程建设提供全面详细的数据依据。
3.4加强岩土性质的技术分析
通常情况下,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在选址中,不可以选择松散的岩石上,因为松散的岩石并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条件需要,因此在选址的过程中,是需要做好相应的试验,科学的判断岩土的力学性质,在初基础上对工程的位置作出科学的选择。然而对于松散岩土而言,比较常见的便是残疾碎石土和一些冲击砂砾软石,如果经过了相应的试验能满足相应的力学指标,此时是无法在这个位置上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因为该位置存在一定的地质隐患。但是如果没有条件去选择其他的位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此处位置的松散岩土性质,提高其承载力和抗剪强度,帮助岩土工程可以达到建设水利工程的条件,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得到顺利的进行。
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发展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水利水电地质勘察技术将呈现出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首先,水利水电地质勘察技术可以和CAD、网络技术、测绘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地质信息采集模式数字化,实现数据采集过程的信息化,在图文资料处理过程中,地质勘察技术将实现自动化,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编程语言对图文资料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其次,应实现水利水电地质勘察硬件设备的网络化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各个设备连接起来,利用PLC技术、电气技术,建立完善的调动控制中心,加强对各个设备的远程控制,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及时向勘察人员反馈勘察结果,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技术人员还需要开发并应用综合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有效地监控水利水电地质勘察采样和原位测试;最后,利用电气控制理论,加强既有勘察仪器设备的改造力度,开发勘察设备的自动报警和修复功能,使其自动监控运行情况,保证各个仪器、设备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为后续维修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结语
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意识到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借助工程地质勘察全面分析施工区域的地质特点,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安全性。地质勘察部门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注重提升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明才.地质勘察对水利工程的作用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7(09):60-61.
[2]李圣凡.水利工程地质勘测及工程地质环境的分析[J].珠江水运,2015(11):9-10.
[3]陈德贤.水利水电地质勘察技术现状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低碳世界,2018(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