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高端铸钢件的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铁动车组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也在向国际不断地开拓市场。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随着我国高铁动车组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也在向国际不断地开拓市场。提高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标准、加强过程管控、完善顾客服务等是保证高端铸钢件生产质量的必要举措。只有加强管理创新,留住“核心员工”,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发扬工匠精神,才能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处于高水平状态。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高端、铸钢件、生产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18MnNiV材料不仅具有成本低、强韧性好的综合优势,而且具有铸造和焊接工艺性好、热处理工艺简单的特点。微合金化元素V在该铸钢中起到了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的作用,但由于细晶强化不及沉淀强化的作用而使该铸钢材料韧性有所下降。通过提升材质性能、优化铸造工艺和改进产品结构等措施,确保了密接车钩产品的可靠性,使其不仅能满足200km/h动车组,也适用于300km/h及以上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实现了再创新的目标。
        1铸造工艺方案优化
        密接车钩铸件为薄壁空腔结构,且厚薄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纹缺陷,铸造难度很大。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缩短试制周期,预测铸件质量,降低试制成本。使用模拟分析软件对密接车钩铸造工艺方案进行了流场、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计算,优化了铸造工艺,使实际生产过程中铸件成品率提高到95%。
        1.1浇注系统的优化
        对两种浇注方案进行了充型过程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从尾部两个内浇道注入方案,金属液从尾部流向头部流程长,头部金属液温度低,铸件表面容易产生皱痕,甚至产生冷隔和浇不足现象,且充型不平稳;从尾部和中间同时注入的方案,充型平稳,头部金属容易充满,不易产生冷隔和浇不足现象,即使在低温浇注时也能避免表面皱痕,获得好的表面质量。
        1.2补缩系统的优化
        从凝固过程模拟结果来看,初始设计方案在钩舌腔下部、解钩杆上部筋交接处和后腰两侧部位存在缩孔缩松缺陷,且解钩杆上顶面存在裂纹缺陷。采用改进措施:在钩舌腔部位采用铬铁矿砂预埋芯,将上面的普通冒口改为保温冒口;解钩杆上部筋交接处放置冒口,并取消上面中间的冒口,增加一条防裂筋;在后腰两侧部位放置U形冷铁。改进工艺后缺陷减轻或消除。
        1.3裂纹解决方案
        在解决车钩裂纹问题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用整体制芯工艺,减少砂芯接头处的台阶、批缝,减少裂纹倾向;
        (2)砂芯阻碍收缩的部位进行掏空或填埋稻草绳,提高型芯退让性,避免产生裂纹;
        (3)采用多种小冒口替代冷铁,通过冒口补缩有效解决缩裂问题;
        (4)钩头锥孔砂芯全部采用铬铁矿砂,内腔圆角部位局部采用铬铁矿砂,细化铸件组织,解决内腔毛细裂纹;
        (5)在上壁面设计一条防裂筋,解决上壁面的开裂问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车钩裂纹缺陷大幅度减少,焊补工作量也明显减轻,车钩质量得到了提高。
        2质量控制方法
        我国生产的铸件质量尤其是外观质量往往不及国外先进国家的水平,许多情况下不是由于工艺方案不先进,而是由于我国铸造管理人员特别是操作工的质量意识不强,过程控制和执行力度不到位,工厂管理水平不高,工人素质较低,缺乏铸造技能大师和工匠精神。如何生产优质的铸件,作者提出如下看法。


        2.1提升质量意识有很多人认为达到标准“硬指标”的铸件就是“好”铸件、“不影响使用”的缺陷是无所谓的,表面质量不好“没关系”,“废品率低”就是质量高,这些都是错误的思想观点,正确的观点是所有检验指标都满足标准的铸件才是合格铸件,顾客的满意度高才是好铸件,铸件的可靠性好才是优质铸件。企业要树立“全面质量+全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思想,建立“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一切按PDCA循环进行(包括逐级上升循环、大循环套小循环等)”的管理理念,围绕“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不断改善现场管理,这样才能制造出精品。
        2.2严格执行标准必须主动、从严执行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比如一些标准中规定了残余元素含量、碳当量、氧含量的控制值,但不作为验收依据,笔者建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应进行检查,并在内控文件中进行规定,以控制和稳定产品质量。只有吃透所有标准,才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铸件。对于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流于形式或应付检查,要做到严密、规范、有效,工艺规程要细致,工艺参数要量化,可操作性要强。要经常对照标准,首件产品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检查,批量生产时需再一次按标准评审,重大工艺的改进或重要设备、主要人员、工作场所等的改变都要执行标准评审。
        2.3强化过程管控铸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控制好每一道工序,并且对上下道工序进行相互检查,才能实现铸造过程的可控。广泛开展QC活动,经常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充分运用鱼骨图、帕累托图、直方图等工具和5M1E、5W1H等方法,从而实现生产质量的持续改善。熔炼、热处理和焊修是关键的特殊工序,熔炼过程保证材料成分和控制夹杂物以确保产品的使用可靠性,热处理过程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比重视铸件局部的缺陷还要重要,焊修过程要避免焊接二次裂纹及其他焊接缺陷。加强铸件的检测,通过磁粉(MT)、渗透(PT)、超声波(UT)、射线(RT、CT、DR)等无损检测方法,确保铸件的内在质量;推荐采用三维扫描仪对首件进行全尺寸检查,重要高精度的尺寸采用三坐标检测,在批量生产时使用专用样板或工具进行检查,确保铸件的几何尺寸。
        2.4完善顾客服务
        铸件质量不仅指成品质量,还包括成本质量、交货期质量和服务质量,“服务”是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企业的灵魂,其目标是建立并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对顾客实施售前和售后服务,包括产品服务、异常处置、技术咨询和技术保障。从顾客满意度、用户意见、业务损失等资源获得输入,进行KPI测评和系统分析,对客户投诉、质量索赔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将整改情况与客户交流反馈。
        2.5重视员工培训
        加强对技管人员、技能人员和操作工的培训,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培训,也可送到高校或其他先进工厂培训,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在生产过程中,做好操作过程培训、人员变动培训和工艺变更培训,以确保质量稳定。着力培养并留住“核心员工”,推崇技能大师,弘扬工匠精神,从而保证高端铸件的生产质量。
        结束语:应用在高铁上的关键铸钢件主要有密接车钩和缓冲器、制动盘或夹钳、轴箱体、电机压圈等。中国高铁“缺陷零容忍”和“零缺陷”的高铁意识,对这些铸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获得高端铸钢件,需加大新型微合金化技术、晶粒细化技术、组织均匀化技术、CAE模拟技术和3D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研究,从而提高产品的服役性能,确保行车安全。本文以密接车钩为例,重点阐述高端铸钢件材料和铸造工艺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兰纳伯格R.钒在微合金钢中的作用[D].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2008:8-9.
        [2]严运涛,徐贵宝.基于PDCA循环的铸造工艺设计研究[J].铸造,2016(10):975-979.
        [3]徐曼,孙新军,刘清友,等.高V钢中V(C,N)沉淀强化作用的研究[J].钢铁钒钛,2005(3):7-11.
        [4]高甲生.钒对低碳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0(3):3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