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流媒体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娟
[导读] 摘要:地方主流媒体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性传播媒介,应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认清形势,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脱贫攻坚为中心,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助力工作。
        怒江广播电视台  云南怒江  673199
        摘要:地方主流媒体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性传播媒介,应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认清形势,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脱贫攻坚为中心,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助力工作。
        关键词:地方;主流媒体;脱贫攻坚;路径探索
        脱贫攻坚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着眼点,人民群众的需求是这项工作的根本。脱贫攻坚作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对这一工作进行全面的宣传,能有效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拉近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间的距离,因此地方主流媒体在进行宣传时,应该保证及时全面,这是其责无旁贷的工作。
        1.地方主流媒体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
        脱贫攻坚是我国目前重大的政治任务,需要每个干部和群众全身心投入其中展开工作,帮助贫困户摘掉贫困的帽子,争取在202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怒江州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精准发力,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扶贫济困、甘于奉献、心系群众、守望相助、改革创新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为我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地方主流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应在其中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积极宣传各项政策,挖掘其中致富的先进典型,积极传播脱贫攻坚中的好做法,好经验[1]。号召大家以先进为榜样,学习他们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摆脱贫困奔小康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情系群众、心系扶贫、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价值追求,学习他们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大爱情怀,学习他们勤于钻研、勇于探索、不断推动脱贫攻坚的开拓精神,引导和鼓舞全州上下齐心协力、顽强奋斗,为全面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
        1.1做政策的宣传者
        通过地方主流媒体的宣传,可以让当地每家每户了解目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政策,群众依据政策展开行走,少走弯路,快速脱贫。
        1.2做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的挖掘者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很多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的案例,媒体可以对其事迹进行挖掘,创作,将他们树立成脱贫攻坚的典型,让普通群众找到致富楷模,自愿去学习并找到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2]。
        1.3做脱贫攻坚好经验,好做法的传播者
        每个地区在展开脱贫攻坚工作时,都有属于自己的好经验,好做法,虽然不同地区之间难以对好做法进行生搬硬套,但可以通过地方主流媒体进行宣传,使不同地区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保证自己采取的脱贫攻坚方法更切合实际,以有效加快脱贫步伐。
        2.地方主流媒体助力脱贫攻坚的方向策略
        2.1把握好舆论导向,强化主题引领工作
        对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有准确的把握,以保证舆论导向的方向正确。在宣传时应该使用群众可以听懂并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全面解读并承诺扶贫政策,落实措施,办理时限等内容,保证广大群众可以知道如何享受政策,办理手续[3]。
        2.2多媒体齐力共振,强化传播推送工作
        媒体需要做好总体策划工作,对现有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对已有的宣传形式进行创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对脱贫攻坚政策进行全面宣传。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党的好政策和好举措进行及时的传播,积极分析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出现的各类典型和先进经验。发挥好舆论的正向引导作用,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题,大力宣传,做好政策引导。增加宣传范围和容量,保证宣传的内容足够灵活,接地气。
        2.3深入村屯基层,强化挖掘推广工作
        可以组建一支深入扶贫一线和贫困群众中的采访小分队,以脱贫攻坚走基层的形式,在其中挖掘素材,选择议题,增加脱贫攻坚主体宣传的强大声势。进行走村入户体验式报道,善于发现其中生动精彩的事例,深入挖掘对话等细节,听取人民群众的声音。可以尝试把话筒递给扶贫人,鼓励其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这样做出来的新闻报道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真正做到立足到人民群众中[4]。
        2.4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打好主流脱贫攻坚仗
        随着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基层群众也日渐熟悉并依赖网络。

早期,农民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现在甚至兴起直播带货的潮流,让农副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不仅有效了改善了农副产品闲置坏烂的情况,还有效拓宽了销路,增加了经济来源。早期的农村生活信息闭塞,而现在通过网络技术,农民不出门就可了解到各种新闻、各类政策。广大贫困户也可以学习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开设网店,销售产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干部要带头利用网络技术切断穷根,转变传统守旧的思想,各级政府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各种扶贫惠民新政策进行宣传,普及各种知识和技术。通过网络展开脱贫脱贫工作[5]。
        2.5倾注真情实感,生动展现脱贫风采
        想要通过舆论对脱贫攻坚行动进行助力,就需要注重文风,贴近地气,用朴实的言语行动与基层群众交流互动,把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关怀进行真情实感的表述。生动地讲述基层群众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贫困,对其朴实无华的内心感受进行传递,增加新闻的情感和内涵,使新闻可以更好地鼓舞打动其他群众。
        2.6全面造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地方主流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有自己的优势,具有发展的推进器,社会的粘合剂和道德的风向标等作用,在对脱贫攻坚行动进行新闻报道时,可以形成数量上的舆论强势,突破质量难关,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6]。
        3.地方主流媒体助力脱贫攻坚的具体方法
        3.1开设脱贫攻坚专栏,做好脱贫攻坚站的舆论引导
        媒体需要兼顾大局,积极融入,打好主动仗。记者需要深入基层,收集第一手材料和信息,保证可以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新闻稿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载体,从各个角度,各个渠道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举措,取得的成效等进行展现。成立多个采访小分队,分别进入不同的地区进行专题采访工作。期间,需要消除贫困户“等靠要”的负面思想,结合各项扶贫政策的内容,帮助贫困户走上可持续的脱贫之路。鼓励部分已经脱贫的村民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自己所在地区的贫困户共同致富。采访小分队要深入到每个农户当中去,与其谈心,了解其内心真正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合理的实际需求[7]。
        3.2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现同频共振,媒体融合,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
        对现有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宣传形式进行创新,通过媒体自创的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各种政策。积极对接中、省直媒体和重要的门户网站。组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深入基层进行采访,并编写稿件,使脱贫攻坚工作具备更好的外部环境。
        3.3注重报道实效,扎实推进,加大宣传频次,强化声势实效
        媒体还需做好思想宣传和观念引导工作,在贫困群众中开展诸如《新时代 我奋斗 我幸福》、《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等主题专栏的宣传,纠正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脱贫光荣,懒惰可耻的意识,从而积极进行劳动、勤劳致富。在宣传脱贫攻坚时,需要增加版面和内容,保证传播方式足够接地气。总结目前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精彩感人的事迹,并向省级以上媒体进行推送。
        3.4探索“爱心定制”,以人文关怀温暖特定群体
        地方在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时,不仅资金短缺,基本的卫生、教育等条件也相对较差,其中的贫困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心理和无助感。扶贫先扶智和志,在开展扶贫工作时,需要将帮扶对象的重点放在留守儿童和妇女当中,由媒体助力完成“精准扶贫”,使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4.小结
        目前来说,地方主流媒体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和模式还处于摸索当中,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需要媒体进一步推进深度融合,保证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地参与到救助和帮扶贫困群众的工作中来,最大化媒体的示范效应,使我国可以快速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志贤,薛正荣.地方主流媒体如何聚力助力脱贫攻坚——《固原日报》精准扶贫、脱贫主题报道的实践体会[J].中国记者,2017,(6):108-111.
        [2]王志贤 薛正荣.地方主流媒体如何聚力助力脱贫攻坚——《固原日报》精准扶贫、脱贫主题报道的实践体会[J].中国记者,2017,0(6).
        [3]程芳.地方媒体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J].理论观察,2018,(12):111-113. [4]罗涛.制作本土科普节目助力县域脱贫奔康[J].西部广播电视,2018,(5):168. [5]刘兢,陈婧,梁贤安,等.新闻扶贫:发挥媒体优势助力脱贫攻坚[J].传媒,2020,(2):63-66.
        [6]高静.浅析媒体在脱贫攻坚战中如何助力扶志[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2):159-160,163.
        [7]邹强.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助力凉山脱贫攻坚[J].西部广播电视,2019,(3):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