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安防在智慧城市中的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韬
[导读] 摘要:安防行业是一个城市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与建设者,城市要想发展,要想做出更多贡献,就要积极主动的对接国家的大数据战略,响应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号召,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传统的安防手段进行转型升级,利用智慧安防提高安防效能。
        深圳市深鹏达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安防行业是一个城市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与建设者,城市要想发展,要想做出更多贡献,就要积极主动的对接国家的大数据战略,响应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号召,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传统的安防手段进行转型升级,利用智慧安防提高安防效能。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安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安防;智慧城市
        引言:
        对国家建设而言,建设智慧安防能够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和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力量;对社会需求而言,建设智慧安防是在有力的响应人民群众对于安全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对行业发展而言,建设智慧安防能够能够推动安防行业的发展,促进安防手段不断完善,进而衍生出创新产品以及新的安防模式,从而提高安防行业的整体水平。
        1智慧城市建设与人工智能建设
        1.1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筑的核心在于赋予生活数字化的特性,并提升各类型建筑的人性化水平,即在既有建筑的基础上增设一套神经系统,使其触觉外界各项因素并做出灵活调整。依托于科学技术手段,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便捷。智慧城市设计理念重点围绕“灵活、安全、高效”的主旨展开,从而创造优良的城市生活环境。其中,灵活指的是城市应对各类突发时间的应急处理能力,可根据现场资源情况采取及时且科学的调整策略。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对建筑领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节能降耗措施已成必然。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引入智慧城市理念后,对于城市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也在提高,这是以人为本以及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图1)。
 
        图1  建筑降耗自动化监测
        1.2人工智能建设
        人工智能是在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目标是开发与人类智能相关的创新科技,形成一种智能机器的推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社区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整合分析和发布,实现对人们日常生活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通过信息化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生活环境。
        2智慧安防发展现状
        相比国外,国内智慧安防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智慧安防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智慧安防的核心零部件还是依赖进口,受制于他国,在自主品牌知名度、高端产品占有率、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在核心产品与部件的数字化、微型化等方面严重短缺。当下,我国社会,数字化、智能化等智能社会特征对人类的生活影响不断提高,人防和物防等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已经不能再满足当下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要,依托技术来进行防护的智慧安防将会是大势所趋。在不久的将来,安防行业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即由功能单一、分散布置的安全监测转向智能化、一体化的安防系统发展。而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以及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目前在安防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智慧安防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对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在领域内形成,并且已经进行了广泛的试产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提高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自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战略以来,相关硬件、软件的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智慧安防系统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且自主研发了安防系统以及配套产品;此外,智慧安防系统也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加速发展,已经在一些特定的行业进行了推广和普及应用[1]。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设立智慧安防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现有研发人员多数是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缺少专业对口的安防研发人才,研发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3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安防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3.1行人闯红灯的应用
        之前,“中国式”过马路这一无视红灯的行为经常会造成交通事故,降低了道路的通行率。这一令国人诟病已久的“中国式”过马路想必大家都知道,“凑够一堆人”就往前走、对机动车“熟视无睹”、不仅有损了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还对城市交通造成恶劣的影响。近来,抓拍行人闯红灯的“电子警察”在某市上线,其有望将这些困扰我们数年的问题进行解决,该系统目前已应用到实际中。这个交叉口地处商业区街区当中,周边交通量较大。当系统上线并且运行之后,行人若是具有闯红灯行为,就会被摄像头抓拍,且识别出闯红灯人员的身份,进而上传到闯红灯曝光屏实施公告。而公布内容则是违法人员的违法地点、行为以及抓拍到的时间等相关照片,并且提醒当事人做好接受调查处理的准备。交警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告知,当事人再现场或者是到交警部门完成调查处理以后,有关的信息才能在曝光台撤离。针对不愿意服从调查处理安排的当事人,还有多次闯红灯人员,可以纳入到征信体系当中[2]。该功能就属于智慧安防在实践中的典型运用。借助于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机,对人脸特征加以提取,并且生成相关特征值,然后同数据库里面的身份证照片完成动态比较。若是识别准确率已经高于90%,这说明比对成功,从而对闯红灯人员的身份进行确定,而大屏幕也将进行报警显示。这样的一整套流程进行无缝衔接,就能够对闯红灯行为很好地预防并警示。
        3.2实景智慧与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不单单为一个概念,它还能够促进视频产品链条有效地发展,如某企业就推出了实景指挥系统,并使其同人工智能进行融合与应用。视频即地图。系统借助于全景拼接摄像机的功能,可以采集到360°的全景视频画面,可以覆盖周围很大面积的区域。然而,它不单单是看视频,而是要将它当作地图。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对视频里面显示的建筑、道路以及方位方向等,做好必要的信息标注以及动态显示,融合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提供静态标签和动态标签,可快速检索和实时定位[3]。推送数据到对应的标签,可以查询区域内的商场、酒店、学校、医院等详细信息,以便应急时有利于科学的指挥决策。还可以高低联动,高点做整体性的态势分析,联动低点的治安监控、人脸抓拍、车辆识别等技术应用,更加直观和便捷。
        4智慧安防的应用发展趋势
        在未来智慧安防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智慧安防与行业的结合。当下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他们需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安全防护。由此智慧安防可以与各行各业相融合,创新性地打造一种新的环境,即“智慧安防+”。(2)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加喜欢稳定的、可靠的、功能多元化的高端安防产品,所以安防产品要朝着更加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安防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持与保障,为智慧城市的其他环节建设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向往,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同时也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项斌.安防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深度应用与地位[J].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2019(06):55-57.
        [2]刘铄.AI时代  安防智能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在智慧城市中的深度应用[J].中国安防,2019(12):56-59.
        [3]张国强.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安防在智慧城市中的发展与应用解析[J].中国安防,2019(11):39-41.
        [4]童景妍.借势智慧城市AI与大数据在安防领域演进[J].中国公共安全,2019(03):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