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成本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裴铁参
[导读] 摘要:近几年,电梯数量逐渐增多。
        广州白云空港设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470
        摘要:近几年,电梯数量逐渐增多。本文简要阐述电梯安装部分工序,分析当前电梯以及后期管理环节中的成本控制问题,并从电梯安装和维护保养两个方面分析成本管控的方式及计算。
        关键词:电梯安装;维修养护;成本控制
        引言:电梯是高层建筑项目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为人们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条件。为保证群众出行以及搬运重物更方便,要求电梯具有极高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养护,确保其安全性。
        1电梯的安装
        1.1对重的安装
        在进行模板作业之前需安设脚手架,其覆盖的面积应超过整体的百分之六十七以上,且排管的间距应控制在130-180厘米范围内。此间距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操作,增加作业的安全系数。车架上升至既定高度后,将其安装至相应的位置,完成对装。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重块。电梯对重架安装作业如图1所示。
       
        图1  对重架安装作业图
        1.2导轨及支架
        在安装该部分时,先做好定位,要求接连板和支架的间距小于30毫米,且二者不能有所接触。使用螺栓稳定支架,且水平度需小于百分之一点五。支架安装完成后,便可安装导轨,在此过程中,应将基准基座安设在既定的钢槽位置处,同时此部分的水平误差应小于万分之一,以保证电梯的平衡度。若使用的钢轨重量较小,无需借助相应的机械,直接应用人工便可。但若重量较大则应在顶层位置装设起吊装置,并使用吊起设备进行安装。
        1.3钢丝绳
        在与垛口相距5毫米的位置系上钢丝绳,该绳的直径应控制在零点七毫米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要完成切线后方可进行剪线。在此期间,绳索表面不可有杂物,对其应使用沾有煤油的棉丝,由此能够确保其基本的韧性。
        1.5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需安设在距离门窗更远的一侧,并借助螺钉完成连接。在对应的井道内放入相应的接线盒,在此过程中需控制其装置的高度,其计算公式为:高度等于电梯总长度的一半加1700毫米。并且在接近线槽的位置需设有检修装置,与井壁连接。
        2电梯安装及维护保养成本控制的不足
        首先,工期问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导致电梯项目安装以及后续管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量增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造成。其一,基层作业工作者的个人意识影响,部分工作者在进行具体工作项目时,未能端正态度,全面根据个人的情绪开展工作。造成作业进程缓慢,工作效率极低,导致工期延长,提高作业运行成本。其二,在此项工作中,部分工作者未能根据具体情况,仅依据普遍的理论知识进行养护,形成运行隐患。降低电梯的灵敏度,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其次,签订的合同。该项工作在落实之前,需要签订相应的合同,合同会指出需要完成的工作,要求各项指标必须明确,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工作,以确保该项工作呈现出既定的效果。此部分出现增加成本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签订合同时,相关方尚未明确自身的职责,甚至部分利益方未针对某电梯项目签订合同,仅采取口头协定。此外,在签订合同后,应实施公证处理。近年来,合同纠纷案件逐渐增多,造成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对签订的条款未能全面审核,导致资金投入量增加[1]。
        最后,电梯养护作业不合理。电梯项目中,其后续的养护工作对其稳定运行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为保证电梯平稳运行,相关企业也提高对后续养护环节的重视度,且资金投入量也有所增加。但结合使用效果而言,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尚未达到既定的标准,由此造成管理方以及电梯的使用者之间存在矛盾。部分电梯运维方在开展工作时,未能结合用户的需求,仅依照自身以往的保养方式开展。由此极易出现长期处理同一故障问题的情况,导致成本提高。另外,安装方案本身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后续的保养环节成本提高。
        3电梯安装及维护保养成本控制的方式
        3.1电梯安装成本控制
        为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建筑物的高度逐渐提高,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愈加增多,相应的电梯使用量也有所增加。若电梯安装期间未能在保证安装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施工成本,会降低建设方的经济效益。在安装电梯项目中,建设方应根据建筑物本身的情况,以及对于电梯的标准合理选用电梯类别,从根本上控制安装作业的成本。另外,在安装作业期间,应与社会信誉以及安装工艺较好的建设方合作,保证施工效率,以免出现延期的情况,从此方面控制成本投入。近几年,在电梯安装方面的成本管控方式应用较多的有定额以及目标成本。前者该种控制方式是在合理运用人力、材料以及设备的基础上,事先明确各模块需要消耗的资源量,属于一项管理方式。后者强调电梯安装作业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过合理调控,属于事先成本控制。
        电梯安装项目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完成,从最初的装备到场,经过多个环境到最终的保免期。在装置到场之前,通常该项工作的负责人不会参与到项目的合同、建设方案、技术交底等环节中,完全安排其他方面人员开展。导致项目负责人仅能在装置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判定,极易出现遗漏的情况。而在安装期间的部分环节需要尽快完成,以为其他环节预留更多的时间,避免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此外,建设现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若在安装流程规划期间,未能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点,极易造成管理松散,缺少实际意义。
        为确保在电梯安装期间实现较好的成本管理,应从安装作业的流程入手。以前期提交安装图纸为例,合同签订后的五天内,相应的工作者应向甲方提交项目的安装方案,同时提醒甲方提高审核速度,移交至相应的建设方,在此期间,需明确具体的方案讨论与技术交底的时间。其次,技术方面工作者在获取安装方案后,需提醒相关人员尽快提交,并积极配合进行方案解释以及技术交底内容。最后,该项电梯安装项目的负责人应参与到方案解释以及技术交底环节中。
        3.2电梯维护保养成本控制
        在进行后续的养护工作时,应综合考量各项干扰因素,确保电梯的使用形成。在对人工间接成本计算时,此处以十层的电梯为例,载重量为800千克。对人工成本而言,可按照每月两次进行计算,每次维护保养工作者至少两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为工作者缴纳不同数额的社会保险,由此可计算出,此规格的电梯,以年为单位,需要投入的人工成本四千元左右。另外,该项工作的成本还需按照实际的层数进行适当加价,综合考量电梯的载重、控制等各项系数,最终计算出相应的保养成本[2]。
        结束语:综上所述,电梯稳定性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较大的影响。为确保电梯能够正常运行,需做好后续管理工作。另外,相关方还应积极管控成本投入,若资本投入过多,会干扰项目的开展进程,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蔡瑞红.电梯安装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风险与对策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20(01):30-31+47.
        [2]付强,巫茂俊.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成本控制研究[J].冶金与材料,2019,39(03):19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