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孙守辉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孙守辉
[导读]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采用了不达标的混凝土材料,这为建筑安全埋下了重要的安全隐患,因此务必要加强重视混凝土检测技术,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身份证号码:37040519860701XXXX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采用了不达标的混凝土材料,这为建筑安全埋下了重要的安全隐患,因此务必要加强重视混凝土检测技术,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影响因素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领域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当前而言,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作为十分重要的原料,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影响因素以及检测提升措施做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1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分析
        1.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问题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之一是混凝土配合比控制问题。砂子、水泥、石子以及水和外加剂等材料是混凝土的主要构成成份,它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如若其中任何一项原材料没有按照相关标准以及要求进行配置,不仅会使得混凝土的质量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同时也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当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首先对混凝土的强度予以明确,其次,再进行多次的科学试验检测工作,最后将混凝土中的各个原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1.2混凝土振捣和养护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之二是混凝土振捣和养护。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如若出现漏震或者欠振等都会对其均匀性以及密实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工序后要及时开展养护计划,确保混凝土构件处于湿润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不同的混凝土浇筑部位其养护周期也会存在差异性,针对于一般的混凝土养护周期为7-10d,而一些较为特殊的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周期则需要半个月以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并未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养护,最终导致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
        2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措施
        2.1加大抗压强度分析
        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措施之一是加大抗压强度分析。通过对试件抗压强度的分析能够得知,在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的条件下,试件的抗压强度损失率也随之增加,此规律在不同介质中的表现具有一致性。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的条件下,不同介质条件中试件的性能特点有所差异,平均抗压强度损失率在3.5% NaCI溶液中的体现更为明显,明显超过清水溶液。不同冻融循环阶段对应的试件指标表现也存在差异,初期(0~20次)时,平均抗压强度损失率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进入冻融循环中期后,此时循环次数已经达到20~50次,可以发现试件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具有明显增加的特点,且在3.5% NaCI溶液中更为明显;后续,当冻融循环次数超过50次后,可以得知3.5% NaCI溶液中的试件已经出现了极为明显的抗压强度损失情况,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仅为23.2 MPa,其损失率达到清水状态下的1.38倍;伴随冻融循环次数的持续增加,这一现象将持续加剧。在结束100次冻融循环后,根据相关数据得知此时3.5% NaCI溶液中的试件性能已经急剧下滑,其平均抗压强度损失率提升50%左右,相比于同冻融循环次数清水中的试件,损失率增加到后者的1.69倍,此数据表明氯盐环境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表现大打折扣。


        2.2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措施之二是混凝土浇筑施工。(1)混凝土现场测试。在浇筑前,对混凝土按频率进行抽样检测;卸料前可通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二次搅拌,卸料过程由试验人员对混凝土进行现场抽样检测,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前的各项性能满足要求。当混凝土坍落度不足,不允许现场加水搅拌,混凝土调试工作必须由专门的试验人员完成。(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在混凝土初凝或重塑时间内完成,浇筑应逐段逐层连续进行。现场布料与振捣应达到同步,防止漏振或振捣不足发生。振捣位置根据振动器或振捣棒作用范围合理布置,控制振捣时间,使混凝土使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不应出现漏振、欠振、过振。(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15℃以内,养护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失水会影响水泥的水化反应,使混凝土强度增长速率减缓及最终形成强度出现下降。
        2.3混凝土路面的弯沉试验检测
        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措施之三是混凝土路面的弯沉试验检测。弯沉试验检测是混凝土路面工程中重要的检测项目,能够通过弯沉试验检测结果判断路面的承载能力,在标准轴载作用下,轮隙处出现的总弯沉和回弹弯沉都是代表路面承载力的重要参数。目前,在我国路面工程试验检测中,弯沉试验检测的方式多是检测路面的回弹弯沉值,回弹弯沉值越小证明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越佳。贝克曼梁法是常见的检测路面弯沉值的试验方法,在温度在18℃~22℃范畴内、路面厚度超过5cm的混凝土路面上使用。贝克曼梁法中,采用的是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要求载重车的荷载、轮胎尺寸、胎压等参数都符合试验检测标准。在测量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设置好观测点,载重车辆停放在后轮距待测点3m处,弯沉仪设置在载重车的后轮间隙处,测头处于待测点,弯沉仪事先进行归零处理,待准备工作完成后,车辆启动进行正式的检测。载重车辆前进过程中,弯沉仪观测表的最大值获取读数1,车辆驶出检测范围后弯沉仪读数稳定下来的读数获取为读数2,技术人员可根据两个读数计算出路面的弯沉值,获悉路面的承载能力。
        2.4混凝土路面的湿度、密度等物理参数检测
        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措施之四是混凝土路面的湿度、密度等物理参数检测。雷达检测仪是检测混凝土路面物理参数的重要仪器,能够通过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来帮助技术人员确定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密度、湿度、孔隙率等参数,帮助技术人员控制路面的一致性,避免路面出现密度分布不均的现象,避免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区域塌陷、开裂问题。技术人员应用雷达检测仪还能够有效确定路面压实的质量,根据路面压实前后的仪器测量结果对比,能够有效计算得到路面的压实度,判断路面是否存在离析的可能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压实。
        2.5混凝土路面稳定性检测
        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措施之五是混凝土路面稳定性检测。路面稳定性是指路面的抗车辙能力、耐高温能力,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实心橡胶轮胎作为测量模具,在60℃温度下模拟车辆行驶时的状态。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现路面出现扇形横向裂缝现象,则说明路面的稳定性有待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路基存在积水问题,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试验检测是工程建设中的必要环节,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准确了解工程的施工质量,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从而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决定公路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点对象,质检团队要不断提高检测技术,应用更先进的检测设备,获得准确性更高的检测结果,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傅家福.浅析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7):29.
        [2]陈其静.浅谈混凝土路面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5(10):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