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安邦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到现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带来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现在的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就越来越受到重视。
        身份证号码:52232219870205xxxx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到现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带来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现在的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工程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企业的发展和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建筑行业安全的核心。建筑工程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建设将会使建筑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发展空间大。所以在建筑安全生产中,建筑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必须要做到的。
        标准化指的是在一定的领域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的秩序,为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或能够通用的条款活动。包括工程的实施标准,行业的执行标准,安全的范围也有一个标准化的内容,这些标准决定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规范。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是由于现在的建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楼层越来越高而产生的,在理论上和管理制度上都要进行改进和完善。与此同时,排除监控中存在各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组建预防机制并严格规范生产行为,从而实现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达到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造,完善安全的标准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建设。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安全生产
        引言
        建筑的安全标准具有多层意义。①建筑工程的安全标准化建设主要是在对施工现场的保护和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来进行安全设施的建造;②建筑的安全标准化除了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模式,还会关注建筑的安全质量,施工流程是否规范,材料是否符合规格,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合理等方面的安全检查。所以在施工之前就要制定好合理的施工流程和专业的施工人员对专业设备和技术进行操作,要想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标准化,施工设计人员也要在总体上对安全设施和装置进行分析和布置,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1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内容
        1.1完善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
        进行建筑工安全标准化建设,需要对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要对当前形势下的安全生产新工法有确切的掌握,对安全生产新设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对新工法和新设施进行总结和完善,从而建立新的标准规范。
        (2)对于国家标准要能够准确的落实,并且要强化执行力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合理性,并将其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2组建安全标准化领导机构
        在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内容中,组建安全标准化领导机构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各个层级的建筑施工都要对安全管理同样重视,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标准化的领导机构对生产进行监管负责,将安全落实到项目中去。
        1.3做好施工人员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的外部设施主要任务是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外围人员的正常活动,所以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保证操作的合理性。员工要想做到安全操作就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制定持证上岗制度。现在的建筑行业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建筑建设过程中的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尤其是一些特殊岗位对于员工的专业性能要求更高,必须要持证上岗。
        (2)制定职责标准化制度。对于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也要有职责的安全规定,制定符合安全管理制度的岗位和安全流程进行工作项目。
        (3)完善各级监督管理机制。监管人员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的职责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按照国家的安全标准来进行检查监管,确保工程上的安全设施的达标,保证安全设备和人员操作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规定。
        1.4制定相应奖惩制度
        为了促进工程各个部门对于安全的重视,意识到安全标准化的实际应用,并对这些制度做出奖惩制度,包括政治性和经济性的奖励制度。

要实现这种奖惩制度就要由相关的安全监管部门对工程上的各个步骤和设施及建造方面的进行监察和管理,对安全标准化建设良好的企业和工程进行表扬和积极性的措施,对于安全管理标准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处罚,还要对相关部门员工进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促进企业的正向发展水平提高。
        2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
        2.1安全教育不到位,管理规程不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不落实
        建筑安全标准化主要融合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说明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是重要性,从而体现出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核心思想观念,与此同时,完善标准化的安全施工措施,严格要求建筑施工进行安全管理,其中包括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业行为以及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等,进而有效的改善建筑施工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施工场地的危险因素和潜在隐患,尽早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
        2.2各层面对安全重视不够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虽然非常迅猛,但是建筑行业对于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的意识非常薄弱,对于安全的操作性不强。在人员的安全教育上也是走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行为,在对安全性操作的讲解过程也只是书面上的操作行为,没有进行实际的训练。在工程上的项目负责人对于安全管理不重视,施工现场安全设施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将安全管理的思想放到心里。
        2.3重大危险源防范意识较差
        通过对于多数建筑工程的事故分析,施工现场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有设备对于人体的碰撞、高空坠物等伤害,影响人身安全的事故也是脚手架和塔吊等在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事故。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在进行危险操作时没有防范措施导致的事故发生。现场的定期检查由于只注重形式所以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所以要强化各个层级的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源头遏制危害的发生。
        2.4建筑企业管理模式不规范
        最后是企业的管理方式的不健全。企业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从开始的材料购置配置不高,到后期安装和检查都没有做到位,最后导致整个建筑行业的事故率的上升。要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对材料的采购和后期的安装及对设备的检查做到细致,才能保障工程的安全生产。
        3推动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的对策
        3.1优化监督管理办法
        优化监督管理办法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在各个层级建立完善的监管部门对负责项目进行监管并对安全标准负责,保障工程的整体的安全标准化的生产。
        3.2强化危险源检查,控制安全问题
        在施工之前就要对可能产生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着重对此部分进行保护措施的建造。
        3.3健全相应的检查考评机制
        要健全建筑工程中的检查机构的建立,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测评和考核,保证工程的每个阶段的优质效果。
        3.4特种设备的技术改进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使用了很多的大型或小型设备都很容易伤人,而设备伤人的事故也是建筑行业里事故率很高的,所以操作专业设备或者在大型设备附近操作的员工要更加注意安全,对于设备形态和结构的改进和更新也能减少事故率,保证安全生产。
        4结语
        房屋建筑使现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国家发展到现在的一个经济实力的展现,现在的房屋建设工程对各地区域的发展都起导向性作用。监管的单位也要在建筑行业发展的状态下对行业进行监管和调控,保障项目的正常建设和未来的改造创新。保障建筑工程的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保障建设的持续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翟勇,刘继元.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J].建筑安全,2015(8).
        [2]李洋.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方式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53+160.
        [3]黄玥诚,罗云.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及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4):159~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