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技术进步导致现在建筑商在项目施工中注重房屋建设的外部结构和内部设计。从现代新建设而成的房屋建筑可以很明确发现人们普遍对具有个性化、新颖性的建筑结构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增加了房屋设计师设计难度和建筑人员的工作难度,为了很够减轻工作负担,越来越多的工程建筑商开始将高支模施工技术融入到工程建设中,有效保证施工项目得以开展,对提升党建土建质量和性能有着积极意义。高支模是现代模板施工技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本文在高支模的基础上对房建土建进行研究,探讨高支模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基本流程,分析在现代我国建筑工作中高支模为其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居住;房屋建设;结构设计;高支模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简介
1.1相关概念介绍
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5米时的支模作业,这种高空作业对施工的安全要求也比较高,所以高支模施工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总载荷不能低于10kN/m2,因此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承载力很强,另外对支撑模的高度、跨度都有一定的数据要求,所以整体的支撑性也能强。高支模施工的专业要求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掌握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更加确保施工中的安全和工程质量。
1.2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要点
在运用高支模施工的时候,要注意楼面支顶、混凝土浇筑和拆除施工几种情况。在进行楼面支顶作业时要注意测量和校正,确保门式架的稳定。高支模施工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中要确保均匀,同时也要控制好高度,因此当混凝土运送到楼面时要及时进行操作,可以采用从中间往两端的平铺方式。另外混凝土浇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做好振捣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高支模系统的相关概念
高支模系统及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模板支撑高度大于8m或跨度大于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根据相关规定,高支模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畴,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方案编制完成后,必须经施工单位组织有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专家论证,专家组应由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成。方案经专家组审查并出具书面意见,经施工单位修改,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在施工单位安全员的监督下实施。施工单位的人员不能作为专家组的成员,参加专家论证会的人员有: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员及相关人员。高支模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支架的计算书及相关的验算报告,应急救援预案及相关的安全措施,支架的稳定性验算等。
三、高支模施工技术
3.1高支模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确定出梁和轴线的位置→进行水平标高的控制→竖向梁板的安装→架设主龙骨和次龙骨→模板和梁底模板的安装→楼面模板的安装→梁板钢筋的绑扎→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保养→混凝土拆模。
3.2模板体系的安装
在本工程中,主要应用厚度为17mm的厚夹板以及厚度为19mm的松木板进行模板拼装,梁侧板使用厚度为19mm的松木板和厚夹板作为梁侧板,设计梁底板和侧板的尺寸为45mm×65mm,柱侧板为柱高去除梁的最大高度,因此,该工程侧板的设计高度为4.9m。在进行拼装柱模板施工中,板之间不需要完全对齐,应该合理预留45cm的错缝,并且设计每一个柱箍之间的距离在35cm以内。另外,还应该应用规格为75mm×75mm的木枋作为柱箍,要求每个柱箍之相距45cm。
3.3安装楼面支顶
结合本工程的模板体系,在安装楼面支顶之前,要先进行轴线和梁的放线,将楼面的水平标高确定出来,然后顺着纵梁的方向将门式脚手架安装好,并做好校直、调平。然后将收层门式脚手架安装好。
在安装门式架的时候,要锁紧脚手架的两侧,并同时在两侧进行安装,门式脚手架上层门式脚手架和下层门式脚手架的立柱要保持在同一个垂直中心线上,并确保相互垂直两个方向都处于稳定,将脚手架安装整齐。
3.4混凝土浇筑
该工程采用商品硅进行混凝土浇筑,并用硷罐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振捣则采用硷泵、汽车泵运送到楼面。本工程振捣的具体顺序为:从梁中点开始,逐渐向两端平行推进,但此过程中须确保硷的均匀堆放,高度也要低于145mm。此外,当施工所用的泵送到楼面时,应及时散铺和赶平,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及时进行振捣。对于振捣的质量,需确保其能够满足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振捣应该稳定均平,以此来避免振捣过程中漏振或者过振问题的出现。
3.5拆除高支模
按照规定要求,高支模跨度低于8m的,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3%时拆除,跨度超过8m的高支模,要在混凝土强度超过95%时才可以进行拆除施工。所以,在拆除高支模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在进行振捣混凝土施工时,浇筑8d后,要检测高支模混凝土的强度,当检测后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即可进行拆模作业。如果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规定的强度标准,要在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次检测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拆除。②进行高支模拆除作业时,要按照先浇筑、后拆除,分级、分段进行拆除的基本原则进行施工,先将侧模板和次梁模板拆下,然后将主梁模板拆下。③拆除时,先将拆架平台搭设好,然后逐个将木枋和模板拆下,并按照类别对拆下的松枋、散板、模板、支架等进行堆放,保证堆放的整齐性。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模板拆除后,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距离不得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④模板拆除以后,要检查模板的质量,如果存在问题,继续对模板进行修理,完成修理工作以后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将模板放平。拆下的支架及配件应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并分类检验和维修,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四、保证高支模使用技术质量的措施
4.1设计高支模施工过程
进行房建土建工程时采用高支模本身就会存在困难,具体实施技术要求也极高,模式相对固定。于是在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工作之前要事先全面了解项目的作业环境和具体施工步骤,将各种环节了然于胸,这样做才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实现预期目标,制定而成的施工方案也会顺利推行下去。
4.2按照规章制度施工
高支模施工质量会对房建土建整个工作进行产生极大影响,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在建设高支模时保证其使用的构件具有极高的质量,选择的构件必须通过优质材料制作而成,严格遵照施工项目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部就班的进行工作,结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工作,选用最直接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效率,保证规范性来确保施工符合具体要求,保障各项目安全进行。
4.3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对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提升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任何工程的实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参与,开展高支模施工之前要对参与到工程中的各类操作人员培训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升高支模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预案操作。
结语:
当前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不断提升,建筑施工难度和施工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现代化的施工技术,降低了施工难度,优化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在未来的施工中,管理人员要了解这一技术的使用需求,并保证工程中的施工管理质量,优化施工安全性,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斌.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03):54-56.
[2]李道伟,吕红伟.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58+161.
[3]王泽鑫.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