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西青区 300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内部PPP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以政府为主要资金来源,但是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一些新型融资模式也层出不穷。其中PPP模式就属于其中的一个主要融资模式,PPP模式作为公私合营模式能够转移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给私营组织,提升私营组织的投入速度。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城市轨道交通;应用
我国出现的最早融资模式主要是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为主,政府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需要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状况进行合理考察,经过详细的分析考察找出建设目标,与其他企业有效合作,主要以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为主,实施资金使用补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这时PPP模式的产生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模式投入使用,并收获了较好的效果。
1.PPP融资模式概述
PPP融资模式主要指的是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主建立特殊的融资关系。这种融资模式一经出现就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可以通过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良好协作提升资金使用率,PPP融资模式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之间的成本风险,为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使用PPP融资模式的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PPP融资模式可以在基础设施项目,资源开发项目中使用,但实际上PPP融资模式的应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项目特殊权利,项目的所有权还是归政府所有。PPP融资模式作为一类融资模式使用了项目期望收益与合同收益。对于PPP融资模式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对项目发起部门的依赖,通过政府部门与项目资金流量为主创造收益,用来偿还贷款与投资回报,政府的承诺与企业资产都为贷款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证。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之间的长期合作以PPP融资模式为基础,这种合作模式有效期为10-30年,在特殊情况下一些合作会占据整个生命周期。为了实现最高收益提升效率可以采取长期合作方式,降低有效期内消耗的成本,不但要尽量压缩成本还需要提升成本维护质量。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主要需求模式,未来应用中PPP融资模式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2.案例分析
本文以北京某地铁线路建设中PPP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PPP融资模式在城市基础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理念从很早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实际引入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北京地铁某地铁线路建设经历了融资阶段,从融资到招标共花费两年时间。该地铁线路中PPP融资模式属于较为成功的融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北京某地铁线路实际建设初期投资为154亿元人民币,以合约内容为标准可以将投资进行划分,分为政府承担部分及项目企业承担部分。其中政府承担154亿元人民币中的108亿元人民币,项目企业承担其中的46亿元人民币,政府需负责该地铁线路的建设及土建工程与地铁洞体的建设,项目企业需承担其中信号灯,自动化系统和机电设备的建设。在该地铁线路建设完毕后,其所属运营权为项目企业,直至合约期满后交还给政府运营。项目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增加运行收益,如若在合约运营期内没有达到标准收益,那么亏损需企业自行承担。
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PPP融资模式的应用策略
对于PPP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内部应用存在的问题来看,想要彻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以问题基础着手,使用较为具体的解决方式,首先需要从PPP融资模式法律完善开始,使其能够为PPP融资模式的后续进行做出保证。其次,可以对PPP融资模式制度进行优化,避免由于私营企业内部融资问题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最后,需要提升现存程序的完善性,建立有序的PPP融资模式管理制度。
3.1完善PPP融资模式相关法律
城市轨道交通内部PPP融资模式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融资效率,但是目前由于PPP融资模式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这也使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这时政府部门应该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为其提供运行保障,使PPP融资模式法律能够稳步进行。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界定应该保证法律条例清晰,划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不同责任,较为明确的划分不但可以保证政府与企业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还可以避免政府与企业出现分歧。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内各个环节PPP融资模式的应用都需要制定合理的法律,例如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环节,融资环节,实际运营环节和管理环节等等,一定要使其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发挥出PPP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效果[1]。
3.2完善PPP融资模式与成本管理
当前PPP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融资机制不完善和成本管理问题,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来说,这两个问题会对其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使PPP融资模式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应该完善PPP融资模式融资机制,使其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另外,对于PPP融资模式仲裁机构也应该及时建立,保证在政府与企业内部产生矛盾的时候能够快速实施仲裁,推动PPP融资模式的稳定运行。私营企业属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环节,对于私营企业融资机制的完善可以进一步加速私营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轨道交通内部PPP融资模式应用之所以缺乏成本管理数据主要是由于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管理制度能够使相关人员了解其运行于维修方面的支出,提升资金利用率,还可以辅助进行客流量计算。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成本曲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利于投资方案的制定,为政府部门及私营企业提供投资参考。城市轨道交通成本管理中应合理制定票价,保证足够的客流量,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做出保证,进一步提升运营收益[2]。
3.3建立PPP融资模式监督机制
结合目前我国现存的项目投资审核程序进行分析,想要使其符合PPP融资模式要求就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革,改革后的审批制度能够使PPP融资模式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审批后,制定融资方案应该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从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内部PPP融资模式的稳定运行。PPP融资模式属于较为复杂的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合作环节较多,因此需要对其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这时就需要建立PPP融资模式监督管理机制。PPP融资模式监督管理机制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效率,还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进一步节约融资成本[3]。
结语
综上所述,PPP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拓展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渠道,使各方面资本融合补充,进而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将市场资源配置主导职能凸显出来。基于合作理念增强PPP模式的操作效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还能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保证。
参考文献:
[1]杲晓锋,王冬卫,王艳荣,等.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v.15;No.433(01):62+64.
[2]王燕凯.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实施中的相关问题[J].城市交通,2018,16(05):12-13.
[3]郭菲菲,黄承锋.轨道交通建设PPP模式公私双方策略选择问题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13).
作者简介:陈万成(1985,3-),男,汉族,工程师,硕士,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研究方向:地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