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省第五师双河市水利局 833408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农田节水灌溉这一新型农业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在满足农业种植需求的基础上,节省大量的水资源。但是目前我国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了农业灌溉以及发展效果。这也就要求我国农业部门能够加强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的改进与完善,促进农田灌溉工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应用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遵循的原则
①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节水灌溉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实用性和效率方面的关系,为后期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②遵循因地适宜的原则,我国的农田面积整体比较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也是不同的,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根据农业灌溉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认识,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③在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方面,需要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不能只考虑到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也就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类型
2.1 渠道防渗漏技术及其优势
渠道防渗漏技术是传统灌溉技术的改造成果。高效利用渠道防渗漏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损耗。多数农田灌溉渠道都是人工开挖的,极易产生渗漏问题,一旦农田灌溉渠道发生渗漏,不仅会降低灌溉效率,还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渠道防渗漏技术是指在砌筑石混渠道的基础上,采用砖衬砌、沥青护面等方式对渠道结构进行改造,避免渠道发生渗漏问题。此外,相关人员要积极开展渠道维护管理工作,注重渠道的完整性、稳固性与可靠性,以此延长渠道的使用寿命。
2.2 管道输水技术及其优势
管道输水技术是利用管道替代明渠的一类节水灌溉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凭借明显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管道输水技术可以将输水管道直接埋设到农田位置,实现农田灌溉水源引流。管道输水技术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程度较轻,且管道输水系统的水源较为广泛,通过沉淀、过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对水源实施净化处理,可以满足农业灌溉需求。
2.3 喷灌技术及其优势
喷灌技术是在管道输水技术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使用输水管道将水源引流至农田,之后装设小口径喷头,依靠水压作用,将水源均匀喷灌在农作物上,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灌溉。喷灌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还能够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效率。
2.4 微灌技术及其优势
微灌技术是指配置输水管道,将水资源转运到农田灌溉区,之后在灌溉管道端配置小孔径淋头完成灌溉。尽管微灌技术与喷灌技术的原理存在相似性,但微灌技术的淋头口径更小。同时,微灌技术具有单次灌溉水量少、灌溉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既可以减小渗透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又可以控制地表水蒸发,避免水资源过度浪费。微灌技术所需的配套辅助设备数量较多,且配置密集度较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灌溉面积,尽管微灌技术所需的配套设备冗杂,耗时较长,但整体应用效果良好。
2.5 步行式灌溉技术及其优势
步行式喷灌技术需要农用机械与喷灌设施配合使用,借助农用机械运载喷灌设备,在不损伤农作物的情况下完成移动式灌溉,适用于种植面积大、需水量高且水资源供应匮乏的地区。从某种角度来说,步行式喷灌技术的节水理念更多体现在农用机械设备方面,而且该技术也是农田耕作中较为常见的灌溉技术。与其他灌溉技术相比,步行式灌溉技术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较少,投资成本偏低。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拖拉机运载储水罐进行灌溉是较为常见的步行式灌溉技术应用形式。
3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3.1农田水利管理工作不到位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管理工作不到位,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一直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有关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存在权责不明确和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当前的农村乡镇体制改革之后,一些水利服务站也被撤销了,在灌溉用水用电方面的消费较高,农民在农业灌溉方面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不被重视,农业一直得不到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重点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缺乏对工程的全面规划,没有做好对工程施工地的全面考察工作,而且应用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有效满足当地群众的农田灌溉需求。
3.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资金投入少
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不足,一些地区的政府财政比较紧张,财政收入只能满足相关职能单位的正常运行,没有剩余的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中,导致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得不到修整,不能应用到农业的灌溉中,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3.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不合理
在农田的灌溉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需要注重对节水技术的应用,考虑到农业生产中实际用水需求,根据土地状况做好合理规划。在对农田节水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执行,结合实际的节水灌溉工程,做好相关的规划。但是农田灌溉节水技术的实际应用并没有结合实际的农田灌溉情况,在节水技术的规划方面还不合理,导致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4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的策略
4.1提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当前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当中,要实现农业技术的经济化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以保证技术人员可以迅速掌握最新的灌溉技术,进而更新自我的节约用水思维模式。在农田灌溉技术发展期间,需不断增强专业队伍的综合水平,进而实现农田灌溉技术的更好发展。
4.2合理制定农田灌溉方案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在种植农作物时为了节约用水,不同地区应综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合理设定节水灌溉指标,因为各地在种植农作物时,其基本比例不同,因此用水量也有所差异,所以针对农田灌溉的具体方案应综合农作物的具体结构合理进行调整。另外,各地在种植农作物期间,还需适当增加用水量较少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科学安排高用水量的农作物,通过创建完善的农作物种植体系,以提高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进而增强农民节水灌溉的意识。
4.3因地制宜,合理制定节水灌溉技术
伴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地质条件复杂,各地水土差异,因此应结合各地的现状,在创建农田水利工程期间,合理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通过应用合理化灌溉技术,为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针对经济较为发达资金充裕的地区,需发展多样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理念,不断增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于大田粮食种植期间,需采用地面灌溉的技术,这样不仅控制了资金投入,并且还有效提高了水资源使用率,很好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为了达到节水灌溉效果需优化所运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并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确保在实际灌溉过程中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进而达到优化灌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静晗.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33):165.
[2]卢解.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20):59-60.
[3]张永平.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306-307.
[4]夏云林.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浅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9):45-47.
[5]程云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4(02):285-28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