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谭浩涛
[导读] 摘要:有效的质量控制是装配式建筑顺利推广与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
        身份证号码:44098219840321xxxx
        摘要:有效的质量控制是装配式建筑顺利推广与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设计、生产及运输、施工3个方面对现阶段预制装配式混凝主住宅施工质量控制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质量控制问题结合日本相关规范和在日本的实地调查结果,提出相应质量保障措施建议,旨在为我国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质量控制
        0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也曰渐突出,我国传统建筑产业粗放式发展模式引起一系列工程问题。装配式建筑符合绿色建筑特征,且工厂化生产可缩短工期,同时更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因此,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应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虽已取得卓越成绩,但相比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更应重视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日本的装配式建筑已历经100年的发展历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理念也从最初突现快速建造到提升建筑性能品质,再到目前为解决高性能混凝主工程应用施工技术难点的过程,装配式建筑建设理念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创新,也在不断调整路线,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设计、生产、施工和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
        本硏究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以下简称“PC住宅”)入手,前期对工程各链条,包括装配式构件制造企业、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对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逬行调研和梳理。并基于此,通过阅读日本文献、与日本设计、施工企业技术交流等,从质量保障角度,探寻我国可参考的技术路径,并提出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建议。
        1 质量控制基本原则
        PC住宅与传统住宅施工质量控制相同,要做到3个控制: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工作包括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保证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事中控制是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即对构配件的检验、运输及安装等工作逬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事后控制是对施工中的问题、解决方案等进行总结,从而积累相关经验,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PC住宅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PC住宅建设流程图
        2  PC住宅质量问题分布情况
        PC住宅从立项到实施完成,过程中包括很多步骤,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是设计、生产及运输、施工3个环节。3个环节中产生质量缺陷占比如图2所示。
 
        图2  PC住宅质量问题分布占比
        2.1设计
        PC住宅需进行技术策划、构件拆分、深化设计等步骤,大大增加了设计难度和工作量,大量预制构件由工厂生产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提升构件设计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给预制构件运输、成品保护及安装增加诸多质量控制环节。PC住宅的设计往往由于上述因素,是一种“不可逆”的设计,相对慢统现浇住宅,必须大幅降低错误率才能顺利实施,设计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工程幵工后2个月左右,时间范围相对集中,而设计阶段质量问题对于工程进度的影响远大于施工阶段。
        2.2生产及运输
        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以下问题:成品质量问题、竖向结合粗糙面、键槽处理、侧面清理不到位、构件附件不全、墙板平面尺寸过大不方便运输,但目前经验丰富的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基本能避免该类质量问题的产生。
        2.3现场施工
        由于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存放不当,且缺乏专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对构件质量造成损害;坐浆层在洒水养护环节易产生结合面裂缝,缺乏有效的坐浆层厚度检测仪器,如果坐浆层太厚,垫块易发生偏移,坐浆层太薄,结合面又会出现空隙;后浇筑过程杂物清理不到位,或混凝土振捣不当出现漏浆、烂根、表面平整度有偏差等影响观感的质量问题;预制构件安装时放线误差导致标高误差;成品保护过程中,拆模时间过早,构件运输、吊装转角板、平板缺少保护措施等。其中,坐浆与灌浆过程质量问题最多,因此应加强坐浆与灌浆过程的质量控制。另外,套筒灌浆连接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竖向构件常用的连接方式,保证套筒灌浆施工质量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关键,而灌浆套筒检测仍是技术难点,目前仍缺乏较可行的非破坏性检测手段。因此,只能从保证材料质量和人员施工水平两方面逬行,目前规范仗给出灌浆料流动度的下限值。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为顺利灌注灌浆料,通常会增加浆料流动度,易引起质量隐患,因此这种做法不可取,有必要对流动度上限值进行控制。
        3 PC住宅质量保障措施
        3.1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3.1.1完善验收标准
        PC住宅建筑构件验收有2种方式:作为工业化产品逬行验收和依据现有建筑工程相关标准验收。目前普遍实施的是2种验收手段并行,即在工厂内生产完成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按工业化产品出厂检验,交付施工单位使用,再按照建筑工程施工验收标准验收,这种验收方式会产生大量的重复性检查和试验,同时由于验收手续复杂,也会导致监管不完善,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建议预制构件按照工业产品验收,增加驻厂监理,对产品质保护不到位、外露钢筋弯折及移位、生产线上质量问题。
        3.1.2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建议建立更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能够记录预制构件厂家、编号等有关信息的管理平台,能够记录建筑结构的尺寸误差、组装、连接等方面问题,方便在后续建设工程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平台。
        3.1.3完善企业标准
        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目前没有相应的准入标准。以辽宁省为例,PC住宅工程中預制构件须由具有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二级资质的单位提供,但目前已取消该资质要求,因为准入标准过低,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良莠不齐,出厂构件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市场出现混乱。另外,施工单位可能具备较高的土木工程施工资质,但并不代表具备同样水平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力。
        3.2提高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
        单个PC住宅项目的预制构件种类可达上干种m⑷。这种条件下,预制构件生产単位模板周转利用困难,很难实现模板多次重复使用,一个工程需制作多种类型模具,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均会大幅提高。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有2方面因素:设计标准化和模数化程度不高,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体系目前以戛力墙结构体系为主,体系中设置大量后浇筑混凝土区域和预制区域的钢筋搭接,因为构件所在部位和楼层不同,出现多种装配式构件,给工厂化生产造成巨大麻烦。
        另外,由于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不高,预埋件点位控制较困难,如电盒等预埋件,在不同构件中,电盒位置往往不同,因此,施工人员需反复对预埋件点位进行测量,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易引起测量误差。因此,如何提高标准化、减少构件和预埋件种类是提高生产质量的关键。
        3.3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1)目前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人多数为进城务工农民,因为装配式建筑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尤其是灌浆工种,加强施工人员的妄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尤为重要。建议成立妄业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队伍,降低施工操作中的安全隐患,保证工程质量。
        2)在构件生产过程中,对管理人员无相应职称评定、学历要求,装配式构件生产人员也无相应考核标准。
        3)驻厂监理在装配式建筑方面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因为驻厂监理虽具备很多现场浇筑混凝土工程施工经验,但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较少,难以达到理想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4结语
        随着国家逐步深化“高质量发展”,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城镇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必然成为未来主流的建筑体系。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PC住宅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并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量大面广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岀相应保障工程质量的建议,期望能够促进装配式建筑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源.装配式与传统施工模式下住宅主体工程施工成本对比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9.
        [2]刘宝増.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的实证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9.
        [3]张红■霞.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
        [4]谢峰.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卩].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58.161.
        [5]张兴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J].山西建筑,2019,45(17):84-85.
        [6]社会法人:/U八7*建築協会.b建築総論[M],2003.
        [7]李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257-258.
        [8]苏杨月,赵锦错,徐友全.装配整体式住宅建造过程质量缺陷研完卩].工程管理学报、2016,30(4):18-23.
        [9]苏杨月.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
        [10]北京榆■构有限公司.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fT408—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1]全国首部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发布[J].商品混凝土,2019(6):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