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黄胜喜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黄胜喜
[导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的很多知识内容都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若将这些生活化知识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罗平县马街镇扯土明德小学  云南罗平  655813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的很多知识内容都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若将这些生活化知识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本文结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重要作用,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生活情境数学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情境;策略;分析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重要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对课堂老师所教授知识内容理解不够透彻,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极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有效性。还需要老师结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对生活化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挖掘和利用,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更好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也会得到提高[1]。基于此,对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重要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生活情境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内容,仅仰赖学生现有认知水平进行学习,非常容易出现学习困难情况,并挫伤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而将生活化数学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方式直观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思维,还能够引导学生跟随情境进行学习和思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2)增进学生知识理解和把握,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学科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尤其是在对一些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知识点开展教学时,学生无法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实际生活场景和案例,让学生在熟悉生活场景中更好理解和把握这些知识点,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3)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小学阶段开展数学学科教学,本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遇到问题,为此需要老师在教学时将书本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连接起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生活实践体验机会,并在这过程中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提高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科教学目标更好实现[2]。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利于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书本教材中存在的逻辑性、抽象性比较强知识进行学习容易感觉到困难,需要老师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小学数学书本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方式,用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展现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知识点,既能够丰富学生感官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引导学生跟随生活情境,更加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以对课堂所教授知识内容更好掌握[3]。如:在对“认识图形”开展教学时,仅仰赖老师口头讲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特征,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餐桌、圆形足球、正方形凳子等直观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并跟随情境对这些图形进行细致观察,然后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使用纸笔、剪刀等进行图形制作,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把握不同图形特点,整个学习效果也得到有力保障。


        (二)选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更好理解和探究
        随着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现代教学中不断渗透和深化,老师开展教学也积极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和优化,使学生更好对教授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进而推动小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综合发展。然而想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注重对生活情境加以运用,实践中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生活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感知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案例,对课堂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并在思考、分析中攻破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事半功倍,学生各方面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4]。如:在对“分类与整理”开展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房间整理等实例进行,通过老师给出的生活实例学生可以快速说出可以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方式对垃圾进行分类,对房间衣物进行整理则可以按照长短、颜色等进行,整个过程中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并掌握了一些基础分类整理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出气球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究,学生在对老师给出气球进行观察判断以后,可以与小组成员之间展开密切沟通和交流,并根据气球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并以图表方式对气球进行整理,该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老师给出生活实例,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交流能力锻炼和发展[5]。
        (三)注重生活实践体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小学阶段开展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遇到问题,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就将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得到有效培养。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老师就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体验机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更加牢固,相应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极大提高[6]。如:在对“四则运算”开展教学以后,为使学生知识掌握更加牢固,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习四则运算知识内容解决逛超市买东西算账问题,针对这类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并在选购东西过程中自觉使用四则运算知识进行物品价格计算,在有效复习课堂所学习知识基础上,学生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也得到锻炼,进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久而久之学生在遇到其他生活问题时,也能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也会不断增强[6-7]。
        三、结语
        本文是基于对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分析,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注重对生活情境进行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堂所教授知识内容,推进学生获得更好发展,相应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老师联系小学生数学学习实际,对书本教材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并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生活情境进行利用,使学生更好感知数学知识,并在思考、探究和实践中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存在的关系,同时带动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发展,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更好实现。
        参考文献:
        [1]魏宏,梁海.巧借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7,(10):163.
        [2]姜发旺.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136.
        [3]杨静.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12):146.
        [4]庄守康.论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数码设计(下),2020,9(1):231.
        [5]张惠国.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3):69-70.
        [6]李红喜.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上旬刊),2019,(8):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