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研究 姜明成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姜明成
[导读] 摘要:信息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人们被带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未知领域,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冰山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  辽宁省  116031
        摘要:信息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人们被带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未知领域,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其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动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给各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机械自动化而言,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念,就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与机械自动化技术融合发展而形成的。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这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背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
        1导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关键的转型时期,在工业领域,开始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相较过去更加注重生产的生态性、创新性以及高效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机械设计制造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工业生产的要求。基于此,应将信息技术引入机械设计制造领域,推动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2信息技术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点
        2.1提高生产率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业中,能够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生产的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机械制造转变为自动化工作,可以有助于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并且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生产产品的准确度,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2确保机械设计制造安全
        自动化信息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应用可以有助于安全隐患的消除,提高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在自动化设计制造模式下,人工操作的内容将大幅度削减,生产人员只需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实现对生产作业的有效操控,和机械加工现场保持安全距离,如此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将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的应用还可以消除一些不稳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针对电子因素引发的故障,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台的自我诊断功能,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隔断性措施,这样可以为故障排除争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3减少人力资源的需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和控制程序对机械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机械加工生产的整个过程都是依照控制设备传输的指令。因此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撑下,机械设计制造需要的是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并具备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对工艺性人工的需求将大幅度降低,过去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许多人工操作环节也将被机器所取代。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设计结合,将传统的手工制造技术加以替代。劳动工人在技术革命中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必须成为电脑操控能手。自动化模式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未来自动化技术将拥有无限发展可能。以传统机械制造发展现状,传统的机械制造需要使用大量的劳动力,在进行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依靠人工进行操控,环节较多的系统就容易发生误差,而且人的劳动力有限,随着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效效率会不断下降,使得生产力不断降低。传统的机械设计进行精细的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人为干扰因素等,因此无法达到现代化施工技艺要求,人为操控影响因素如人工操作、人工设计,导致设计制造出来的产品和不合格率较高。机械设计和制造机自动化技术、多种学科结合,形势下受到新兴技术冲击,机械设计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企业生存和发展需求,更高质量、更可靠、更低耗的系统目标在优化组织结构后,形成了新的技术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系统中大量的传感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编程技术应用,为机械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更先进的支持力量。


        4信息技术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
        4.1智能化发展趋势
        当今是一个信息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此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式的冲击和改变。网络信息化5G时代的到来,也给全民共享智能化发展带来了可能性,所以,在机械制造领域应用智能化技术成为了现实。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已大范围的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以CAD设计技术智能化发展为代表的机械设计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制造中。未来,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都将成为机械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全力提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水平,为制造设计与生产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
        4.2微型化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微型化发展主要针对的是机械产品制造和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机械多为大型设备,运行中会消耗巨大的能量。推动机械设计制造的微型化发展是为了降低机械能耗,同时对产品质量的优化改进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整体上看又可以提高行业的经济效益。未来一段时间内,机械设计制造微型化发展的重点是如何在确保机械设备功能的前提下对其体型进行压缩。
        4.3机械制造虚拟化趋势
        我国许多机械制造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机械制图完成设计阶段的工作。机械设计制造产品的样式和功能,需要在传统的设计图纸上反映出来,而生产和测试设计图纸的过程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人工成本、耗材及资金消耗非常巨大。另外,由这种老旧设计图纸测算出来的设计数据精度和质量都无法达到机械制造业的高精度和高标准要求。所以,要想实现机械制造业的节约高效发展,就必须应用计算机虚拟化技术,通过电子模拟得到设计产品的形状、样式、性能和各种应用参数,由此可进一步实现高精度和高标准的发展要求,促进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发展。
        4.4生态化方向
        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要求也随之提升,并且社会更加倡导绿色生活,顺应社会潮流是机械制造业发展方向,所以这就要求机械制造业要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现实生活中,人们倡导绿色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这种理念则要求人们要节约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发挥其该有价值,因此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就需要不断开拓新技术,同时要着重考虑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人们的绿色生活理念,确保机械制造业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潮流,这样才能保证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节约资源,绿色发展的效果。
        4.5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应用广泛,但人工成本非常高,存在大量浪费情况,设计标准不好控制,产品的效益与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设计制造将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已成为了当今机械设计制造发展的主流,未来的机械设计与生产将向着数字控制的方向转变,从而实现更为成熟的机电一体化目标。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促进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最终形成机械制造领域的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5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来讲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我国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对此,我国应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应用,推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的网络化、模块化、生态化发展,为工业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龙佳.信息技术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讨[J].智库时代,2018(44):173+175.
        [2]张蕾.信息时代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J].化工管理,2019(03):12-13.
        [3]许自航.信息技术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02):44.
        [4]王超.信息技术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分析[J].化工管理,2018(21):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