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唐小毅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森林资源也日益紧张。
        渠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635200
        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森林资源也日益紧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推动下,森林经营规划和森林资源保护成为了社会和大众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如何做好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经营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经营;经营规划方案
        森林经营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的,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不浪费森林中的各项资源,不暴力开采破坏森林生态,而实施一系列活动。森林经营规划要符合绿色发展观。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因此在当今时代要创造出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良好生存环境,充分发挥森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森林康养、森林生态景观、森林食品、森林养生文化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当前森林经营规划中就要注重设计规划和经营,以下对其进行分析:
        1.森林经营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1.1森林经营投入不足
        近些年来,在林权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每年对林业建设的投入都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实际真正投入到森林经营的资金和各种资源还比较少,远不足于森林的经营发展。另外中型、小型和幼林面积的不断扩大,这类中小型林业经营管理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在这方面也提供了对应的补助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也往往会被应用到其他领域中去。另外随着森林资源市场价格的不断上升,经营成本也在逐渐增大,这也导致森林经营主体逐渐减少,而且国家的抚育补贴只是给予生态公益林,标准也较低,影响森林经营积极性。
        1.2森林经营效益较差
        我国的森林经营和林业建设都始终践行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森林面积也在持续的增大,与此同时生态公益林建设也设置了相应的扶持资金,而为了获取到这笔资金,就有一些地方开始盲目的建设公益林,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林的效益,同时也对其他林木的生长造成了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在集体林改革后,林业人员也得到了林地的实际经营权和林木资源的实际所有权,但是实际的经营规模都较小且周期较长,所能获取的整体效益较低,所以森林经营的整体积极性也较差。
        1.3森林经营技术能力弱
        在现阶段,我国在林业产业标准、技术推广、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涉及到森林经营相关的立题较少,森林经营技术投入不足,这也是森林经营技术整体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对森林经营技术的专业化研究较少,包括经营指南、森林经营规程、材积以及生长规程表等,虽然说以往有出现高校和林业科研部门合作展开科研的例子,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实际推广较少,也未能形成对应的技术体系。


        2.森林经营规划与可行性经营方案分析
        2.1明确森林经营方向
        森林的功能是非常多样的,根据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的地理位置,也都会发挥不同的功效;对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森林资源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持水土,弱化水土流失;在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森林资源最大的作用则是防风固沙,减弱沙尘;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森林资源最大的作用就是净化空气环境,减轻空气污染;而在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森林资源最大的作用则就是涵养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所以对于森林经营规划来说,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明确森林经营方向,对森林作用功能进行准确合理的划分,不能将所管辖的森林区域都划分为同一用途。林业管理者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区和商品林区,这样就能在满足森林生态效应的同时满足市场经济需求,即同时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2要完善森林经营保障机制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动下,国家和社会对林业产业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有了一定的政策扶持;但是对林业发展的经济投入还不够,要在增加国家财政预算拨付的同事完善森林经营保障机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加大国家财政预算支持力度,一个较高的经济投入是保证森林经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经营本身单靠自身的管理很难获取到较高的经济收益,需要多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引投资以更好发展;②要制定更加完善可行且系统的技术、立法及财税措施,并以此来调动森林经营主体的经营合法性和积极性,这也是从根本上促进林业合规健康发展的重要要求;③林业相比其他产业其自身效益较低且周期长,社会资金的吸入能力本来就较差,林业企业要积极拓展业务,对于商品林也不能仅局限于提供木材,可以利用森林生态效应来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生态产品;国家也可以指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包括抚育补贴、造林补贴和良种补贴等,为森林经营提供保障。
        2.3优质种苗,提高苗木成活率
        造林和护林是森林经营的关键内容,在造林时要严格种苗选择标准,选择价值高、成活率高的苗种,以提高森林的经济收入。另外为了有效避免因购买到不合格的苗种而影响收入,林区可以自己建设优质种苗的培养和生产基地,也能自行组建苗种生产交易市场,这也能为林业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能通过竞争来提高苗种的质量。此外,林业部门还可以和种苗基地签订合同,并以此来实现种苗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在出现种苗质量问题时也能通过合同条款来获取相应的赔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获取种苗的质量;这种情况下对于优质的种苗自己也能够在市场上销售,也能促进基地的发展并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收入的提高也能促进高质量种苗的生产,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要想更好的实现森林的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林业经营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手段来优化森林的经营,经营管理人员要兼顾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关系,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平衡森林的生态效应,这样才能使得森林经营的更加健康长久;森林经营人员要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这样对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也有重要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资源,其代表的林业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障;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手段在森林管理和经营中,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经营管理问题持续存在并影响林业发展,为此也必须要加强森林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立凯.浅议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J].经济师•林业经济,2018(8).
        [2]楼建华.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探讨[J].农业科学,2018(11).
        [3]冯文达.浅谈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管理方案探讨[J].现代园艺,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