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温泽玉
[导读] 摘要:大数据应用已成为影响英语教育的主要因素,它打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身份证号码:51152219841201XXXX
        摘要:大数据应用已成为影响英语教育的主要因素,它打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大学英语教育中各因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意在构建面向自适应平衡调整的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英语教育;教育生态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改变了传统大学英语教育中教与学的方式。陈坚林等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构成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丰富了教育因子,各个因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不断的平衡中形成了系统的有机整体。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大学英语教育的生态平衡,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使之再平衡,成为现代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聚焦大数据技术,以英语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大学英语教育中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期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
        一、大数据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
        大数据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领域的课题。从传统的理论框架和教育教学模式出发,创建动态、系统的外语教育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完善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理论;二是缺乏系统的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方法;三是大学应用教育环境中的各种关系过于复杂,特别是各种累计增加的英语教育数据(课本数据、Internet数据、多媒体数据、各类英语教学系统数据等)难以分析。针对以上问题,从教育学、社会学和教育生态学等角度,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尤为必要。教育大数据是教育的信息资产,从这些巨量教育资料呈现出的多样化趋势及不断增长的态势,可以探究教育规律。目前,大数据呈现出体量巨大、产生高速、格式多样等特点,与大学英语教育中大量、多样的累加数据相吻合。大数据分析规避了教育生态学理论框架及各种教育教学模式的复杂性。本文采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分析大学英语教育的各种关联关系,挖掘大学英语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机制,以期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大学英语教育生态化环境。巨量累加的各类资料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习的参与感,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此形成一个各子系统相互兼容、和谐共处、动态发展的外语教育教学的生态化系统。如图1所示。
       
        图1:大数据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模式示意图
        (一)大学英语环境数据及其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大学英语生态环境研究的核心是分析各种英语教育因素相互影响的机理,进行这一研究的前提是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基于大数据模式,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主要内容是采集课堂环境、课外环境和实践环境的数据,并进行整理;采集Internet数据、各类学习系统及多媒体数据,并进行整理。如图2所示。
       
        图2:大学英语环境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示意图
        大学英语教育环境数据主要包括三类:课堂教学环境数据(授课教师情况、授课对象情况、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等)、课外环境数据(课外学生自学情况、通过互联网及其他媒体的英语学习情况、学生自学的主动性等)、实践环境数据(学生使用英语的实际交流情况、与英语国家人员的交流情况、科技英文论文的阅读与写作情况等)。大学英语的巨量资料包括:来自互联网的各种英语学习资料、各类英语教学系统的数据、各类音频/视频英语学习资料、各类MOOC英语学习资料、英语微课学习资料、语料库等。
        (二)大学英语教育关联关系的挖掘和分析
        在收集、整理大学英语环境数据和巨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大数据关联分析方法,挖掘教师与学生、教育方法与效果、教育内容与效果、背景资料与效果、课外实践与目标、第二课堂与目标等方面的关联关系,如图3所示。
       
        图3:大学英语教育关联关系示意图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参与实体,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生态化的教育课堂。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上,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代表知识传授的权威,较难接受学生的质疑,容易扼杀学生的新异观点;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主体意识普遍较弱,更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怀疑精神和批判思维较为缺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不断地充实、丰富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已无法与互联网媲美,同时,互联网也给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便捷途径,它正在打破各种学习空间和时间上的壁垒,拓展着学习的广度,影响着学习模式。
        2.教学方法、传授内容与获得效果的关系。大数据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存在巨量的英语学习资料库,学习内容极其丰富;二是各种基于互联网、多媒体等的教育教学手段并存。针对不同学习个体,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取学习效果较好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的比较,为不同的学习个体量身定制学习资料,打造个性化学习方式。
        3.课外实践、第二课堂与教学效果的关系。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个体本身的差异,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该多样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这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以学习者为主体,根据学习者思维习惯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分类定制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的效果,为学习者推荐合适的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大数据本身也可以将两者相结合,实现教学效果优先的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
        (三)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及高效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模式
        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学习资源获取环境、课堂生态环境、课外生态环境和实践生态环境,进而构建英语教育生态环境。
        1.学习资源获取环境。大数据背景下,外语教学生态系统的主导影响因子是构建学习资源获取环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教学资源实现了跨网络、跨系统整合,外语教学将突破时空限制。使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优化组织和利用巨量学习资源。
        2.课堂生态环境。大学英语课堂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具有系统、动态、平衡及和谐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观就是将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师生需要运用计算机,并处理好与计算机的关系。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优化和改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定制差异化的学习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现代的课堂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灵活的讨论方式。
        3.课外生态环境。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生态注重课内与课外的关联,借助社交网络,创建多元化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认知环境。教育生态环境的主体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交互化的立体课堂,充分提升学习效果,锻炼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利用开放先进的教育生态系统,关联和强化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结语
        基于大数据环境,构建一个开放、健康、和谐的大学英语教育生态体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打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平衡。大数据技术本身也为新的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支撑。在构建和谐的大学英语生态化环境的同时,形成了大学英语学习的累加巨量资料库,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构建综合化、平衡性和合理性兼备的大学英语教育环境。构建教育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及再平衡的大学英语开放教育生态系统,探寻大数据环境下课堂内外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育模式和方法,这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梅.大数据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评《大数据时代的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8):281.
        [2]陈蔚,杨跃.大数据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67-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